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15日中午,罗永浩在微博写下了这句话,为连日来的西贝预制菜风波画上句号。
“华与华的老板已经跟我道了歉,这件事可以过去了。”
2025年9月15日中午,罗永浩在微博写下了这句话,为连日来的西贝预制菜风波画上句号。
这场起源于餐品、火于后厨、席卷全网的风波,原本在罗永浩宣布“暂告一段落”后几乎平息,却在品牌咨询公司华与华的推动下再次引爆。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在“华与华”创始人华杉的鼓励下,直接称罗永浩为“网络黑嘴”,誓言要“硬杠到底”。
最终让企业陷入更深的信任危机。
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公开质疑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却卖高价”。
这对一直以“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为口碑的西贝来说,无疑是沉重一击。
西贝迅速回应,宣布将开放后厨供公众参观,并发布“作业指导书”自证清白。
这本是一次常规的危机公关,但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当西贝面临信任危机时,华与华创始人华杉没有选择缓和事态,而是公开力挺贾国龙,怂恿其采取强硬态度。
9月11日晚,华杉在微博表示:“西贝是拼了老命要把菜做好的企业,贾国龙又是极其爱惜自己羽毛的人,罗永浩这样的污蔑,他绝对受不了。”
次日,他再次发声:“这不是危机公关,因为根本就没有危机。是贾国龙怒了,要硬杠网络黑嘴。”
这些言论无疑给贾国龙传递了一个信号:坚持强硬路线,不与批评妥协。
在西贝承诺的后续直播中,记者发现后厨冷柜里塞满了冷冻肉夹馍馍块和隔夜羊排。
其中作为核心卖点的儿童餐食材,包括鸡翅和西兰花,竟然也是冷冻产品,西兰花的保质期更是长达24个月。
这个发现彻底激怒了消费者。
“我带着孩子去,就是冲着现做现炒的新鲜,结果你给我吃这个?”一位消费者的抱怨代表了众多用户的心声。
社交媒体上对西贝的负面评价呈现一边倒的趋势。
品牌十年积累的信任,几乎在一夜之间崩塌。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不得不承认,这场风波导致公司单日营业额骤降超过百万元。
尽管他仍坚持强调西贝的菜品“按国家规定不算预制菜”,但市场已经给出了明确的回应。
不管是专业的餐饮行业分析师,还是广大的普通消费者,大家的观点都是一致的:西贝的核心问题在于“价值与体验不符”。
麦当劳、肯德基明确告诉消费者他们是快餐,性价比符合预期。
而西贝一边用广告营造“现做高端”形象,一边采用保质期一年起的冷冻食材,价格却比家常菜馆高出近一倍。
华与华自2013年起与西贝合作,采用“订阅制”服务模式,
十年间收取了高达6000万元的咨询费用。
他们为西贝打造了“I♥莜”和“家有宝贝就吃西贝”等知名营销概念。
罗永浩在直播中嘲讽道:“收着6000万咨询费,就教西贝用这套话术糊弄人?”
他更是直言不讳地批评:“当服务的客户拿刀捅自己时,华与华在旁边起哄助威”。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华杉曾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过“品牌出事论”。
他写道:“品牌就是为了出事而生的,如果都不出事了,就不需要品牌了”。
他还强调:“当品牌出事的时候,主动承认错误,买单,则品牌有效。当品牌出事的时候有了负面的舆情,不承认,甚至抵赖、删帖、找媒体,做各种公关动作,则品牌失灵”。
然而在西贝事件中,华杉完全没有遵循自己的理论,反而选择了对抗和强硬的态度,被业内人士批评为“说一套做一套”。
华与华这次出圈后,又被人挖出2024年的采访视频。
面对镜头,华杉说起与贾国龙第一次见面。明明是不认可贾国龙的结论,“但是看在钱的份上没跟他争论”。
但凡华杉对罗永浩有那么一点了解,他都不应该选择正面硬刚。
如果他十分了解,还这么干,只能说,他是真的头铁。
罗永浩是互联网史上标志性人物,在公开辩论方面,就从来没输过。
2011年,罗永浩在西门子北京总部外怒砸冰箱,引发广泛关注,最终迫使西门子承认产品质量问题并公开道歉。
2013年,他与方舟子展开激烈交锋,全程语言碾压方舟子及其律师。
2014年,他在直播中与评测机构Zealer创始人王自如展开辩论,被普遍认为取得了压倒性胜利。
2023年,他还曾在董宇辉“小作文”事件中发声,炮轰东方甄选及俞敏洪。
2024年8月,他更是以一篇5000字长文回应俞敏洪好友的“五宗罪”指责,展现了出色的辩论能力。
网友调侃道:“做买卖或许老罗不在行,但是做‘维权斗士’他可是战绩可查呀!”
或许是重新认识了罗永浩恐怖如斯的实力,在罗永浩公开威胁要“把你们历史上的事,全部彻底给你调研一遍”后,华与华创始人华杉最终选择了妥协。
曾经为西贝打造“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口号的华与华,其创始人华杉曾在其著作中写道:
“品牌出事和那些没有品牌的企业出事有什么区别呢?没有品牌的企业出事没人负责,没有赔,有品牌的企业出事有人负责,有人赔。”
然而当西贝真的“出事”时,华与华选择的方式却不是书中教导的“马上站出来承认错误”,而是鼓励客户“硬杠”。
火烧别人身上,华在一边高喊“干他”!
烧到自己身上的时候,秒道歉秒认怂。
不得不说,这一次,罗永浩又赢了。#头条深一度#
来源:李砍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