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月8日,记者对北京多家宝马经销商探访得知,指导价为43.99万元的宝马525Li M运动套装,在配合金融分期方案的情况下,裸车底价已可谈至29.3万元左右,优惠幅度接近15万元,且销售人员表示仍有进一步议价空间。
汽车市场又“变天”了。据财联社报道,4月8日,记者对北京多家宝马经销商探访得知,指导价为43.99万元的宝马525Li M运动套装,在配合金融分期方案的情况下,裸车底价已可谈至29.3万元左右,优惠幅度接近15万元,且销售人员表示仍有进一步议价空间。
经销商宣传海报也打出了“历史冰点”等标语。(图源:网络)
网友纷纷评论:现在不仅新势力卷,豪华品牌也卷起来了。
进入2025年,汽车市场的“价格战”硝烟不仅未曾散去,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从新能源新势力到传统合资品牌,再到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无一不被卷入这场以价换量的竞争中。
价格战烽火再燃,豪华品牌首当其冲
宝马5系的这次大幅降价并非孤例,开年以来车企一直在降价“求生”。根据有关数据,尽管2025年3月参与降价的车型数量(23款)相较于去年同期的51款有所减少,似乎暗示着整体降价潮有所缓和,但细分结构的剧变却揭示了残酷的现实:新能源车的促销力度维持在11.5%的高位,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主流合资品牌的促销力度从去年的11.7%提升至15.5%;豪华车的促销力度则从去年的14.3%飙升至17.1%,增幅最为显著。
这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的持续冲击和市场整体需求的结构性调整下,豪华品牌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得不放下身段,以更大幅度的优惠来换取市场份额。
宝马5系作为豪华中大型轿车的标杆之一,其价格的大幅跳水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近15万元的优惠,使得这款曾经需要近50万才能落地的车型,门槛骤降。销售人员“现车很多”“价格还可以往下继续谈”的表态,也侧面印证了终端销售压力和清理库存的需求,这是豪华品牌在市场寒流中,为求生存和稳住基本盘而采取的策略。
近日引发车友关注的,还有奔驰经销商推出“买GLC 300L送A200L”的活动,按指导价折算相当于6.3折。据悉,奔驰GLC 300L官方指导价为47.93万元-53.13万元,奔驰A200L官方指导价为 27.57万元。 就在3月25日,奔驰官宣确认A级车停产的消息,奔驰首席技术官Markus Schafer曾表示,我们需要全球都受欢迎的车型,而两厢车在中国和美国已失去吸引力。
据了解,曾经月销7485辆的国产奔驰A级,今年2月销量暴跌至1302辆,同比下滑43.6%。对于奔驰来说,砍掉A级车或许是甩掉一个包袱:A级车国产化后利润率不足5%,不及S级的零头;砍掉7款紧凑车型中的3款,每年省下的生产线成本足够新建两座电池工厂。
豪华品牌车企为何如此大幅度降价?
