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高人杰个展“破夜”即将在798亘画廊举办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4-09 15:06 2

摘要:艺术家高人杰个展“破夜”即将于2025年4月12日在798亘画廊举办,由石皓担任策展人,艺术总监徐烜、李征,出品人柔强、李若姮。本次展览展出艺术家近两年来十余副新作及部分纸本作品,展览将持续至5月12日。特别鸣谢:共合未来、大山堡白酒、劲酒养生一号、Pecha

艺术家高人杰个展“破夜”即将于2025年4月12日在798亘画廊举办,由石皓担任策展人,艺术总监徐烜、李征,出品人柔强、李若姮。本次展览展出艺术家近两年来十余副新作及部分纸本作品,展览将持续至5月12日。特别鸣谢:共合未来、大山堡白酒、劲酒养生一号、PechaKuchaBeijing等品牌对本次展览支持。

PROLOGUE 前言


文 / 石皓

高人杰的作品生猛、老辣,其笔触的厚重、沉稳、老练,以及创作观念上都超越了同龄人的趣味。他的创作像是正在进行的一台以野兽派为刀、抽象主义为刃的精神手术。他的创作游走于色彩的暴力、形体的崩解之间。既继承了野兽派对纯粹色彩的极致追求,又糅合了培根式对人性深渊的凝视,形成了一种极具辨识度、爆发力强的精品力作。这种创作方式不仅赋予了人物的荒诞,而且突破性地将色域转化为精神裂变的人物背后的主基调。高人杰的作品正好也回应了一个存在主义者对世界荒诞的透视。

高人杰倾向于色彩的质朴表现,他习惯支配同类色或者邻近色的组合,但偶尔在色彩的运用中也充满对抗性。他追求神经末梢的直接刺激。当观者凝视这些作品时,视网膜接收的不仅是光波频率,更是某种精神震荡的效应。

生成 Ontogenesis、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150×200cm、2024

相较于蒙克《呐喊》中动荡的互补色运用,高人杰的作品《生成》展现出东方化的色彩克制。他用二十三种不同明度的红色构成血色空间,变形的人体既是色彩载体又是色彩障碍物。当观众后退五米观看时,会突然发现所有红色人形共同拼贴成火焰的图腾——这种"色彩像素化"的创作理念,开创了表现主义绘画的新维度。高人杰的调色盘是“未经驯化的一匹野马”。他将色块转化为情绪的符号——如用猩红色暗示压抑的欲望,以深紫色勾勒精神裂缝。在作品《燃烧自我》中,画面中央缠绕的火光被褐色的旋涡紧紧包裹,身体似乎在撕裂,仿佛一场癔症仪式的投射。

燃烧的自我 Combustion of Being、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150×200cm、2024

高人杰选择避开悬浮、轻盈的当代主题,反而向经典致敬,一直以自我探索作为出发点,他对人的异化与困境有着强烈的冲动表达。扭曲人体揭露存在的荒诞,炼狱场景打开人性的幽微。这种情绪浓烈的笔触,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到:试图在火光中与身体撕裂,色彩浓烈的激情碰撞、被模糊化的脸却有恐惧与呐喊,以及更为抽象的异化到消失,以抽象手法解构了社会群体性意识在价值系统中的崩坏。

穿越存在的虚空 Traversing Existential Void、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150×200cm、2024

形体,在高人杰的作品表现下可以形成任何一种形态的存在,扭曲的表情,也许只需要两笔,抑或是某种隐藏的存在。异化世界,通过形能塑造“神”。神代表一种向死而生的画面深度与点睛之笔。

高人杰的作品绝非单纯的形式游戏。他在色彩洪流裹挟中,直击人类存在的时代困境,构成后人类时代的寓言。他对“存在之痛”的痴迷,通过具象的肉体变形直击人性的黑暗,到以抽象的色彩与符号解构集体无意识。在这里,高人杰像是一个主刀医生,精准剖开个体的精神创面。

烈日中的未知面容 Solar Anonymity、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50×60cm、2025

高人杰的作品像一场核爆,用色彩的辐射,窥探到一整个时代的心理景观。他对历史创伤,生死救赎等话题的介入更为彻底,暴力美学的失控,赋予了画面极强的精神能量。他的作品,是当代艺术对“何为真实”的终极诘问。当数字时代将人类异化为数据流,他的画布成为最后的精神战场——在这里,色彩是刀,形体是血,每一笔触都是对虚无主义的野蛮反抗。

艺术家

高人杰

1994年生于内蒙古包头市

中国新野性成员、美国HCCA协会会员

高人杰作品以极繁主义为内核,融合抽象与具象,通过密集笔触、复杂肌理与强烈色彩构建视觉冲击力。其画面常呈现“怪诞冲动”的变形人物与符号,以纠缠的线条与堆叠的意象映射现代社会的精神困境。作品曾在新加坡金沙酒店、希腊Copelouzos家族艺术博物馆、中国农展馆、宝马中国、韩国新美术协会、亚细亚国际美术协会等机构展出,作品先后被Copelouzos家族艺术博物馆、巴勒斯坦权力机构、美国、德国、意大利等私人收藏。

策展人

石皓

策展人、艺术评论者、掌上艺术主编。主要从事新闻报道与评论策展的工作。有15年艺术生涯的写作经历。目前在《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芭莎艺术》《罗博报告》《艺术与设计》《中国美术报》《收藏拍卖》等百余种刊物发表50多万字。

2016年从事策展,主要以美育公教部分为主。曾在狮语画廊、北京民生银行美术馆、北京大学等策划相关论坛与发布会,以及受邀讲学。先后策划了三百年的凝视:郎世宁的绘画艺术 、向大师致敬:格林伯格的艺术批评、美术馆的反叛与孤独、雷吉斯·德布雷:图像的思考与困境、一个藏书家的“觅局”、重回自我的意义——福柯的哲学与艺术等百余场活动。

来源:前卫事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