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文:老王杂说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人名地名皆是虚构,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陈大福今年整六十岁,从国企退休,每月有八千块钱的退休金,加上这些年的积蓄,也攒了一笔不小的存款。在城里住了大半辈子,他早就厌倦了城市里的喧嚣和拥挤,心心念念的就是回农村老家过那种悠闲自在的田园生活。
"爸,您真想好了?真要卖了城里的房子回农村去住啊?"儿子陈明在视频电话那头皱着眉头,脸上满是担忧。
"想好了!这辈子就这一个梦了,趁着身子骨还硬朗,得赶紧实现啊!"陈大福拍着胸脯说道,"你妈去得早,你们兄妹俩都在外地有工作有家庭,我一个人在城里也是孤零零的,还不如回老家住着自在。"
"可是爸,您都几十年没回农村住了,那边条件肯定跟城里不一样,您适应得了吗?"
"有什么适应不了的!我是农村长大的,回老家还不是轻轻松松!"陈大福满不在乎地摆摆手。
就这样,在子女的担忧声中,陈大福卖掉了城里的房子,只留下一小部分钱给自己应急,其余的都分给了儿女,然后带着行李和满腔热情,回到了离开近四十年的农村老家。
老家的房子年久失修,但好在基本结构还算牢固。陈大福花了点钱请人来修整了一下,添置了些新家具,总算是能住人了。
"老陈,听说你回来了,我这不赶紧来看看你嘛!"隔壁的王老汉提着两只土鸡走了进来,笑呵呵地说,"这是我家养的鸡,你拿去炖汤喝。"
接下来的几天,村里的乡亲们陆陆续续地都来拜访了陈大福。有的带着自家种的新鲜蔬菜,有的提着刚从地里挖的红薯,还有的干脆拎着一壶自酿的米酒。陈大福感到前所未有的温暖,这种人情味,是城里无论如何也感受不到的。
退休后的陈大福精力依然充沛。他买了些农具,开垦了屋后的一小块荒地,种上了各种蔬菜。早上,他总是早早起床,带着刚买的小狗"旺财"去田野里散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朝阳从远处的山头冉冉升起,心情格外舒畅。
这天晚上,陈大福和几个老朋友聚在一起,喝着米酒,吃着农家菜,说说笑笑,天南地北地聊着。
"老陈,你这退休金有八千呢,在咱们这村里,那可是数一数二的主了!"张根生老头笑着说。
"哎,钱多有啥用,开心最重要。我在城里那么多年,天天被各种事情压得喘不过气来,哪像现在这么自在。"陈大福喝了口酒,感慨道。
初到农村的这段日子,陈大福过得非常惬意。每天早起晚睡,自己种菜、养鸡,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甚至还学会了用手机拍短视频,记录自己的田园生活,发到朋友圈里,引来不少城里朋友的羡慕和点赞。
02
然而,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陈大福渐渐发现了农村生活的种种不便。
那天早上,他起床后发现家里停水了。打电话问邻居王老汉,得知是村里的自来水管道又出问题了,估计要修一两天。
"那我这两天喝什么水啊?"陈大福有些着急。
"你可以去村头的水井挑水啊,反正也不远。"王老汉说得轻松。
陈大福只好拿了两个桶,去村头挑水。这对于在城里住惯了的他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挑水回来后,他气喘吁吁,腰酸背痛,心里不禁有些抱怨。
水的问题刚解决,天气突然变了。一场大雨过后,村里的土路变得泥泞不堪,陈大福想去镇上买些日用品,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出门。他站在门口,看着满地的泥浆,无奈地摇了摇头。
随着夏天的到来,屋里越来越热。城里的空调早已成为标配,但村里的老房子不仅没有空调,电线也老化严重,根本不敢用大功率电器。陈大福只能靠一把蒲扇度日,晚上热得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除了居住条件,陈大福还发现农村的生活非常单调。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些老人和孩子,平时很少有人走动。
他每天除了干农活,就是在家看电视,生活变得越来越无聊。
更让他头疼的是,村里的物价竟然比城里还高。由于交通不便,很多日用品都要加价才能运到村里。他去村里的小卖部买了几样东西,结账时发现价格比城里贵了一倍多。
"怎么这么贵啊?"陈大福忍不住问道。
"没办法,运费高啊!"店主老赵无奈地说,"你要嫌贵,可以去镇上买,那里便宜点。"
陈大福只好开着他的小电动车,颠簸着去了十公里外的镇上。买完东西回来,已经是傍晚了,他疲惫不堪,心想:在城里,这些东西在楼下的超市就能买到,哪用得着这么折腾?
