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模式化,别让老师戴着镣铐跳舞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4-09 13:08 1

摘要:第一步是“导”,即激情导入,巧妙地导入新课, 以起到先声夺人、 先声服人的效果, 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兴奋点转移到课堂上来。

前些日子,学校组织外出跟岗学习,在一所知名学校跟岗一个月,主要学习人家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所名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叫作“高效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其六步分别是:导、讲、议、展、评、测。

第一步是“导”,即激情导入,巧妙地导入新课, 以起到先声夺人、 先声服人的效果, 紧紧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一上课就把兴奋点转移到课堂上来。

第二步是“讲”,即教师讲解课文的重点难点。该校的要求是教师讲解不得超过十分钟。

其他四个步骤不再一一展开。

“高效六步课堂教学模式”不光要求教师每一节课必须按照这六步进行操作,而且每一步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比如导入新课五分钟,教师讲解十分钟,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就这样严格的划分开来。

该校所有的文化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等,都必须严格地按照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来进行。

课堂教学有模式,我不反对。

比如语文课,就像上面的“高效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导入新课,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课堂展示等环节,都有极强的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和稳定性。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值得老师们学习和推广。

但是教无定法,我反对课堂教学模式化。

语文课有语文课的教法,数学课有数学课的教法,物理课有物理课的教法,采用什么样的教法和模式,因科目而异,因教师而异。而且即便是同一科目,这篇课文的教法未必就和那篇课文的教法一模一样。

比如说这“高效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吧,每一个科目每一个老师每一节课都必须是先导入,再讲解,再讨论,再展示,再互评,再检测。而且每个步骤所用时间都是固定不变的,这样的课堂教学,走向了固化,走向了僵化,面目狰狞,毫无生机。我打个比方,这个样子上课,就如同让老师们戴着镣铐跳舞。

一节课,怎么导入,怎么讲解,怎么讨论,什么时候讲解,什么时候讨论,讲解多长时间,讨论多长时间,都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学情加以设计的,而且还需要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变更。

跟岗学习十多天,听了二三十节课,每一位老师上课的第一个环节都是激情导入。巧妙的导入对于课堂教学的开展确实重要,但是导入这一环节并不是你有激情就有效果的。

精心设计的、自然得体的导入当然很好。但是有的老师的课堂导入总觉得有点刻意雕琢,有点过分渲染,有点画蛇添足。有的老师喜欢用播放视频、播放录音、讲故事做漫谈等方式由远及近地缓缓地将学生引向课文。

余映潮老师把这种缓慢导入的做法称之为“缓入”,他认为相对于争分夺秒的极为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来说,缓慢导入实在是在浪费时间,每一节课的第一秒时间应该是学生在学习。

我以为,课堂导语的设计应该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有的课文,确实可以设计出精彩的、自然的、优美的、得体的、有味的导入语来。但是有的课文却未必可以如此设计。我观摩过一些语文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他们上课伊始并没有冗长的导入语,而是开课揭题,直入情境。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需要模式,但是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及其时间安排,要交给老师自行设计,不能做统一规定,更不能模式化。一节课,只要上得简明、艺术、实用、有效,就是一节好课。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实在是弊大于利啊。

2025年4月8日于陋室

来源:高级教师教语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