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成长,见证蜕变,住培教师的心声→ | 教师节特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20:09 1

摘要:这些故事,见证着他们以智慧、耐心与坚持,塑造着一代又一代医学青年的精神底色。谨此致敬每一个在黑板上写满真理、在病房中践行仁爱、在实验室里播种未来的——闪光的名字。

躬耕教坛,丹心育才。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谨以“师者”系列报道,向每一位以专业与温暖照亮医学之路的教师致敬。

他们身肩临床重任,勇攀科研高峰,更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倾注心力。在日常教学中,他们言传身教、严管厚爱;在人生道路上,他们循循善诱、亦师亦友。

这些故事,见证着他们以智慧、耐心与坚持,塑造着一代又一代医学青年的精神底色。谨此致敬每一个在黑板上写满真理、在病房中践行仁爱、在实验室里播种未来的——闪光的名字。

重症医学科

王丽纯 副主任医师

专注于脓毒症、复杂腹腔感染、重症急性胰腺炎及其他腹腔危重症的综合救治。

教学情况: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导论任课老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院级督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程导师、广东省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考官。先后获得2025年广东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举办的第一届重症医学操作性技能教学竞技比赛活动特等奖、2024年广东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医学模拟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技能赛道二等奖、2025年广东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医学模拟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情景赛道三等奖。

医学教育,是一座连接理论与生命的桥梁。而教师,便是这座桥梁的守护者,我们传递的不仅是知识的厚度,更是医者的温度。

在教学路上,我始终坚持“以学员为中心”,努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他们从“医学生”走向“临床医生”的阶梯。近年来,我在省级教学竞赛中陆续获得了一些肯定,包括广东省第一届重症医学操作性技能教学比赛特等奖、医学模拟教师教学能力竞赛技能赛道二等奖等。但我始终觉得,比奖项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真正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细节。

在院内,我承担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急救模拟授课、入院教育等核心课程,同时也担任广东省内科住培考官、院临床技能教官和教学督导,并参与机械通气等专项培训工作。通过“理论—模拟—实战”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我希望帮助学员稳扎稳打、步步成长。

常常有人问我,“临床已经这么忙了,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心力在教学上?”我的答案始终清晰而坚定:医学,是“生命相托”的科学;而教学,是一场“薪火相传”的使命。当你看到学员在模拟教学中眼神越来越笃定,当你见证他们逐渐养成临床思维、学会独立判断,最终在真实诊疗中沉稳施治——那一刻,你会明白,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守真”,是我对自己教学的承诺,守教育之真,用专业赋能成长;守医者之真,以仁心传递温度。我愿始终坚守在这条教学之路上,陪伴一批又一批年轻人走向成熟,成为他们从“医学生”到“好医生”路上的同行者与点灯人。以教育,温暖生命;以教学,照亮未来。

麻醉科

张南荣 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麻醉科专业基地教学秘书,于麻醉科工作11年来,用心服务患者,为手术患者的麻醉安全保驾护航,做到“无事故、无死亡、无投诉”。

教学情况:中山大学医学院本科生诊断学实验课任课老师、本科通识课《生活中的小病小痛》任课老师、本科生《药理学》任课老师,本科生外科见习带教老师。先后获得2024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优秀带教老师,202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优秀住培秘书,2025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模拟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第二届广东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医学模拟教师能力竞赛三等奖。

作为麻醉科专业基地教学秘书,主要负责住院医师的培训管理工作。说起来,我做住培教学秘书也有一段时间了,每天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让年轻医生们学得扎实、成长得顺利。近三年来,科室住院医师首次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从50%稳步提升至75%,结业考核通过率连续三年达到100%。这份成绩离不开整个团队的共同努力,也让我于2024年荣获院级“优秀住培秘书”称号。这份认可对我而言,是一份鼓励,更是一份责任。

作为一名临床带教老师,我深深意识到,医学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需要持续创新的实践。住院医师正处于从理论走向临床的关键转型阶段,教学需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着重培养其六大岗位胜任力。因此,在临床带教和操作技能训练中,我注重因材施教,推行分层递进的教学策略,并始终坚持“阶梯式放手”,从示范操作到引导协助,再到监督独立操作,逐步帮助学员建立临床独立处置能力。

模拟医学作为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它为提高住培医师的实操水平和临床思维提供了极大助力。为提升自己的模拟教学能力,我多次参加相关培训与观摩,持续积累经验。2025年7月,我代表医院参加了第二届广东省毕业后医学教育医学模拟教师教学能力竞赛,并在技能操作赛道中荣获三等奖。此次竞赛切实达到了“以赛促学、以学优教、以赛促教、教学相长”的目标,也让我更坚定了持续精进教学能力的决心。

教育是彼此成就的过程。未来,我将继续深耕医学教学,与住培学员并肩前行,在临床与教学的的道路上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麻醉科

郑志楠 主治医师

深耕麻醉学临床、教学与学术领域多年,擅长围术期加速康复及器官保护。

教学情况:任中山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诊断学实验课教师、临床医学专业麻醉科实习教师,以及预防医学与基础医学专业临床麻醉学见习教师。同时担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麻醉科秘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程指导教师,并任广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结业考核考官。2024年荣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优秀住培带教老师”称号;2025年荣获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小讲课授课比赛特等奖。

我始终以“严管厚爱”为准则,深耕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一线。自2021年担任住培全程指导老师,并于2023年起任职麻醉科基地秘书,我一直坚信,住培是医学人才从“学员”走向“医生”的关键桥梁,而教师的使命,正是为这座桥梁筑牢每一块基石。

在带教过程中,我始终把“学员成长”放在核心位置,累计指导超过50名住院医师,完成住培授课70余次。我习惯于用真实病例融汇理论,带他们一步步拆解“从课本到临床”的思维转换,让知识真正落地、用于实处。

2022年,我入选成为麻醉科专业广东省住培临床实践能力结业考核考官,这段经历让我学会以“考官视角”反思并优化带教细节,更精准地帮助学员应对实战挑战。2025年,我在广东省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住培临床小讲课授课比赛中获得特等奖。这份荣誉,也更坚定了我“以赛促教”的信念——教学不能脱离临床,每一次授课,都应直指真实的能力提升。

我常提醒自己,麻醉科的教学,不仅是教技术,更是教担当。曾有一位学员在独立完成全麻插管对我说,“老师,您教我的不只是步骤,更是一种‘稳住呼吸、精准判断’的底气。”看着曾经带教的学员在手术台上独当一面,在危急关头冷静判断,让我更加明确住培带教的终极目标:在掌握技能的同时,真正内化“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使命。

作为老师,最大的成就从来不是奖杯与证书,而是他们眼中那份对生命的敬畏与自信。未来,我愿继续以无影灯为“讲台”,以临床病例为“教材”,在住培之路上做永远的“陪跑者”,与新一代医师一道,守护那盏生命的灯火。

来源: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