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月的广州,木棉花如火焰般绚烂绽放,红得热烈,红得深沉。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英雄土地上,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紧扣“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薪火传校园”这一核心主题,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红棉+”系列红色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教育与项目化实践”的双引擎推动,采用故事宣
三月的广州,木棉花如火焰般绚烂绽放,红得热烈,红得深沉。在这片充满红色记忆的英雄土地上,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紧扣“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薪火传校园”这一核心主题,精心策划并开展了“红棉+”系列红色教育活动。通过“沉浸式教育与项目化实践”的双引擎推动,采用故事宣讲、专题展览、内容创作、志愿服务以及研学实践等多种形式,匠心独运地构建起“知史、悟情、践行”三位一体的红色育人新模式。让红色基因如同木棉的种子,在青年一代的心中深深扎根、茁壮成长,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力。
一、红棉课堂:开启跨越时空的红色基因解读之旅
3月28日,学校特别邀请到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李岚教授,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追寻红色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州样本》专题党课。课堂上,李岚教授以杨匏安旧居等五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色史迹为切入点,巧妙结合珍贵的档案、影像资料和生动的情景再现,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清晰而生动地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南粤大地早期传播的辉煌历程。
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李岚作《追寻红色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广州样本》专题党课
泛黄的照片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尘封的档案讲述着历史的故事。在“文物会说话、档案讲故事”的创新教学模式下,原本停留在书本上的历史变得鲜活起来。师生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激情澎湃的革命年代,与历史进行着一场深度的对话。
二、红棉故事:用青春之声演绎革命精神的时代内涵
在广州起义纪念馆“全国五好讲解员”苏香旭的引领下,师生们一同穿越回1927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通过“史料解析+情景故事+互动问答”的创新形式,生动展现了《叶剑英:带“拉弦的手榴弹”回广州》《杨殷:秘密战线上的伟岸丰碑》《陈铁军、陈铁儿:革命姐妹花》等八个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
这种“沉浸式宣讲”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红色教育中“被动听”的局面,让学生们从“观众”转变为“参与者”,让红色基因的传承不再是枯燥的理论灌输,而是成为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激发了师生们对红色历史的浓厚兴趣。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与革命历史进行着深度的对话。正如学校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巢居鹏所说:“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也更加坚定了同学们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信念。”
广州起义纪念馆"全国五好讲解员"苏香旭开展沉浸式微党课
三、红棉印记:以青年视角书写红色文化的崭新篇章
学校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组织学生自主策划了“铸魂南粤·赤子长歌——红棉英雄”主题展览,以及文创、摄影、微视频作品展示活动。从史料的收集整理到讲解词的撰写,从展陈的设计到文创展品的开发,学生们全程参与其中,在实践中感受历史的温度,触摸红色文化的脉搏。
活动策划人商学院学生黄婷婷为参观展览的同学现场讲解
在展览中,特别设计了“时空信箱”互动区,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与革命先烈对话的平台。在这里,参观者可以写下对英雄的敬意、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红色精神传承的决心。活动策划人商学院学生黄婷婷介绍说:“这个互动区的设计旨在让大家加深对革命先烈事迹的认知,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在实践中深刻理解了红色文化的内涵,成为了红色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
四、红棉研学:在“行走的团课”中感悟南粤红色文化情怀
4月4日清明节当天,学校组织师生来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此外,学校还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精心设计了“红色足迹”城市徒步路线和研学手册,组织“青马班”学员探访团一大会址纪念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纪念馆、农民运动讲习所、省港大罢工旧址等红色地标。
“青马班”学员在老师带领下学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发展历程
同学们开展现场教学和互动问答
在研学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互动问答等形式,深入学习了广东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及青年运动的光辉历史,深刻感悟了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每到一处红色地标,学生们都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这种“行走的团课”让红色文化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厚植了南粤红色文化情怀,增强了传承红色基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打造“红棉+”红色育人品牌,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红色基因在青年一代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挖掘南粤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红色教育形式,为培养更多具有红色基因、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努力奋斗。
来源:名校有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