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上恩施报道(建始通联记者 刘波)“这几天气温回升,是病虫害多发期,赶紧用石硫合剂涂干!”4月7日,建始县红岩寺镇黄木垭村“甜柿王”张胜华来到4组村民何伦海的甜柿园,仔细查看每一棵树,手把手教技术。
云上恩施报道(建始通联记者 刘波)“这几天气温回升,是病虫害多发期,赶紧用石硫合剂涂干!”4月7日,建始县红岩寺镇黄木垭村“甜柿王”张胜华来到4组村民何伦海的甜柿园,仔细查看每一棵树,手把手教技术。
搞产业发展,黄木垭村注定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地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展猕猴桃产业,时任镇人大主席的黄本富第一个在这里抢着干。这些年来,发展甜柿产业,有着张胜华等一批“热角儿”带头干,一举使黄木垭村成为建始乃至恩施州甜柿种植第一村。黄木垭上的甜柿究竟种植得有多甜?从“甜柿王”张胜华的身上,我们寻找着答案。
只因崇拜两位“柿子迷”
“年过半百转行种甜柿,只因我心中崇拜两位‘柿子迷’!”采访中,63岁的张胜华领着记者逛他的百亩示范园,看着吐露新芽的一棵棵甜柿树,感慨地说。
他心中崇拜的还有两位“柿子迷”。一位是今年86岁的原县老促会会长王正东;一位是镇退休干部米绪东。
“有的人是球迷,有的人是戏迷,我就是一个柿子迷!”王正东老人的话语深深感动着张胜华。更令他佩服的是,靠着这一执着话语,王正东带着老促会一班人把甜柿产业打造成建始特色产业的一张诱人名片。
“不当柿子迷,就发不到甜柿财!”镇退休干部米绪东就是靠着这种执着,把红岩寺镇打造成建始乃至恩施州甜柿种植第一镇。
“要种就种一流的甜柿!”张胜华下定决心种甜柿,给自己定下目标。
2014年,张胜华开始走访周边种植大户,师从当地“土专家”米绪东和华中农业大学甜柿教授罗正荣,并在自己老家黄木垭村流转土地102亩,水泥路进果园,滴管设施铺到果树下,不打农药,机械除草,多施农家肥,规范建园种甜柿。他有事无事地往果园里钻,一琢磨就是大半天,像呵护孩子一般管理着果园。11年过去,张胜华成为了全镇的“甜柿王”。
只缘甜柿“甜”
“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不辱使命!”2018年,张胜华成为负责镇里甜柿产业的不二人选,欣然受聘。
张胜华走马上任,挑选骨干技术员组成甜柿科技服务队。从此,常年活跃在甜柿种植户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技术,催管理,擂得紧。果农们感叹:“这党员科技‘田保姆’管理甜柿园管得比我们自家还上心!”
2021年,遭遇持续两个月干旱,50年一遇。那段时间,老张比谁都急,带着技术服务队逐村逐组召开屋场会,白天在果林盯着忙抗旱,晚上挨家挨户催,连轴转,常常清早出门,深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灾口夺丰收。白天下甜柿园,晚上开屋场会。正月催甜柿种植户施肥,二月摸芽,往后抢时疏果、套袋、打叶面肥,环环相扣。2022年面对连绵阴雨天,又一个灾口夺丰收。“种好了甜柿,更要卖好!”张胜华深知。
这些年,他线上线下齐发力。每遇甜柿销售季,请来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团队,深入甜柿林,现场教果农拍摄、制作图片、视频等技术,掀起“直播+”别样销售热。
“俗话说,好酒不怕巷子深。只要种出了好甜柿,就不怕卖不出好价钱!”张胜华深谙这个道理。近些年,每每甜柿上市时,张胜华用心琢磨,从容应对,招招见实,不仅破解销售难,还一下子为自己和乡亲打开甜柿销售市场。
张胜华与县老促会、村支两委一道举办一场场田头采摘活动,邀请客商进甜柿园现场采摘。
与此同时,张胜华掀起“直播+”别样销售热潮。一方面邀请华中农业大学狮子山电商销售平台团队在汉“吆喝”叫卖;一方面请当地“苕书记”等网红到田间直播带货。抢抓镇里年年举办的“甜柿节”,充分利用“832”平台,组织销售。最令人敬佩的是所有订单均由张胜华把关,确保供货品质。
“多亏老张给我们请来电商!”如今,黄木垭村甜柿种植面积突破600亩,已进入丰产期。在张胜华的带领下,规范种植,别样销售,正让甜柿种植户们赚得盆满钵圆。
只说今日“喜”
大棚种甜柿,确实是个新鲜事。这是“甜柿王”张胜华的“杰作”。
“光讲好不行,百闻不如一见!”采访当日,张胜华就一把拉着记者参观2亩大棚甜柿。
张胜华介绍,3年种植得出结论:只有大棚里种的甜柿果缀在枝头,果子着色均匀,大小一致。果子不受外界天气影响,既可提早,又可延迟,旱涝保收,这一种植模式值得推广。
大棚种植甜柿是一喜,对于自从与甜柿结缘,就专注种好甜柿的张胜华来说,可谓是喜事连连。
在华中农业大学专家的指导下,黄木垭村的甜柿产业正向精品果园改造迈进,推进甜柿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全村600亩投产柿园已全面完成冬春季修剪,通过“三稀二密”整型法优化树冠结构,确保生叶挂果后光照穿透率达85%以上。与此同时,基地推行统一有机肥配比、统一病虫害防控和统一疏果标准管理模式,推广“柿园生草”技术,通过种植苜蓿改良土壤,既保墒又增肥。
建高标准标准化示范园,开发“建始十月蜜”电商品牌,让富硒甜柿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看着乡亲们的残次果甜柿被扔掉,张胜华感到十分心疼。这些年,张胜华潜心钻研甜柿酒,一次次失败,越挫越勇,终于成功酿出甜柿白酒,被他命名为“甜柿白兰地”。引设备,建厂房,聘请酿酒师,忙个不停。真正“吃干榨净”乡亲们的甜柿果。
乡村振兴路上,“甜柿王”张胜华攒起劲,带领乡亲们打造甜蜜“柿”业,成就今日黄木垭上甜柿“甜”,事迹当歌。
来源:云上恩施
来源:小迷糊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