以豪华品牌车企宝马为例,其在中国市场的遭遇,清晰地折射出传统巨头在价格战和电动化转型双重压力下的窘境。
2024年上半年,为应对新能源品牌的猛烈攻势,宝马不得不大幅下调多款车型的终端售价,尤其是i3、iX3等电动车型,优惠动辄超过10万元。然而,降价并未有效提振销量,反而加剧了经销商的经营压力。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宝马在华销量为37.6万辆,同比下降4.2%。
意识到单纯降价的不可持续性,宝马在2024年7月初曾试图收紧优惠,退出“价格战”,强调要关注“业务质量”并支持经销商。此举导致宝马多款车型终端售价反弹3万-5万元。然而,市场反应迅速且负面,宝马在华销量自7月后连续下滑,从6月的55631辆降至8月的34875辆,两个月累计降幅高达37.3%。同期,奔驰、奥迪销量则相对稳定。9月份,宝马销量进一步同比暴跌30.82%,至44801辆,在海外品牌销量前十中跌幅最大。其最畅销的3系(11589辆,同比-15.38%)和5系(8102辆,同比-32.64%)排名均落后于奔驰和奥迪的主力车型。
面对销量的巨大压力,摇摆不定的宝马不得不在2024年9月份再度重启价格战,不仅出现了“18万的i3”,连新上市的电动MINI COOPER和ACEMAN起售价也分别大幅下调超6万元和6.6万元。尽管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CEO高翔在成都车展期间表示价格战“不健康、不可持续”,但严酷的市场现实迫使宝马必须参与其中。
与此同时,中国自主品牌在高端市场的份额持续提升。2023年,自主品牌在豪华市场份额已达25.1%,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提升至33.1%。理想、蔚来、问界等品牌销量增长显著,蚕食着传统豪华品牌的领地。
宝马的困境还蔓延至生产端。2024年10月下旬,有报道称宝马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沈阳铁西工厂开始减产。自年初以来,工厂放长假时间增多,工人每月仅工作半个月,部分短期合同工面临不再续签的局面。这座去年生产了约30.7万辆汽车(占宝马全球产量约1/3)的工厂出现减产,无疑是市场需求疲软和经营压力增大的直接体现。
价格战的连锁反应:经销商承压,“爆雷”事件频发
长期且激烈的价格战,虽然让消费者获得了实惠,但也给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
对于车企而言,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多家上市车企在披露的2024年财报中,已将“价格战升级”列为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北汽蓝谷明确表示亏损扩大与行业竞争激烈、价格战挤压利润空间有关;上汽集团也指出,燃油车市场下滑和价格战持续升级导致公司销售收入减少、毛利下降。
对于处于市场一线的经销商来说,压力则更为直接和残酷。在厂家不断加码优惠以追求销量的同时,经销商往往需要承担部分降价成本,库存压力增大,资金链也变得异常紧张。这种压力在豪华品牌经销商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因为他们不仅要应对市场整体的价格下行,还要面对新能源品牌和自主高端品牌的强势崛起。
2024年下半年,价格战对经销商体系的冲击开始集中显现。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是宝马全球首家5S授权经销商——北京星德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突然“爆雷”。2024年10月24日,这家位于北京朝阳区、总投资超3.2亿元、占地2.2万平方米的标杆性经销商被曝突然关门,老板失联。众多消费者反映交付了定金却无法提车或退款,此前充值的会员权益也化为乌有。星德宝发布的闭店通告称,因“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目前面临严重资金压力”,集团正寻求解决方案,但宝马品牌授权已于2024年10月20日终止,公司暂停新车及售后业务。有内部员工透露,门店已拖欠数月工资,且在一个多月前因“卖一台亏一台”而停止新车销售。
北京星德宝的倒下并非孤例,而是其母公司G.A.集团(北京中宝卓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整体困境的一部分。早在2024年7月,同属该集团的宝马经销商厦门中宝就已曝出交付延期、资金链断裂危机等问题。至9月,厦门中宝及其母公司面临多起诉讼和股权冻结。
一份网传文件显示,宝马中国计划于9月20日(后或延至10月20日)终止对G.A.集团及其旗下9家BMW 4S店、2家快修店和1家城市展厅的授权,原因是该集团存在违约行为,包括严重的合格证相关客诉和对宝马方面的付款逾期。G.A.集团曾是宝马在华五大经销商集团之一,其困境无疑是价格战下经销商生存艰难的缩影。
价格战仍将持续,行业洗牌加速
尽管价格战对各方都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在市场竞争白热化、产能结构性过剩、以及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通过价格换取市场份额似乎仍是短期内多数车企难以避免的选择。
以宝马为代表的传统豪华品牌,此次如此大幅度地参与价格竞争,更是凸显了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程度以及新能源汽车崛起带来的巨大冲击。可以预见,在供需关系、技术变革和激烈竞争的多重因素作用下,未来一段时间内,汽车市场的价格波动仍将持续,消费者或将迎来更多的购车良机,而各大车企则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生存考验和战略抉择。这场席卷行业的“价格战”,正深刻地改变着市场的格局和未来的走向。
来源:读特新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