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新版 Apple Watch,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还能改进什么?别小看这几块小小的手表,苹果这次在屏幕亮度、健康监测和续航体验上都做了不小的升级,从 SE 3 到 Series 11,再到 Ultra 3,每一款都有自己独特的亮点。到底是更智能还是更实用?看
说到新版 Apple Watch,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还能改进什么?别小看这几块小小的手表,苹果这次在屏幕亮度、健康监测和续航体验上都做了不小的升级,从 SE 3 到 Series 11,再到 Ultra 3,每一款都有自己独特的亮点。到底是更智能还是更实用?看完你可能就能找到答案。
Apple Watch SE 3:便宜,但功能一个都不少
说到 SE 系列,它的定位就像是“平价款 iPhone”,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也不会硬塞。44 毫米或 40 毫米铝金属表壳,配上全天候视网膜显示屏,亮度最高 1000 尼特,日常看消息、刷卡、健身全都没问题,学生党或者第一次买智能表的人,这块基本能满足需求。
健康功能也没缩水,心率过高或过低的预警提示、睡眠跟踪、体温感应、经期跟踪这些全都给你。甚至还能回推估算排卵日,别说手表只是个配饰,苹果这波直接让它变成“家庭健康管家”。相比动辄几千块的高端版,1999 元的起售价看起来就很有亲和力。
当然,它也不是十全十美。电池续航最长 18 小时,低电量模式撑到 32 小时,看起来一天一充跑不掉。但对比手机动不动就要一天两充,我觉得这已经算能忍受的范围。加上 S10 芯片和手势操作,双指点两下就能控制,性价比算是拉满。
Apple Watch Series 11:旗舰体验的“黄金区间”
到了 Series 11,它的亮点就开始“堆料”了。46 毫米或 42 毫米表壳,可选铝金属和钛金属,屏幕亮度直接翻倍到 2000 尼特,夏天大太阳底下也能看清通知。相比 SE,它就是“班里的学霸”,不光会考试,还会打篮球。
健康检测更细致,移动心电图房颤提示软件上场了,这可是医院里才玩得转的功能。配合心率预警、体温感应、经期跟踪,基本把健康数据监控到位。最让我觉得贴心的是水下表现,它支持 50 米防水,甚至连浮潜都有深度计和水温传感器,这简直就是潜水爱好者的必备。
续航比 SE 多点,最长 24 小时,低电量模式能撑到 38 小时。价格也涨到 2999 元,但我个人觉得这个区间刚好卡在“功能齐全又不离谱”,是大多数人能接受的挡位。如果让我推荐给普通用户,那一定是 Series 11,堪称“全能选手”。
Apple Watch Ultra 3:土豪的专属装备
最后是 Ultra 3,它直接告诉你:“我不是手表,我是探险装备”。49 毫米钛金属表壳,亮度拉到 3000 尼特,基本就是个小手电筒了。你白天在海滩戴它,可能比你人还显眼。
健康功能跟 Series 11 差不多,但运动功能直接拉满。100 米防水,支持游泳、浮潜、水肺潜水,甚至高速水上运动都行。配上 40 米深度计和水温传感器,再加上精准的双频 GPS,这手表已经能把你安全送到海底再带回来,专业潜水员看了都要点头。
续航就更夸张,最长能用 42 小时,低电量模式直接顶到 72 小时。价格嘛,起售价 6499 元,说白了就是“高端用户的入场券”。如果你只是日常上班看时间、打电话,买 Ultra 就是花钱买面子;但如果你真是极限运动爱好者,那它的确有资格叫“手腕上的 SUV”。
我的观点:选表别光看价格,先看自己需求
三款新 Apple Watch,其实已经把不同人群划分得很清楚了。SE 3 适合学生和预算有限的人,Series 11 适合想要全能体验的普通用户,而 Ultra 3 则是硬核玩家和户外极限爱好者的最佳搭档。
别被营销忽悠,以为贵的就一定适合你。买手表这事儿,本质上还是看你是要健身、健康检测,还是拿来炫酷。毕竟,用不上潜水和极限运动功能的用户,买 Ultra 就像骑电动车却非要背个登山包,看着气派,但实用性完全对不上。
来源:奇看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