晚上,陈大福躺在床上,心里开始有些动摇。他无奈地叹了口气,心想:这农村生活,真的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吗?
就在陈大福逐渐适应农村生活的时候,一个意外打破了平静。
那天早上,天气晴朗,陈大福照常去田里干活。他正弯腰拔草,突然脚下一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哎哟!"他痛得叫了一声,感觉右腿一阵剧痛。他试图站起来,却发现右腿根本使不上力,整个人冷汗直冒。
"救命啊!有人吗?"陈大福大声呼救,但周围一个人都没有。村里的劳动力大都去地里干活了,他这小菜园反而没人经过。他疼得满头大汗,手机又没带在身上,只能拼命地往家的方向爬。
幸运的是,隔壁的王老汉听到了动静,赶紧跑过来帮忙。
"老陈,你这是怎么了?"王老汉吓了一跳。
"我摔了一跤,腿好像断了……疼死我了……"陈大福龇牙咧嘴地说。
王老汉赶紧把陈大福扶回家,然后骑着三轮车把他送到了村里的卫生所。
村里的卫生所设备简陋,只有一个年轻的赤脚医生在值班。医生简单检查后说:"情况不太好,可能是骨折了,我们这儿条件有限,只能做些简单的包扎,建议你赶紧去镇上的医院看看。"
王老汉帮陈大福打电话给儿子陈明,陈明听说父亲受伤了,立马从城里开车赶来,把他送到了镇上的医院。
经过X光检查,医生确定陈大福的右腿确实骨折了,需要住院治疗。
"爸,我就说您不适合在农村生活吧?您看,这一出事,连个像样的医院都没有,要不是我来得及时,后果不堪设想啊!"陈明一边帮父亲办理住院手续,一边埋怨道。
住院期间,陈大福有了充分的时间思考。他躺在病床上,回想这段时间在农村的生活:自来水三天两头停,电线年久失修不敢用空调,蚊虫肆虐整夜难眠,物价反而比城里贵,一旦生病连个像样的医院都没有……种种问题浮现在眼前。
最让他心灰意冷的是,当他受伤后,除了王老汉,村里几乎没人来看望他。那些刚开始热情招待他的乡亲们,似乎转眼就把他忘了。他意识到,他离开农村太久了,不是短时间就能融入进去的。
住院一周后,陈大福拄着拐杖出院了。陈明本想把父亲接回城里住,但陈大福坚持要回村里收拾东西。
回到村里后,陈大福坐在院子里,望着远处的田野,心情复杂。这片土地,曾经是他的梦想,如今却成了他的噩梦。
"老陈,听说你要走了?"王老汉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惋惜。
"是啊,老王,我这身子骨,真不适合在农村待着了。你看我这腿,医生说还得修养两三个月呢。"陈大福叹了口气。
"唉,我理解。城里人毕竟在城里住惯了,一时半会儿确实适应不了咱们这儿的生活。"
王老汉点点头,"说实话,要我有你那条件,我早就进城享福去了。农村生活哪有你们想的那么好?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的,到头来还不是为了温饱。"
04
"老王,不瞒你说,我这些天在医院躺着,想了很多。农村生活确实有它的美好,但也有太多不便。尤其是我这把年纪了,身体一旦出了问题,在这里真是寸步难行啊。"
晚上,陈大福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他想起了自己当初满怀憧憬地回到农村的情景,又想到这半个月来经历的种种不便和困难,心里有说不出的苦涩。
"也许,田园生活只适合那些真正在农村长大、习惯了农村生活方式的人吧。"他自言自语道,"我们这些在城里久居的人向往农村,不过是对陌生事物的一种美好想象罢了。"
第二天一早,陈大福拄着拐杖,最后一次在村里转了转。在路过他开垦的那片小菜地时,他停下了脚步。
菜地里的蔬菜已经长得郁郁葱葱,这是他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成果。他弯下腰,拔出一颗自己种的小白菜,咬了一口回味着,这是城里超市里买不到的味道。一时间,他有些不舍。
但当他抬头看到远处破旧的村卫生所,想到自己摔伤时的无助,坚定了回城的决心。"再美的风景,也抵不过一个安稳的晚年啊。"陈大福轻声说道。
