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次活动以“让艺术之光照进科学之城”为主题,通过五周年回顾、2025年艺术季重点项目发布、重磅项目合作签约、“音乐厅里的科学课”系列课活动发布暨院士人才对话、舞剧《敦煌归来》赴港澳演出计划发布、启动“2025周年艺术季”、《茶花女》主创见面会七大核心环节,全面
9月14日,深圳光明文化艺术中心2025周年艺术季暨开幕五周年发布会在音乐厅举行。
本次活动以“让艺术之光照进科学之城”为主题,通过五周年回顾、2025年艺术季重点项目发布、重磅项目合作签约、“音乐厅里的科学课”系列课活动发布暨院士人才对话、舞剧《敦煌归来》赴港澳演出计划发布、启动“2025周年艺术季”、《茶花女》主创见面会七大核心环节,全面展现了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地标五年来深耕艺术沃土、链接科学前沿的丰硕成果,更以一系列创新举措擘画了未来艺术发展的蓝图。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2025周年艺术季暨开幕五周年发布会现场
五载耕耘:从“科学之城的文化种子”到“大湾区艺术高地”
五年来,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以 “在光明看世界” 为担当,累计引进416场精品剧目、61场艺术展览,吸引超30个中外专业艺术院团、800余位合作艺术家,服务观众逾300万人次。品牌建设上,打造 “一节两季三单元” ,即“光鸣艺术节”“周年艺术季”“新春艺术嘉年华”三大年度品牌项目,“首演在光明”“极致·天籁”“纯境·变奏”三大演出单元,致力于为市民观众提供高质量的艺术享受。空间创新上,承办户外公演、田园音乐节等活动;并通过举办“深圳文化演艺行业发展圆桌论坛”及20余场专题文艺活动,深度链接行业资源,全方位展现光明区文化产业多元发展的蓬勃态势。文化惠民方面,与20余所学校联动开展特色项目,让艺术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为城市文化未来蓄力赋能。
光明文化艺术中心
2025艺术季:四大主题板块,多场活动点亮“全域艺术生态”
发布会上,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正式发布2025周年艺术季重磅项目,推出“公共艺术”“经典演出”“主题展览”“公益惠民”四大主题板块,涵盖多场高品质文化活动,为市民打造全场景、多维度的艺术体验。
在公共艺术板块,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特邀两位知名艺术家,分别带来《Hi Five!眼前一亮——高少康装置作品特别展》和《散步集:与四季的涟漪——卤猫户外装置展》,将户外公共空间转化为艺术对话场域,让市民在日常生活中邂逅艺术灵感。
经典演出板块汇聚多元剧目,经典歌剧《茶花女》首度来华,展现东西方文化碰撞;新编粤剧《竹林爱传奇》融合传统戏曲与现代审美;伦敦西区原版引进合家欢音乐剧《小狮子 大老鼠》带来亲子艺术盛宴;中文版音乐剧《粉丝来信》与话剧《大宅门》则以经典文本唤醒时代共鸣。
主题展览板块聚焦“与科学对话、与自然对话、与内心对话”:《未被书写的色彩》科学艺术展通过微观影像解码色彩表达的可能性;《光的五重奏》以多元丰富的呈现致敬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五年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卤猫个展《世界,在窗前跳舞》则以“窗”为叙事线索,展开对时间与生命的多维想象;《坠入绮莉莉莉丝的兔子洞》将开启一段唯美诗意的奇幻旅程。
公益惠民板块推出“LIVE in LIFE”追光音乐会、美术馆里的音乐会、电影特派季等特色活动,以零门槛艺术体验推动文化普惠,让艺术真正融入市民生活。四大板块协同发力,构建起“全龄参与、全域覆盖”的艺术生态矩阵。华侨城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李洋在讲话中表示文化场馆的意义,不仅在于“建起来”,更在于“活起来”“火起来”。
合作升级:签约顶级艺术院团+科学机构+艺术家,赋能“艺术+科学”生态
活动现场,华侨城文化公司推动文化合作“双线升级”,通过与顶级艺术院团、科学机构、艺术家的签约,为光明区“艺术+科学”融合发展注入多元动能。
一方面,华侨城文化公司与中国歌剧舞剧院、东方演艺集团、上海芭蕾舞团、北京京剧院四大国内顶尖艺术院团达成合作,一批经典及原创剧目将登陆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等场馆。中国歌剧舞剧院将带来《垂虹别意·唐寅》《孔子》等舞剧,东方演艺集团将呈现《寻找李二狗》《大江东去》等音乐剧与舞蹈诗剧,上海芭蕾舞团将奉上《百合花》《歌剧魅影》等经典芭蕾作品,北京京剧院则推出《沙家浜》《齐天大圣》等京剧名作。此次合作整合了院团深厚的创作积淀、市场经验与品牌效应,为光明区文化内容生产注入优质资源,通过多门类高品质剧目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另一方面,华侨城文化公司同步与国际领先的科学可视化机构“美丽科学”和超人气治愈系艺术家卤猫签约,将于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推出《未被书写的色彩——科学艺术展》《世界,在窗前跳舞——卤猫作品展》。其中,“美丽科学”将与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一起持续探索科学与艺术融合的创意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形式;而艺术家卤猫则将以沉浸式“四重剧场”,呈现镜像人生。二者将与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共同探索跨界融合的新场景与新表达。此次“传统艺术+科学艺术”双线签约,既夯实了区域文化内容的经典底蕴,又拓展了科学与艺术对话的边界,全方位推动光明区文化生态升级,助力打造更具影响力的文化高地。
