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亲自下场手撕,这个顶流“网红”干的事,专坑普通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4-09 16:14 2

摘要:猪蹄、猪头肉、红肠、牛肉,鸭肠、藕片、海带、腐竹、豆角、香菇等,所有荤素食材都整齐划一的被码在一个大铁锅里,各种颜色的食材油光程亮,情绪价值直接被拉满。

01

相信很多吃货,在某短视频平台都刷到过这样的直播间。

正对镜头的是一锅热气腾腾,看起来色香味俱全的卤菜。

猪蹄、猪头肉、红肠、牛肉,鸭肠、藕片、海带、腐竹、豆角、香菇等,所有荤素食材都整齐划一的被码在一个大铁锅里,各种颜色的食材油光程亮,情绪价值直接被拉满。

这就是前段时间开始爆火各大直播间的顶流“网红”——大锅卤菜。

不仅在短视频里的人气很高,就连在年轻人聚集的某书上,也有超过1万+的相关笔记。

其中最火的,就是在某短视频平台的胡师傅,他自称是这一“绝学”的创始人。

与许多依靠才艺、颜值的网红不同,他仅靠一大锅卤菜,便在网络上站稳了脚跟。

胡师傅从2024年开始摆摊,每天都会用视频记录自己摆摊的日常,后来还开启了直播。

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让自己摊前的生意异常火爆。

很多人第一次进入他的直播间,都会被他眼前的大锅卤菜所吸引,接着就会听到胡师傅一边问顾客从哪里来得,一边叮嘱顾客“少买点”、甚至还关心地问“你们几个人,买这么多吃得完吗”……

加上他每次一出摊摊位前就会大排长龙,他熟练处理卤菜,还配上煽动性话语和欢快音乐。

每天专程来买的人都很多,其中不乏跨越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从全国各地慕名前来的人,排队时间基本两小时起,而且为了保证更多人能买到,胡师傅还严格控制每人购买的金额,每人每次限购50元。

就这样,在线下和线上巨大的流量加持下,胡师傅直播间的人数也开始不断往上涨,一般开播两小时,直播间的人数基本就能稳定在10W+以上。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凭着这门独门绝技涨粉70多万,让很多人看到了做小本生意也能实现财富自由的希望。

02

胡师傅也是个“实在人”,对于自己这门赚钱的绝学也不藏着掖着,开启了线上教学模式,还时不时在直播间宣传学员们的“成功案例”。

什么“90后摆摊,年入50万”,““不上班,一年存30万元,我是怎么通过摆摊做到的”、95后小伙摆摊卖大锅卤菜月入10万元是什么体验”……

这让那些隔着屏幕外,曾经放下的创业心,又蠢蠢欲动了起来。

最重要的是,胡师傅还会给你灌输一个观点,这属于“轻创业”。

而轻创业的特点就是,投资小,回本快,人人都能干,即便干砸了也不会家破人亡。

所以,这套说辞非常具有说服力,正中很多人创业的靶心。

更吸引这些人的一点是,生意每天都爆满的胡师傅,学费也不算贵,2980 元的学费,完全就是小白轻创业的天菜。

操作也很简单,只要按照胡师傅提供的独门配方,只要有手就能操作,几个小时就能卤制好一锅和胡师傅一样的大锅卤菜,就等着食客们排队售卖了。

一对来自河北衡水的夫妇就无意中在网上刷到了胡师傅的视频,没想到一进直播间就迈不动腿了,看到师傅的生意如此火爆,不仅摊位前排起了长龙,满满一大锅卤菜很快就见了底,就开始有了和师傅学习的想法。

为此,他们还专门跑到安徽去考察了一番,觉得没问题后就缴了学费,学成后又购置了三轮车、卤菜大锅、食材等设备和原料,在老家城区一路口支起了摊。

本以为自己会像师傅一样“幸运”,第一天出摊就录了一大锅卤菜,色香味也是按照师傅那边学到的技术来的,夫妻俩就坐等收钱就好。

可没想到,一连摆了20多天,每天就只能卖出五六十元,最好的一天也就300元,和直播间里师傅爆火的生意根本没法比,更别说自己前提投进去的学费和设备了。

这对夫妇在面对记者的采访时说,“一大锅卤菜,师傅说他一个半小时就能卖完,我几天都卖不完。当初交学费的时候看到师傅那有很多人排队,到自己出摊就空无一人,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更让夫妻俩绝望的是,自从自己开始摆摊卖大锅卤菜之后,周围貌似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卖大锅卤菜,而且卤菜的种类和摆放方式基本一模一样,一看就是一个地方学出来的,或者是一个模式学出来的。

