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大战西贝预制菜,网友神评论笑翻天!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16 02:50 1

摘要:知名企业家罗永浩一条微博,让西贝莜面村卷入预制菜争议漩涡。9月10日,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呼吁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 一场预制菜风波,全网段子手狂欢盛宴

知名企业家罗永浩一条微博,让西贝莜面村卷入预制菜争议漩涡。9月10日,罗永浩发文吐槽西贝“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呼吁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迅速回应,坚称“西贝现在门店100%没有预制菜,一道都没有”,并表示要起诉罗永浩。双方各执一词,你来我往,引发全网围观。

网友们却在这场争论中找到了快乐源泉,各种神评论层出不穷,让人捧腹不已。

01 定义之争,网友创意无限

罗永浩与西贝的争议核心在于 “什么是预制菜”。西贝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强调自己只是“预加工”而非“预制菜”;罗永浩则从消费者体验出发,认为有“预制菜口感”即为预制菜。

网友们对此纷纷发挥想象力:

“按照西贝的逻辑,我昨天做的饭今天热一热吃,应该叫‘预加工餐’而不是‘剩饭’”

“原来我不是在吃预制菜,而是在品尝‘经过时间酝酿的预加工美食’”

“西贝重新定义了预制菜,就像特斯拉重新定义了汽车——虽然都是车,但人家是电动智能车!”

更有人调侃道:

“这波我站西贝,毕竟人家说了是‘预加工’不是‘预制’。就像老婆饼里没老婆,预制菜也可以没有预制嘛!”

02 价格吐槽,馒头成为焦点

罗永浩在直播中提到西贝的定价问题,指出 “西贝不仅卖预制菜,而且是所有卖预制菜餐厅里最贵的”,并举例说明“店里一个古法馒头就能卖21元”。

这话一下子戳中了网友们的痛点,纷纷晒出自己在西贝的“天价”消费经历:

“西贝的馒头不是馒头,是碳水界的爱马仕,吃一口就能感受到黄土高原的质朴与奢华!”

“在西贝点了一碗米饭,端上来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一碗珍珠,毕竟价格也差不多。”

“建议西贝改名为‘西贝·凡尔赛宫’,毕竟不是我们普通人随便能消费得起的地方。”

还有人算了一笔账:

“21块钱的馒头,相当于我大学时代21顿早餐。这不是馒头,这是我逝去的青春!”

03 悬赏大战,全民侦探上线

为证明自己的观点,罗永浩悬赏十万元公开征集西贝使用预制菜的“真凭实据”。西贝则开放全国370家门店后厨供参观,公布13道涉事菜品“作业指导书”。

这场悬赏大战让网友们兴奋不已:

“兄弟们,发财的机会来了!赶紧去西贝后厨卧底,拿到证据就能实现财富自由!”

“这波操作堪称餐饮界的‘谍中谍’,罗永浩是现实版余则成,专门揭露行业秘密。”

“西贝开放后厨堪比奥斯卡红毯秀,只不过这次大家不是来看明星的,是来看预制菜的!”

更有人调侃道:

“罗永浩悬赏10万找证据,西贝悬赏10万找清白。这波我建议双方直接和解,把20万捐给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多好。”

04 企业回应,网友幽默解读

面对争议,西贝方面表示已对所涉及的菜品制作方式进行了核实,并正式向社会公布13道菜品的具体制作流程“作业指导书”,同时开放门店后厨参观。

网友们对这些回应也有趣解:

“西贝公布13道菜作业指导书,堪比高考真题解析,就差没请名师在线授课了!”

“去西贝吃饭还能参观后厨,这哪是餐饮体验,分明是工业旅游项目,建议申请国家旅游补贴。”

“看了西贝的作业指导书,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人家卖得贵——这吃的不是饭,是SOP(标准作业程序)啊!”

还有人调侃西贝的危机公关:

“西贝这波公关操作堪称教科书级——不过是反面教材。完美演示了如何把一个小火苗吹成森林大火。”

05 行业对比,老乡鸡躺赢

罗永浩在直播中提到餐饮企业用预制菜是合法的,并表扬 “老乡鸡是行业表率。每道菜现做还是预制,标注很清楚”。

这一对比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老乡鸡:人在家中坐,奖从天上来。感谢罗老师免费代言,今晚给全体员工加鸡腿!”

“西贝和罗永浩打架,老乡鸡却捡到了枪。这就好比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建议老乡鸡赶紧推出‘罗永浩同款套餐’,标注清清楚楚:本套餐含预制菜X道,现做菜X道,透明消费,明白花钱。”

更有人幽默地表示:

“自从罗永浩吐槽西贝后,老乡鸡的股价应该涨点吧?毕竟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06 经典再造,段子层出不穷

这场风波不仅引发了网友们的原创热情,还催生了许多经典段子的“改编版”:

“西贝不知饿汉饥,馒头二十几块一。”

“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吃预制。”

“西贝酒楼夜光杯,预制菜肴成一堆。”

还有人改编了经典广告语:

“西贝预制菜,一口回到解放前——不是价格,是味道!”

“不是所有预加工都叫西贝,但所有西贝可能都是预加工。”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西贝预制菜!”

07 深层思考,网友锐评行业

beyond段子和调侃,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预制菜不是原罪,贵也不是原罪,但用预制菜却卖出现做菜的价格还不告知,就是欺骗消费者。”

“这场争论表面上是罗永浩和西贝的对抗,实际上是餐饮行业工业化与消费者传统认知之间的鸿沟。”

“我们希望的不是完全拒绝预制菜,而是拥有知情权和选择权。就像转基因食品一样,标注清楚,让消费者自己决定。”

还有人一针见血地指出:

“西贝最大的问题不是用了预制菜,而是不肯承认。如果大大方方承认,明码标价,让消费者自己选择,反而会赢得尊重。”

---

罗永浩与西贝的这场“预制菜风波”,已然超越了双方最初争议。它如一面照妖镜,映照出餐饮行业标准化与消费者期待之间的巨大鸿沟。

网友们的神评论,不仅带来了欢声笑语,更传递出普通消费者对知情权与选择权的深切渴望。

随着国家《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即将公开征求意见,餐饮行业的“模糊地带”有望得到规范。或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走进任何一家餐馆,都能像看营养成分表一样,清晰看到每道菜的“预制指数”。

这场风波最终会走向何方?西贝会否改变其经营策略?其他餐饮企业又会从中吸取怎样的教训?

答案藏在每一个消费者的选择里。

来源:女神看球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