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先是一番深情告白:“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姿态低到尘埃里,眼看就要上演餐饮界“浪子回头”的感人戏码。
一场由“预制菜”引发的口水战,正以谁都没想到的姿势,朝着“扫黑除恶”的剧情狂奔而去。
本以为罗永浩一句“这事可以告一段落了”,西贝这波滔天舆情能勉强软着陆。
谁知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先生一套组合拳,直接把准备下场的老罗又轰回了擂台中央。
先是一番深情告白:“顾客虐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姿态低到尘埃里,眼看就要上演餐饮界“浪子回头”的感人戏码。
谁知画风突变,贾总话锋一转,直接给老罗扣上了两顶大帽子:“罗永浩是网络黑嘴,是网络黑社会,太坏了!”
好家伙,老罗大概原地愣了三秒:我不就吐槽了你家预制菜恶心吗?怎么就从“消费者”变成“黑社会”了?这升级速度,比西贝中央厨房加热预制菜还快!
原本已经准备“忙正事”的罗永浩,看到被截掉的后半段发言后,彻底炸了。
直接微博发飙:“好,贾国龙,那这件事我们没法揭过去了!”甚至不惜发出“绝交警告”:“在中间再劝我的朋友,我们一律绝交吧。”
围观群众看得目瞪口呆。这哪是餐饮大佬与网红企业家的交锋?这分明是微信家庭群里较真的二舅和憋不住火的三叔——谁也不服谁,谁都觉得自己亏了。
贾总这一波操作,堪称危机公关的“反向教科书”:明明可以悄悄翻篇,非要亲自把准备离场的对手拉回来,还顺手递上了全新的武器。
贾国龙先生可能没完全搞明白网络世界的游戏规则。
说罗永浩是“网络黑嘴”尚且算是商界恩怨,但直接定性为“网络黑社会”,这性质就彻底变了——这等于把所有批评西贝的网友都暗示成了“黑社会成员”。
网友们顿时不乐意了:“我就是个吃瓜的,怎么突然就混成黑社会了?”“这顶帽子太大,我的头太小戴不下!”
从讨论预制菜好不好吃,到突然被归类为“黑社会”,这场争论的荒诞程度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另外还有一个插曲,西贝的公关公司华与华的老板,貌似已跟罗永浩私下道歉!
面对贾国龙的“黑社会”指控,罗永浩显然不打算继续隔空喊话。
他直接@贾国龙提出终极解决方案:找个大平台直播,当面公平公正冷静理性地对一次话。还不忘补充说:“相信这也能澄清西贝的真相,并且对中国预制菜产业和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做一些贡献。”
看看,这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从“咱俩吵吵”直接升级为“为行业健康发展做贡献”。
老罗甚至贴心地加了个表情,完美演绎了“用最礼貌的语气,下最战书”的互联网美学。
如今罗永浩手里握的可不只是情绪牌了。
邓高静律师的专业分析已经明确指出:西贝的牛肉包就是预制菜;西贝推出“罗永浩套餐”涉嫌侵犯姓名权;宣传“100%不存在预制菜”涉嫌虚假宣传…
道理和法律双双站在了老罗这边。现在贾总又送上“网络黑社会”的人身攻击,这波操作简直像极了打斗地主时明明已经快输了,还非要明牌加抢地主。
事实上,贾国龙真正应该担心的不是罗永浩,而是“西贝=预制菜”这个已经深入人心的等式。
消费者感到被骗的不是预制菜本身,而是被“100%不存在预制菜”的宣传话术所误导。当消费者付出高端现做餐饮的价格,得到的却是加热的预制菜时,那种落差感才是真正的品牌杀手。
贾总说“西贝从今以后打明牌,做一个透明的西贝”,这个方向绝对正确。但如果第一张明牌就是给批评者扣上“黑社会”的帽子,这种“透明”恐怕不是消费者想看到的。
我们吃瓜群众现在最期待的不是谁输谁赢,而是贾国龙会不会接住老抛出的直播对线邀请。
两位大佬面对面辩论预制菜到底是现代餐饮工业的革命还是对消费者的欺骗?这绝对是年度商界大戏预定。
无论结果如何,罗永浩已经成功地把“预制菜”问题抛给了整个行业。以后餐饮老板们再也不敢轻易说“我们绝对没有预制菜”了。
这场风波最终 winner 或许是整个中国的消费者——因为我们终于知道,吃饭前应该问一句:“你这是现做的还是预制的?”
而餐饮行业也终于明白,在社交媒体时代,每个消费者都可能成为“罗永浩”,哪怕他看起来不像“黑社会”。
来源:智能硬件分享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