还有一点和他们差不多的是,大家生意都不好,想回本更是遥遥无期。

随着第一批“吃螃蟹”的学员出来曝光自己的近况,开始揭露整个大锅卤菜的模式其实是一场营销骗局,才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直到人民日报下场手撕,真相才跃然纸上。

原来,你以为自己掌握了“致富密码”,没想到你却被别人割了韭菜,这就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很可能针对普通创业者的骗局。

03

他们只需两招,就能请君入瓮。

首先,是“托”。

你真以为直播间那些排队的人是顾客呢?

别天真了。

开了几十年的老店,也不能保证每天自己生意都爆满。

但一个路边的卤菜小店,天天一出摊就大排长龙,甚至还有人愿意等上几个小时就为了吃一口卤菜。

你要说味道很惊艳也就算了,主要是之前就有吃播博主专门前来打卡,还真排了几小时的队买到了,结果那味道,别人也不好在直播间明说,只能说“不难吃”。

这评价懂的人都懂。

结果你猜怎么着,这位博主居然还被网暴了。

记者实地去勘探了一番,才终于发现了猫腻。

还没等记者排队,就对一位大爷起了疑心,没想到打大爷居然是一位重度卤菜爱好者。

好不容易排队买上了不说,还连续排了几次队,估计是所有的品种都得买一波。

也不知道这大爷家有多少口人,反正这么一大袋少说也有七八口人吃饭。

而且一看这大爷就是有钱人,几十元一斤的卤菜通通一顿点,眼睛都不眨一下。

更有意思的是,记者在那里观察了一阵,不仅大爷特别热衷这家的卤菜,很多年轻人也是连续排了几轮队。

买完之后还不忘给在旁边观望的人推荐,那热心程度比摊主本人还强。

而在直播间里,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里面还充斥着大量的刷单和控评行为,但凡来了个砸场子的,包你下一分钟见不到直播间里的太阳,直接被踢出直播间是常有的事儿。

后来记者才发现,“排队盛况”是假象,很多人都是他们请来的群演。他们通过建群号召“演员”排队购买,卖货后截图发群里退钱。

其实,早就有网友曝光了这群人营造卖得火热的假象;

还有些则是前一天还排队的“顾客”,第二天穿上了学徒衣服站在了师傅身旁。

04

其次,造“人设”。

表面上看,摆摊的只有一个人在切菜卖货,实际上他们拥有专业的直播、拍摄团队,平均每天发布一条摆摊视频,街边卖货时还会同步进行直播,甚至有客服在线回复。

另外,只要你随便在网上一搜,在短视频平台上,声称胡师傅的账号就有20多个,内容相似,拍摄手法、台词、甚至“排队顾客”都大差不差。还有胡师傅的徒弟“张师傅”“刘师傅”等,也开始拍视频晒销量。

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你相信,这门生意很赚钱。

他们通过“托”制造线下排队的盛况,然后再安排人发短视频,花钱投流,线上流量起来后,就开始收割学员,卖配方来变现。

所以“大锅卤菜”只是道具,真正赚钱的就是收割粉丝们的学费。

你要说这能学到技术和好配方也算值了。

但口口声声宣传的“摆摊秘籍”,其实只有一句话:只有线上引流引得好,线下才能卖得好。

有个广东的网友就曾在网上吐槽说,自己交了5000多元学费学习牛杂煲,结果师傅给的配方,和网上随便搜到的免费配方没有太大区别,也不存在什么独家配料。

但当学徒赚不到钱质疑时,就推卸责任,会说没有做好线上引流工作,以致于线下没人买,总之坚决不退费。

所以,这些收割小白创业项目的背后,要么是收取高额费用后不提供实质内容,要么是七天就出师,学不到真技术。

天上掉馅饼的事越来越多,想避坑就得先擦亮自己的眼睛。

来源:猫叔聊热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