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赣鄱大地涌现出一大批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巾帼典型。她们投身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与动力。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江西省妇联2025年起推出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系列典型案例展播” 专栏,用一个个鲜活的乡村巾帼追梦故事,引领广大妇女在乡村全面振兴中
近年来,赣鄱大地涌现出一大批奋斗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巾帼典型。她们投身农业农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与动力。为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江西省妇联2025年起推出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系列典型案例展播” 专栏,用一个个鲜活的乡村巾帼追梦故事,引领广大妇女在乡村全面振兴中贡献巾帼力量,激励更多女性建功新征程。
余江县阳光果树种植家庭农场
余江县阳光果树种植家庭农场成立于2013年1月,坐落在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平定乡店上村,是一家从事水果种植、农技推广服务和生鲜销售的多元化经营主体。
2013年,张仙梅看着家乡余江区平定乡店上村的闲置土地,和儿子周自达商量后,决定创办一家果树种植农场——这便是余江县阳光果树种植家庭农场的起点。十年间,农场一步步发展壮大,如今已成为覆盖余江、贵溪8个乡镇,种植面积超1000亩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与生态农场,培育着阳光玫瑰、黄桃、脆柿等数十种特色水果;旗下有1家农技服务公司、8家水果店,年销鲜果200万斤,销售额超1000万元,还为周边3万余亩基地提供技术服务,700多位农户跟着学技术、增收入。
“妇”字号力量,在田间地头结出增收果
“以前在家只能围着灶台转,现在在农场学种果树,一年能挣两三万!”平定乡妇女李大姐的话,道出了许多当地妇女的变化。农场自发展以来,始终把帮扶农村妇女放在重要位置,以“基地+农户+线上线下销售”模式,让妇女们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种植端,农场专门针对农村妇女开设技术培训班,张仙梅常亲自下田示范:“剪枝要留3个芽眼,施肥得离根系15厘米,不然会烧根。”从理论到实操,手把手教大家种出高品质水果。杨溪乡的王阿姨曾是留守妇女,2020年参加培训后,在农场帮扶下种了5亩新品葡萄,如今每年能赚8万多元,成了村里的“种植能手”。同时,农场随种植面积扩大,常年吸纳530余名妇女就业,采摘季忙的时候,一天能有近百人在果园里干活,按天计酬从不拖欠。
销售端,农场注册“甄农”品牌(取“真心为农”之意),线下8家门店方便周边居民购买,线上则通过微商和助农直播等打开销路。去年夏天,阳光玫瑰成熟季,周自达带着团队在果园搭起直播间,“家人们看,这葡萄颗粒饱满,咬一口爆汁!”一场直播就能卖出2万斤,不仅自家果园的果子不愁卖,还帮周边合作农户解决了滞销难题。如今,农场已带动十余家农户创业,其中妇女创业者占比50%,户均年增收10万元。
跟着趋势走,让田园更有“科技范”
“现在消费者越来越看重水果的品质和安全,咱们得跟着科技和绿色趋势走!”看着果园里新引进的无人机正在植保,张仙梅对未来充满期待。
接下来,农场计划从四方面升级:一是推精准农业,用卫星定位、遥感监测技术管果园,精准施肥浇水,既省成本又环保;二是搞生态种植,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用秸秆、粪便做有机肥,还打算修滴灌系统节约用水;三是延伸产业链,把卖不完的水果加工成果汁、果干,再结合果园搞休闲采摘,让大家既能吃水果,又能体验农耕乐趣;四是把“甄农”品牌做得更响,多搞几场助农直播,再和大城市的商超合作,让更多人吃到余江的好水果,也带动更多乡亲一起富。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