Nat Commun丨潘超云/刘军秀/李洁团队揭示卵巢癌盆腹腔转移的代谢调控机制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9 18:08 2

摘要:卵巢癌是全球女性第八大常见癌症,每年约有20万患者死亡。经一线标准治疗之后,仍有约70%的患者在3年内发生复发与转移,5年生存率不足40%。盆腹腔转移是卵巢肿瘤主要的转移途径,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正常上皮细胞脱离细胞外基质会触发细胞凋亡,而卵巢肿瘤细胞脱离细胞

卵巢癌是全球女性第八大常见癌症,每年约有20万患者死亡。经一线标准治疗之后,仍有约70%的患者在3年内发生复发与转移,5年生存率不足40%。盆腹腔转移是卵巢肿瘤主要的转移途径,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正常上皮细胞脱离细胞外基质会触发细胞凋亡,而卵巢肿瘤细胞脱离细胞外基质后却能存活,并经腹水广泛扩散。肿瘤细胞非锚定依赖的存活能力(anchorage-independent cell survival)是卵巢癌盆腹腔转移的关键。研究表明,肿瘤细胞非锚定依赖的存活能力与代谢重编程有关,但具体的调控机制尚不明确。

2025年4月3日,中山医学院生化系潘超云课题组与中山一院妇科刘军秀、李洁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

A noncanonical role of SAT1 enables anchorage independence and peritoneal metastasis in ovarian cancer深入解析了卵巢肿瘤细胞非锚定依赖性存活的代谢重编程机制。研究揭示多胺代谢酶SAT1(精胺/亚精胺N1-乙酰转移酶1)在驱动卵巢癌细胞盆腹腔转移中起关键作用,为转移性卵巢癌提供潜在治疗策略。

研究人员通过代谢限速酶文库筛选,发现SAT1基因敲低显著提高非锚定状态下细胞的凋亡程度。进一步研究显示,在非锚定状态下,卵巢肿瘤细胞形成细胞聚团并产生低氧反应,低氧环境促使肿瘤细胞几乎从头表达SAT1。在多种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证实SAT1是卵巢肿瘤细胞在非锚定状态下存活和盆腹腔转移的关键因素。此外,临床样本分析表明,SAT1高表达的肿瘤细胞在卵巢癌患者的恶性腹水中普遍存在,并且与盆腹腔转移紧密相关。

研究人员采用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分析和代谢分析技术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非锚定卵巢肿瘤细胞中的SAT1通过直接乙酰化组蛋白H3K27位点,上调多个有丝分裂关键调控基因的转录,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有丝分裂灾难和死亡。SAT1对H3K27ac的调控不依赖细胞内多胺浓度,但依赖于乙酰辅酶A。在非锚定肿瘤细胞中,谷氨酰胺通过还原羧化反应,再经细胞核内的ATP柠檬酸裂解酶ACLY作用,为SAT1介导的H3K27乙酰化提供必要的乙酰辅酶A底物。

研究人员通过筛选药食同源的天然产物小分子库,发现银杏内酯B能有效抑制SAT1活性,并减少肿瘤细胞在非锚定状态下的存活能力。在模拟卵巢癌术后残留病灶的小鼠模型中,一线辅助化疗+银杏内酯B维持治疗,显著降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负担,具有临床转化的潜力。

工作机制图

该工作解析了卵巢癌盆腹腔转移的关键代谢调控机制,发现靶向SAT1是转移性卵巢癌的潜在治疗策略,并提出利用银杏内酯B进行维持治疗以降低卵巢癌患者复发与转移,值得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潘超云教授,中山一院妇科刘军秀教授和李洁副研究员是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博士生郑翠苗、卢静怡、硕士生黄茜、主治医师谭灏是共同第一作者。

中山一院妇科李洁副研究员,博士毕业于湘雅医学院-临床医学-妇科专业,从事卵巢癌的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聚焦代谢在卵巢肿瘤恶性进展中的作用机制与转化研究,代表性成果发表于

Cell Metab , J Clin Invest, Nat Commun, Clin Cancer Res, Adv Sci等杂志,课题组长期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博士后,欢迎感兴趣的同学加入或来函咨询。

制版人: 十一

学术合作组织

战略合作伙伴

来源:小花看两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