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造太阳”“夸父”迎来新突破,9月15日,“夸父”又一关键子系统——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作为“夸父”堆芯部件的“检修工”,该系统能够完成最高达0.01毫米精度的操作。这是国际首个针对下一代“人造太阳”堆芯部件进行自动化检修的大模块系统。
“人造太阳”“夸父”迎来新突破,9月15日,“夸父”又一关键子系统——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作为“夸父”堆芯部件的“检修工”,该系统能够完成最高达0.01毫米精度的操作。这是国际首个针对下一代“人造太阳”堆芯部件进行自动化检修的大模块系统。
在合肥的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记者看到,重达16吨的大型机械臂正负载2.5吨的零部件在半空中缓缓移动,仿佛巨人臂膀,它能够对堆芯重要部件——偏滤器,完成拆装、转运、切割、打磨、焊接等一系列远程维护操作,精度可达正负5mm,仿佛“张飞绣花”。在搭载传感器、摄像机等部件后,其末端重复定位精度更是能达到正负0.01毫米,是目前聚变领域综合参数水平一流的遥操作系统。
“夸父”又一关键子系统——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通过专家组测试与验收。
针对堆芯另一重要部件——包层的检修,该系统设有包层维护机器人,其负载可达60吨,环向转运精度正负3.1毫米,垂直吊运精度正负3.8毫米。
据了解,包层和偏滤器等堆芯部件作为“人造太阳”内部接触核聚变反应的“第一防线”,在运行过程中受高热负荷、强磁场和中子辐照等极端工况耦合作用,容易出现损伤,必须借助机器人系统进行远程维护。需要检修器械满足耐辐照、超大负载、高精度和灵活作业等堆芯部件维护需求。该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的建设,旨在解决聚变堆强辐射和狭小空间下超大部件高精度检修维护这一技术瓶颈,为未来聚变堆稳定运行与商用化推进提供了核心工程验证平台。
专家组验收。
针对堆芯部件快速维护这一技术挑战,项目团队在材料、结构、感知、控制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技术攻关,解决了极端环境下大型机器人结构复杂、变形大,与聚变堆高可靠性、高精度维护需求之间矛盾,首次验证了大模块包层高精度快速更换和偏滤器靶板正面维护的工程可行性,进一步缩短检维修周期,提升聚变堆运行效率。
研究团队正在进行操作演示。
遥操作系统测试平台的成功研制,标志项目团队成功突破以上技术壁垒,实现了国产化自主可控。相关技术不仅能为国内BEST、CFEDR以及国际ITER等下一代装置提供遥操作技术验证与系统支撑,还可拓展应用到核电检修、航空航天、重型机械、应急救援等领域。
合肥晚报
合报科学+融媒体工作室
合肥晚报-合新闻记者:张玉莲 张正朋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