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文 | 老年病科安医生
编辑 | 老年病科安医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春天来了,杨柳絮如期而至,城市上空飘起了“白毛云”,你一边觉得像仙境,一边开始狂打喷嚏、鼻涕横飞、眼泪汪汪……别怀疑,这不是你一个人在过敏,而是你身体里的免疫细胞正在打一场“白毛战争”!
画面感拉满:你刚走出家门,春风拂面,下一秒,一团轻飘飘的飞絮就像007的隐形炸弹一样悄悄钻进了你的鼻孔。鼻黏膜上的第一批哨兵——免疫细胞顿时炸了:“警报!不明异物入侵!请求支援!”
于是,一场“鼻腔保卫战”瞬间打响。白细胞调来支援,黏膜分泌系统全力出动,鼻涕像不要钱一样往外冲,喷嚏连发,像机关枪一样扫射出去。你一边揉鼻子,一边心想:“我到底招谁惹谁了?”其实你什么也没干错,错的是你的免疫系统——它实在太热情了点!
你身体的免疫系统啊,本来是用来对抗病毒、细菌这些真正的坏蛋的。可有些人天生“神经过敏”,看到杨柳絮这种无害的小毛球,也会直接开启“全力以赴”模式。
飞絮一进鼻子,肥大细胞立马释放“组胺”这种化学信号分子,原本是用来抗敌的高能武器,这下却炸在了无辜的自己人头上。鼻子肿了、眼睛痒了、气道也开始收缩了……你不仅感觉像感冒,还像被一群看不见的小虫子在鼻腔里跳广场舞。
如果你有哮喘或者慢性呼吸道疾病,那飞絮的到来就不只是“鼻子痒”这么简单了。飞絮体积小、轻飘飘,能一路飘到支气管深处,把肺泡搞得鸡飞狗跳。肺部的清洁工——巨噬细胞,一边拿着“吸尘器”吸飞絮,一边咆哮:“你能不能别呼吸这么猛?我一个人清不过来了啊!”
严重的时候,支气管直接“罢工”:不通气、不扩张,一场哮喘发作说来就来。你只觉得胸口像压了块砖,呼吸像吸着吸管喝珍珠奶茶——怎么吸都吸不上来。
其实,杨柳絮本身不是坏东西,它只是杨树、柳树用来传播种子的“飞毛外套”。人家树木好好地搞生育计划,哪想到会被你家免疫系统当成生化武器?
但问题是——飞絮不只是飞毛,它还可能携带花粉、尘螨、真菌孢子、PM2.5……这些东西才是真正的“过敏大军”。而飞絮呢?就像个“顺风车司机”,把这些“乘客”载进了你的鼻腔和肺部,啪地一下,战斗就开场了。
面对这场“毛毛飘”的春季风暴,医生们早就给出建议了。不是让你躲在家里三个月不出门,而是……别硬刚。
比如,飞絮最猖狂的时候通常是在晴朗的上午和大风午后。如果你非得在这个时间出门,那就戴上口罩、眼镜,别让飞絮钻了空子。
一回家,记得洗个脸、清下鼻子,最好换个衣服,把那些粘在你身上的“飞行兵”通通甩掉。家里空气净化器也该开着,让肺泡兄弟好歹喘口气。
如果你属于那种见到飞絮就“剧烈反应”的人,医生可能会建议你用点抗组胺药来“安抚”免疫系统,让它别老炸毛。当然,药别乱吃,得听医生的。
很多人对飞絮不以为意,觉得“打个喷嚏又不会死人”。但其实,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结膜炎、慢性鼻炎……这些看起来“小问题”的背后,可能藏着慢性炎症、呼吸道损伤,甚至诱发更严重的基础病。
你以为只是“春天有点不舒服”,但身体却在经历一场持久战,免疫系统天天加班,肺部天天扫地,黏膜天天修补。你不心疼它,它可真是快“离职”了。
说到底,你的身体不是软弱怕毛的“小透明”,而是每天拼死维护你健康的“细胞战士团”。他们能打病毒、能清垃圾、能修损伤,但他们也有极限。尤其是在这个“飞絮炸场”的季节里,他们需要你多一点配合:避避风头,别硬拼,好好休息,适当防护。
春天很美,杨柳絮也不是敌人。但对过敏体质的你来说,它确实是个“高危信号”。所以啊,戴个口罩、早点回家、别在飞絮最猛的时候跑去公园野餐……这不是怂,这是身经百战的老兵才懂的“战略撤退”。
参考资料: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春季过敏性疾病防护指南》
《中华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杂志》:飞絮与呼吸道过敏机制研究
中国气象局 & 中国疾控中心联合数据:飞絮高发期气象条件分析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过敏与哮喘国际指南(2023)
来源:老年病科安医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