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大会“机器人风暴”来袭!100+机器人亮相,谁将率先叩开家庭服务大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9-16 00:36 1

摘要:上海黄浦世博园区近日成为全球科技与金融领域的焦点,"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在此拉开帷幕。这场汇聚近200家企业的科技盛会,以10000平方米科技展览和5000平方米科技集市的规模,集中展示了30余项前沿科技产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由张江机器

上海黄浦世博园区近日成为全球科技与金融领域的焦点,"2025Inclusion·外滩大会"在此拉开帷幕。这场汇聚近200家企业的科技盛会,以10000平方米科技展览和5000平方米科技集市的规模,集中展示了30余项前沿科技产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由张江机器人谷、漕河泾开发区、合肥科大硅谷和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四大展团联合打造的"机器人小镇",40家具身智能企业在此展开了一场科技与生活的深度对话。

在"具身智能:从泛化到行动,重塑产业未来"论坛上,机器人进入家庭的时间表成为热议话题。现场展示的各类机器人正用实际行动回应着这一期待:开普勒K2大黄蜂以"充电1小时,工作8小时"的续航能力,配合双臂搬运30公斤重物的性能,与观众进行着握手、比心等互动;智元机器人则通过"四机联动"展示,将鼓乐表演、拟人交互、工业级后空翻和精准倒咖啡等技术融为一体,勾勒出未来生活的多种可能。

蚂蚁集团旗下灵波科技推出的R1机器人成为餐饮领域的明星。这款具备多模态感知能力的设备,在现场化身"机器人厨师",从识别食材到完成红烧鸡翅、生炒排骨等菜肴的烹饪,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其搭载的灵波开放平台更可提供导购、导览、轻餐饮等解决方案,上海历史博物馆已试点其导览功能,实现"1对N"的个性化服务。据现场体验的记者反馈,机器人烹饪的红烧鸡翅"味道很不错"。

服务机器人的进化轨迹在此次大会上清晰可见。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带来的双足行走仿生恐龙,以及能自主取饮料的"贡嘎一号"四代机,展示着仿生技术的突破;卓益得机器人的"行者"系列化身超市助手,提供端茶倒水服务;调酒大师ROBOT BARTENDER用150秒完成精准调制的鸡尾酒;中科深谷的智能按摩机器人则实现1秒定位背部理疗位置。这些应用场景的拓展,标志着机器人正从工业领域向生活服务全面渗透。

产业数据的增长印证着这一趋势:中国已连续12年稳居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2024年服务机器人产量突破1051.9万套,同比增长34.3%。摩根士丹利预测,到202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1080亿美元,其中服务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达25%。核心部件成本的下降更为普及奠定基础,新一代关节模组价格已从千元级降至百元区间,灵巧手成本有望在3年内从5万元降至500元以下。

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机器人产业形成独特发展路径。完整的产业链使深圳企业能快速完成产品迭代,14亿人的生活服务需求提供了丰富测试场景,北京、上海等地的专项政策与资本市场形成合力。但挑战依然存在,星海图联合创始人许华哲指出,人形机器人需具备十种以上功能才具备经济可行性,当前技术距离"保姆级"服务仍有5-10年发展期。

情感陪伴或成为突破口。珞博智能创始人孙兆治分享的产品设计理念颇具启发:将机器人定位为"可可爱爱的小宠物",通过拟真互动和容错设计,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这种思路与灵波科技"从餐饮导览切入家庭"的战略形成呼应,共同指向一个核心——找准用户痛点,实现技术价值与生活需求的精准对接。

当国际巨头如Figure AI、特斯拉Optimus、1X Technologies纷纷布局家庭场景时,中国企业的实践展现出独特优势。从炒菜机器人到导览服务,从工业搬运到情感陪伴,这些扎根生活场景的创新,正在将科技普惠从虚拟世界延伸至物理空间。或许用不了多久,推开家门时迎接你的将不仅是智能音箱,还有端着热茶的机器人管家。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