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M碰壁了,一场由CPU巨头引发的降级疑云,悄然席卷着半导体行业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19:02 1

摘要:一场由GPU巨头英伟达引发的内存“降级”疑云,正悄然席卷整个半导体行业,当所有人以为AI的军备竞赛只会通往更昂贵、更尖端的HBM(高带宽内存)时,英伟达却甩出了一张王炸——全新的RubinCPXGPU,它搭载的竟然是GDDR7内存。

一场由GPU巨头英伟达引发的内存“降级”疑云,正悄然席卷整个半导体行业,当所有人以为AI的军备竞赛只会通往更昂贵、更尖端的HBM(高带宽内存)时,英伟达却甩出了一张王炸——全新的RubinCPXGPU,它搭载的竟然是GDDR7内存。

这操作简直让人大跌眼镜,在英伟达提出的“解耦推理”新架构里,AI推理被巧妙地拆分成了两个环节,一个是计算密集、但对带宽要求没那么极致的“上下文阶段”,另一个则是疯狂吞噬带宽的“生成阶段”。

AI算力的竞赛,似乎已经走过了那个单纯堆料、盲目追求峰值带宽的野蛮生长阶段,现在,游戏规则变了,大家开始算一笔更精明的账:“单位成本下的有效性能”。

英伟达的算盘打得很清楚,在AI推理的预填充环节,HBM那恐怖的带宽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摸鱼”,纯属性能浪费,但成本却一分不少地摊在那里,这正是RubinCPX选择GDDR7的核心逻辑——用“刚刚好”的性能,换取成本的大幅降低。

这股“降本增效”的风,并不仅仅吹在AI金字塔的顶端,把目光投向内存市场的另一大玩家三星,你会发现一种奇特的呼应,在传统的DRAM和NAND业务上,三星正痛苦地执行着“以价换量”的策略,尽管出货量上去了,但存储芯片的平均售价却同比下滑了10%到15%,利润被严重侵蚀。

然而,吊诡的事情发生了,正是因为三星在非HBM领域的产能足够灵活,不像SK海力士和美光那样被HBM订单牢牢锁死,它反而接住了英伟达抛来的GDDR7增产请求,这展现了市场策略极具戏剧性的两面性。

说到底,英伟达的终极目标是大幅拉低单位token的推理成本,只有当AI应用变得足够便宜,才能真正渗透到各行各业,创造一个无比庞大的市场蛋糕。

而当AI应用无处不在时,又会反过来催生对更强解码能力、也就是对HBM的长期需求,这盘棋,下得很大,也很有耐心。

地缘政治的博弈,像一把无形的枷锁,也像一把意外的钥匙,正在重塑全球AI芯片的供应格局,美国的技术出口禁令,对三星这样的国际巨头来说,无疑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最直接的冲击,就是三星那些高附加值的HBM芯片,无法顺畅地出货给面向中国市场的特定客户。

这记重拳打得三星晕头转向,其HBM业务的季度收入应声环比下滑15%,曾经丰厚的毛利率也被压缩到了38%,同比掉了整整9个百分点,然而,就在三星的高端业务被“锁”住时,英伟达递来了一把“钥匙”。

为了绕开管制,英伟达正在开发一款专供中国市场的“合规版”芯片,代号“B40”,这款芯片的关键,就在于通过降低部分性能来满足出口规定,而它选择的内存,恰恰是三星供应的GDDR7。

一个奇妙的闭环就此形成,禁令限制了三星的HBM业务,却又迫使英伟达回头向三星采购海量的GDDR7,用于制造“合规”的B40芯片,市场预测,这款芯片当年的出货量可能达到一百万片。

三星在高端市场丢掉的城池,竟然在中端市场失而复得,地缘政治以一种扭曲的方式,让GDDR7和三星扮演了意想不到的关键角色,当然,外部压力也随之而来,中国客户正加速转向本土的内存供应商。

对于内存巨头们来说,这是一场异常艰难的多线作战,它们既要面对当下惨淡的财报,又要为下一代技术的竞赛倾注巨资,任何一步棋走慢了,都可能满盘皆输,三星正深陷这样的窘境之中。

今年第二季度,公司的运营利润断崖式下滑53%,仅为4.6万亿韩元,远未达到市场预期的6.18万亿韩元,其市值与2022年的高点相比,更是蒸发了惊人的45%。

财务压力山大,技术节奏也开始掉队,三星的HBM4量产计划,已经悄悄推迟到了2026年第一季度。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司启动了一项高达3.9万亿韩元的股票回购计划,这与其说是信心的体现,不如说更像是一种稳定股价的防御性手段,市场对此能否扭转颓势普遍持怀疑态度。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就在三星步履维艰之际,其主要竞争对手SK海力士却高调宣布,已经完成了HBM4的开发,并为量产做好了万全准备,这则消息,无疑在三星本已焦虑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三星的估值想要修复,必须等到2026年,其HBM业务的市场份额能重新站上15%以上。

这清晰地说明,尽管GDDR7带来了眼前的订单和喘息之机,但决定未来王座归属的核心战场,依然在HBM,三星能否凭借其技术储备在HBM4上扳回一城,目前看来,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结语

从HBM的炙手可热,到GDDR7的异军突起,再到背后各大厂商的悲欢沉浮,这一切都在揭示一个AI时代半导体行业的核心法则:技术、成本和市场需求之间,从来不存在一成不变的最优解。

无论是英伟达精妙的架构创新,三星在泥潭中的挣扎求存,还是SK海力士咄咄逼人的技术竞速,都是对这一法则的适应与回应。

内存市场的未来,将不再由单一技术的领先者所定义,而是属于那些能够最敏锐地捕捉、并巧妙平衡这些动态变化力量的玩家,这里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永恒的演变。

来源:采风百晓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