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2160字 阅读5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最近总是腰酸、没精神,是不是肾虚了?”
“头发越来越白,气色也差,是不是年纪大了就这样?”
在门诊,经常能听到中老年人这样问。其实这些问题,很多时候都和一个字有关:“肾”。
但“补肾”并不是随便吃点补药就能解决的事。真正靠谱的“补肾猛将”,往往藏在我们每天的饭桌上。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个身边就有、实用又安全的补肾“明星”食物——黑芝麻。
很多人都以为,补肾只能靠药。其实不然。《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到,推荐摄入丰富的植物性脂肪、膳食纤维和天然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延缓衰老、维护健康。
黑芝麻正是这样一种天然食品。
中医讲,“黑入肾”,黑芝麻性平味甘,归肝、肾经,对中老年人常见的“肾亏”表现,如腰膝酸软、头发早白、视力减退,有较好的食疗作用。
现代营养研究也发现,黑芝麻中富含维生素E、亚油酸、芝麻素等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改善血脂、保护心脑血管等多重作用。
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每周吃2次黑芝麻,不仅能补肾,还能从源头改善气色、头发、精神状态。
别小看这粒小小的种子,它的“营养密度”很惊人。
1.天然维生素E,抗老抗白发
黑芝麻中维生素E含量特别高,每100克黑芝麻中含有维生素E约50毫克,远高于花生、核桃。
这是一种强效的脂溶性抗氧化剂,有助于延缓细胞老化、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头皮供血,对预防白发、脱发有积极作用。
尤其50岁以后,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头发变白、皮肤暗沉、记忆力下降都可能和氧化压力有关。维生素E可以从源头对抗这些变化。
2.芝麻素,肝肾“双修”
黑芝麻富含一种叫芝麻素(Sesamin)的植物木脂素,在肝脏和肾脏中都有活性作用。
研究发现,芝麻素能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保护肝细胞来减少毒素对肝肾的损伤,同时还能提高谷胱甘肽的水平,增强肝肾的解毒能力。
对很多中老年人来说,肝肾功能逐渐减退,容易疲劳、失眠、记忆变差。适量摄入芝麻素,有助于“护肝养肾”,延缓这些退化过程。
3.优质脂肪酸,养脑护心
黑芝麻中的油脂含量高达50%以上,主要是亚油酸和油酸,属于优质不饱和脂肪酸。
这些脂肪酸可以降低坏胆固醇(LDL-C)、提高好胆固醇(HDL-C),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有帮助。
此外,脂肪酸还是维持神经系统功能、保持脑力清晰的重要营养,中老年人适量补充,对改善记忆力、预防老年痴呆也有一定作用。
很多人说,我也吃黑芝麻了,怎么没见效果?其实黑芝麻虽好,但吃法不对,等于白吃。
1.吃熟的,不吃生的
生芝麻难以消化吸收,而且油脂氧化快,建议炒熟后再吃。熟芝麻不仅香味更浓,也更容易被身体吸收利用。
注意炒的时候火不要太大,小火慢炒,用鼻子闻到浓郁香味即可关火,别炒焦。
2.磨成粉,比整粒更好吸收
整粒芝麻外层有坚硬的种皮,消化率不到30%。建议炒熟后打成粉状,做成黑芝麻糊或混入粥中,吸收率能提升到90%以上。
有条件的,还可以自制“黑芝麻丸”,用熟黑芝麻+蜂蜜搅拌成泥状,搓成小丸子,每天吃2颗,补肾又润肠。
3.别贪多,一次一两勺就够
黑芝麻脂肪含量高,吃多了容易热量超标、肠胃不适。建议每次吃10~15克(约一平汤匙),每周吃2~3次即可。
搭配牛奶、豆浆或全麦面包,也能增加饱腹感,适合做早餐或加餐。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天天吃黑芝麻,但以下几类人群,尤其推荐:
50岁以上中老年人:肾气渐衰、头发变白、记忆力下降,适合用黑芝麻作为日常食养。
脱发、早白发人群:黑芝麻富含铜、铁、维生素E,有助于毛囊供血和黑色素合成。
长期用脑、压力大的人:不饱和脂肪酸+B族维生素,有助于缓解脑疲劳、改善睡眠。
肠道蠕动慢、易便秘人群:黑芝麻润肠通便,能改善肠道环境,尤其适合老年人。
但如果本身脂肪肝、胆囊炎、消化不良,就要注意用量,最好咨询医生后再吃。
很多人听到“黑芝麻补肾”,就一股脑去吃黑豆、黑米、黑枣……但其实,食物只是补肾的一部分。
真正想让肾好、气色好,还要从睡眠、运动、饮食结构和慢病管理多个方面入手。
比如:
每天保证7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帮助肾气恢复;
适度运动,增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促进肾脏代谢;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这些都是“悄无声息伤肾”的慢性杀手;
定期体检,尤其是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检查,别等有症状才查。
吃对食物,管住生活,肾好,人才真的精神足、气色好、老得慢。
写在最后黑芝麻不是神药,但它是我们餐桌上最亲民、最耐吃、最实用的“补肾食材”之一。中老年人如果发现自己开始腰膝无力、头发早白、精神不济,不妨每周吃上两回黑芝麻,坚持一段时间,也许会看到意想不到的变化。
但记住,再好的食物也不能替代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医学管理。健康,不靠补,而靠“养”。
参考资料: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居民健康素养66条》
《芝麻素及其对健康影响的综合评述》,发表于《食品与功能》期刊,2021年
《膳食抗氧化剂与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发表于《营养研究综述》期刊,2020年
来源:学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