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寒而栗!哪怕我们实现了《巴黎协定》的控温目标,那个维持着欧洲温暖、稳定着全球气候的巨大海洋传送带,也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彻底停摆,将地球拖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气候混乱。
不寒而栗!哪怕我们实现了《巴黎协定》的控温目标,那个维持着欧洲温暖、稳定着全球气候的巨大海洋传送带,也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彻底停摆,将地球拖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气候混乱。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你可能从未听说过AMOC,但它却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气候调节器”之一,全名叫“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我们熟知的墨西哥湾流就是它的一部分。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地球的“中央供暖系统”:这个巨大的海洋传送带,将赤道的热水运往寒冷的北大西洋,一路释放热量,让欧洲的冬天不至于像同纬度的加拿大那样冰天雪地。随后,冷却下沉的海水再从深海返回南方,完成一个循环。
这个系统稳定运行了数千年,但现在,它可能要“罢工”了。
一、警报拉响:一个“不可逆转”的临界点
一份刚刚发表在《环境研究快报》上的研究,已经拉响最高级别的警报。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利用最新的气候模型(就是IPCC报告用的那种)进行了超长期的模拟,一直跑到2300年甚至2500年。
结果令人不寒而栗!
在高排放情景下,所有模型的AMOC都在2100年后彻底关闭。更可怕的是,即便是在中低排放情景下,这个系统仍然有相当高的崩溃风险。
这已经不是电影里的灾难预演,而是模型里反复出现的未来!
科学家发现,AMOC的崩溃有一个明确的“引爆点”——北大西洋深层对流的瓦解。
这个过程就像多米诺骨牌:
第一张牌:全球变暖。大气越来越热,像一床厚棉被盖在海上,导致海洋无法在冬天有效散热。
第二张牌:海水“变懒”。表层海水因为不够冷、不够咸,密度就不够大,于是它就“懒得”下沉了。
第三张牌:恶性循环。下沉是整个环流的引擎,引擎一熄火,传送带就慢了下来。而传送带变慢,从南方运来的温暖、高盐度的海水就更少了,导致表层海水变得更淡、更不容易下沉。
一旦这个过程启动,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个自我强化的恶性循环将让AMOC走向不可逆转的崩溃。
我们正在亲手关闭地球气候的‘中央空调’,而后果谁也无法承担。
二、崩溃之后:冰与火的混乱世界
如果AMOC真的停机,绝不是“欧洲不开暖气”这么简单,它将引发全球气候的连锁反应。
欧洲迎来“速冻”模式:北大西洋的热量释放将骤减80%以上,甚至完全消失。这意味着欧洲西北部将面临极其严酷的寒冬和异常干旱的夏季。届时,伦敦的冬天可能比莫斯科还冷。
热带“风雨大挪移”:全球的热量和水汽平衡被打破,热带地区的降雨带将发生剧烈移动,一些地方可能洪涝不断,另一些地方则会面临严重干旱。
全球性的未知风险:海平面、海洋生态系统、全球农业……都将面临巨大的冲击。
最让人不安的是时间。模型显示,那个关键的“引爆点”——深层对流的崩溃,最早可能在未来几十年内发生。而一旦临界点被突破,AMOC将在50到100年内彻底关闭。
更可怕的是,科学家在现实世界中已经观测到了不祥之兆。过去5-10年,北大西洋关键海域的深层混合确实在减弱。虽然这可能是短期波动,但也与模型的预测惊人地一致。
三、最后的窗口期:我们还能做什么?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的气候模型甚至还没有完全计入格陵兰岛冰盖融化的影响。巨量的融化淡水,就像给本已脆弱的AMOC系统再浇上一盆冷水,只会加速它的崩溃。
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每一次选择,都在为地球的未来投票。
这份研究不是为了贩卖焦虑,而是为了敲响警钟。唯一的出路,就是立即、迅速、大规模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不仅是为了实现1.5°C的控温目标,更是为了守护地球气候系统中那些我们赖以生存却又无比脆弱的“生命线”。
否则,当全球气候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落下时,没有人能幸免于难。
参考文献:
Drijfhout, S., Angevaare, J. R., Mecking, J., van Westen, R. M., & Rahmstorf, S. (2025). Shutdown of northern Atlantic overturning after 2100 following deep mixing collapse in CMIP6 projections. 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 20(9), 094062.https://doi.org/10.1088/1748-9326/adfa3b
来源:徐德文科学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