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学梦想在青春里拔节生长——2025年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南京市鼓楼实验小学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4-09 15:24 1

摘要:4月8日,由江苏省科协主办,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江苏省科协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南京市鼓楼区科协承办的2025年“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南京市鼓楼实验小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光以“立大志,成大才——我的学术经历”主题,与师生们开展了一场精彩的科学对话。

4月8日,由江苏省科协主办,江苏省科学传播中心、江苏省科协院士专家服务中心、南京市鼓楼区科协承办的2025年“院士专家科普进校园”活动走进南京市鼓楼实验小学。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光以“立大志,成大才——我的学术经历”主题,与师生们开展了一场精彩的科学对话。

▲陈光院士分享“立大志,成大才——我的学术经历”

陈光院士现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致力于先进金属与金属间化合物材料研究,是我国材料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结合自己的学习成长和科研攻关经历,从学习方法、应对挫折、专心科研、尊师重道等多方面分享了心得体会,鼓励同学们立大志、成大才。

“既要死记硬背,也要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品学兼优、德才兼备。”陈光院士说,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谚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它的意思是,读熟优秀作品,自然就会提高写作水平,这也就是“死记硬背”的意义,如果自己不太擅长学习,就要通过反复记忆,把该会的知识都记住。“全面发展”就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要偏科,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薄弱点,全面发展往往让人受益终身。陈光院士回忆说:“小时候,我的语文成绩不好,在父亲的鼓励下,自己努力提升作文水平,正是因为不断练习,才提升了作文水平。”补长语文成绩差的短板,让他受益至今。陈光院士补充说,作文是思想的表达,作为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能精准地表达自己的科学思维,后果不堪设想。

在学习方法方面,陈光院士还提醒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求知欲很重要。学习要养成自学的习惯,被动学习是学不好的。”他讲述了自己学习历程中的一件件小事。“记得当年,数学老师每次从厚厚的习题集中选择一部分的习题作为作业,但同学们却不约而同地做完所有题目,做错的题,还一定要探讨清楚为什么错,应该怎么做才对?”陈光院士说,这就是当年他们的学习状态。

▲同学们认真听讲

在分享中,陈光院士多次提到在不同学习阶段,自己与导师之间的小故事。“老师们言传身教,不仅传授了我渊博的知识,还教会我为人处世的人生智慧。有出息的学生一定是尊重老师的。”他说,自己的导师在担任校长时,非常注重培养青年人才,当年直接破格提拔了一批年轻人,还设立了好几个奖学金,甚至把自己家里的现金捐赠给学校,而做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给青年人搭建舞台,让他们施展才华。“虽然,老师如今已97岁高龄,但他仍然坚持给学生上课。这样的为师之道深深感染和影响了我。”他说,这就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陈光院士与师生合影

初春的校园涌动着科学探索的春潮。陈光院士旁征博引、幽默风趣的分享,令南京市鼓楼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备受激励,教室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这场持续两个小时的科学分享,不仅让深奥的科学知识可感可触,更让科学梦想在青春里拔节生长。(作者:曹伟、夏文燕/文 刘成贺/图 编辑:谢长美)

来源:江苏省科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