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潮|墨香里的修行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19:02 1

摘要:夕阳透过窗棂,照在宣纸上,一幅幅作品被庄严悬挂在素璧上。墨香萦绕处,我驻足欣赏,字幅上的墨迹浓淡相生,笔画粗砺,透着一股侠气。我是一个门外汉,对于书法的章法略知皮毛,讲不出所以然,好在书展《前言》已备矣。我只是凭直觉享受书法艺术的美,记得清代书法家石庵曾说过:

潮新闻客户端 王其伟

云收夏色,梧叶惊秋。九月十二日下午三时,一曲动听的“南田墨歌——叶炜书法展”,在青草巷“文化驿站”悄然唱响。

夕阳透过窗棂,照在宣纸上,一幅幅作品被庄严悬挂在素璧上。墨香萦绕处,我驻足欣赏,字幅上的墨迹浓淡相生,笔画粗砺,透着一股侠气。我是一个门外汉,对于书法的章法略知皮毛,讲不出所以然,好在书展《前言》已备矣。我只是凭直觉享受书法艺术的美,记得清代书法家石庵曾说过:“书法之道,不在形似,而在气韵。”叶炜的书法就美在气韵,他的作品笔走龙蛇,墨舞风云,如花岙岛上的石林,惊涛拍岸尽展豪雄。

初识叶炜是去年春天,应则用法师之约,陪同张明珠先生一行去海山寺,观看他们现场挥毫,向海山寺敬献墨宝。午饭后分手时,他赠了我一幅书法作品。后来随许吉安、顾德威两位兄长,多次去他在汇金大厦工作室——“南田轩”品茶。我们三人都曾经站过三尺讲台,多年的老友。闲聊中得知,顾老师是叶炜在石浦中学时的班主任。顾老师写得一手好字,他深深被吸引,并开始练习书法。顾老师也发现了他的书写天赋,在期末成绩报告单的评语中,给予很高的评价,鼓励他只要持之以恒苦练,一定会成为佼佼者。从此在少年叶炜心中,播下了喜爱书法的种子,学习之余,他每天坚持练字。

参加工作后,他兴趣不减,一有时间就练字,还常向顾老师请教。无奈命运多舛,他的人生几度沉浮跌宕起伏,为谋生计,一度荒废了练习书法。待到苦尽甘来,创业有了起色,热爱书法的初心重新焕发。

七年前在书友郑建军的推荐下,叶炜加入了象山书法家协会。从此只要一拿起笔蘸上墨,他就像与老情人重逢,心里满是喜欢。每天上午忙完了公司的日常事务,下午二点半便在“田南轩”全神贯注临帖练字。书法其实是一项全身运动,几个小时练下来,其体力消耗常人难以体会。只见他额角渗满细密的汗珠,腰已酸了仍不肯搁下笔。大多数时间,晚上还要继续练字。也许他想把二十年错失的时间补回来,完全进入了如醉如痴状态,忘却了心中的一切烦恼,找到了心灵的栖息地。

每次去“南田轩”,只见斗室内案头堆满宣纸,墙上挂满了习作。墨香会友,常见他和陈宜、郑建军等书友一起相互讨论,切磋章法。平日里,我们在旁边听许老师谈古论今,他置若罔闻,心外无物,沉浸在书法的意境中。寒来暑往,笔耕不辍。时光不负,短短几年时间,他的书法脱胎换骨渐入佳境。上个月他的作品入展“潮涌东方”第三届宁波市中青年书法篆刻展,令同行们刮目相看。

见字如见风骨,张明珠先生说叶炜的字率真,如大海般气势磅礴。在我看来桀骜不驯的字体,正是这位南田汉子的个性外化。不知是叶炜驯服“狼毫”,让它在宣纸上随心所欲,还是“狼毫”驯服了叶炜,让它在章法疆域里自由驰骋。或者是彼此驯服,相互成全。他的字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爆发力,追求笔势的随性烂漫与内在的神韵。笔墨的雄浑苍老,并非一日之功,这是一种超越了技巧后的从容,那是岁月与心性共同修炼的结晶,是上苍给予他的恩赐。

习书其实是一种个人修行,临摹古帖不仅悟其字形之神,更是与先贤对话,传承文脉。举办书展是修道后的出关,让源自心灵的笔墨找到它的回响。叶炜举办这次书展,是对自己墨香里修行的一次洗礼,并非与同行争一席之地。也许他的书法还称不上大家之作,作品中一定有不完美之处。但字里行间散发的蓬勃生气,蕴藏着一个草根青年最纯粹的情怀。在我的心里,叶炜是一位灵魂书者,每一个字都是对生命的礼赞。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