临走前,陈大福把房子交给了村委会,请他们帮忙找买主。王老汉和几个老朋友来送他,场面有些伤感。
"老陈,有空常回来看看啊!"王老汉拍着陈大福的肩膀说。
"一定,一定。"陈大福点点头,眼里含着泪水。
就这样,带着些许遗憾和无奈,陈大福半个月就结束了他短暂的田园生活,重新回到了城市。
回到城里后,陈大福暂时住在儿子家。随着腿伤的好转,他开始重新适应城市生活。
在儿子的帮助下,陈大福在一个环境不错的小区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这个小区绿化好,周边设施齐全,最重要的是离医院很近,非常适合老年人居住。
搬进新家后,陈大福很快就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小区里有不少和他年龄相仿的退休老人,他们经常在小区的健身区或者棋牌室聚在一起,聊天、锻炼、下棋,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与此同时,陈大福也重新发现了城市生活的诸多便利:家门口就有超市,买东西方便;楼下就有公交站,出行便捷;小区附近有社区医院,看病不愁。
城里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闲暇时可以去听戏、看展览、参加各种兴趣班……这些在农村都是想都不敢想的。
一个月后,陈大福的腿伤基本痊愈了。他开始思考,自己每天除了散步、打牌,是不是还可以做点什么,让生活更有意义一些。
"陈大福,你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啊?"一次聊天中,小区里的李大爷问道。
"我啊,在国企做了一辈子会计。"陈大福回答。
"那你的经验丰富啊!我有个朋友开了家小餐馆,正愁找不到靠谱的会计呢,你有兴趣吗?"李大爷眼睛一亮。
就这样,陈大福开始在一家小餐馆做兼职会计。每周去两三次,帮老板理理账,工作不累,还能赚点零花钱,最重要的是找到了存在感。
除了工作,陈大福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他加入了老年合唱团,每周和大家一起排练;他还报名了书法班,重拾了年轻时的爱好;闲暇时,他会去社区的志愿者中心,帮助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饭、打扫卫生……
"爸,您现在这样挺好的,每天都这么开心。"一次家庭聚餐时,陈明感慨道。
"是啊,现在想想,我当初那个回农村的决定,真是有点冲动了。"陈大福笑着说,"不过也好,要不是亲身体验,我可能会一直留有遗憾,觉得自己错过了什么。"
"那您现在不遗憾了?"陈明有些好奇。
"不遗憾了。"陈大福肯定地点点头,"我终于明白,所谓的田园生活,对于我们这些在城市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幻想。现实中的农村生活,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美好。"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望着窗外的城市风景,嘴角浮现出一丝满足的微笑。人生就像一场旅行,重要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风景和感受。陈大福的农村之旅虽然短暂,但却让他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找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幸福。
正如他常说的那句话:"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选择了,就不要后悔;后悔了,就重新选择。"
来源:时尚新新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