跨界融合:“音乐厅里的科学课”+院士人才对话,解锁“艺术科普”新范式
活动现场正式发布了“音乐厅里的科学课”系列活动,以创新场景与跨界内容解锁“艺术科普”新范式,推动“艺术+科学”融合发展再升级。
该活动由华侨城文体公司与深圳市光明区人才局联合主办,作为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的特色项目,将于今年9月至12月间陆续开展四期。活动突破传统科普模式,选址音乐厅这一独特文化空间,将科学深度与艺术氛围有机融合。活动邀请四位重量级嘉宾: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分享《追求科学梦想,从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兴趣开始》,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讲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能源科技及产业内核》,启航学者曾健智解析《神经递质光学探针》,特聘研究员柳峰揭秘《蚊子的世界》。公众将在艺术的沉浸中感受“科学的美”,在科学的探索中体会“艺术的力量”。
作为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的创新探索,该活动既是科学与艺术的跨界对话,也是区域人才与政策协同发力的成果。光明区对文化人才的大力扶持与政策资源的双向赋能,为活动提供了坚实支撑,确保了科学与艺术融合的深度与广度。
活动现场还围绕“让艺术之光照进科学之城”主题展开深度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学明、青年舞蹈艺术家胡沈员、深圳科技馆馆长郑永春等嘉宾参与。通过将顶尖科学家的智慧分享、艺术家的创意表达与音乐厅独特的艺术空间相结合,活动成功打破了科学与艺术的界限,以沉浸式体验和跨界对话,让科学知识以更生动、更富感染力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成功解锁了“艺术科普”的新范式,为光明区“艺术+科学”融合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文化传播:舞剧《敦煌归来》赴港澳,传递大湾区文化共鸣
《敦煌归来》项目赴港澳演出合作签约仪式
原创舞剧《敦煌归来》赴港澳演出计划正式签约,标志着光明区“文化传播”迈出坚实一步,也为“让艺术之光照进科学之城”增添了一张闪亮名片。
在签约活动现场,青年舞蹈艺术家、编导,深圳当代舞团创始人兼艺术总监、光明文化艺术中心驻地艺术家胡沈员分享了个人工作室落户光明文化艺术中心5周年的发展历程,并深入介绍了原创舞剧《敦煌归来》的创作背景及艺术价值。胡沈员表示,从工作室初落光明时的探索,到如今以《敦煌归来》为纽带链接全国舞台,他深刻感受到了一座科学之城给予艺术家的文化滋养与创作支持。
在分享环节后,华侨城文体公司总经理于忞、澳门艺风首席执行官周泠浔、驻地艺术家胡沈员三方合作签约仪式,正式发布《敦煌归来》赴港澳演出计划。
签约仪式的成功举行,标志着《敦煌归来》即将开启港澳巡演新征程,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湾区的传播与共鸣。此次签约是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文化传播”的重要成果,不仅展现了光明区在培育本土艺术人才、孵化原创文化精品方面的显著成效,更通过港澳这一国际窗口,将光明区优质文化内容推向更广阔的舞台,促进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与民心相通。未来,随着《敦煌归来》在港澳的精彩呈现,光明区“艺术+科学”融合发展模式将进一步彰显其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为大湾区文化建设贡献更多“光明力量”。
盛启新篇:2025周年艺术季正式启动,《茶花女》主创见面会点燃现场
活动尾声,随着倒计时装置的点亮,大屏幕上“让艺术之光照进科学之城”的主题缓缓浮现,标志着光明文化艺术中心2025周年艺术季正式启动,为光明区“艺术+科学”融合发展翻开新篇章。
希腊国家歌剧院歌剧《茶花女》团队分享首次来华演出的深刻体验,为光明区“艺术+科学”融合发展再添生动注脚。活动前期,《茶花女》主创团队们深入体验了深圳的城市魅力。他们走进深圳科技馆,通过互动展项感受“中国硅谷”的创新活力;漫步虹桥公园,俯瞰自然与城市共生的生态景观;品尝光明三宝(乳鸽、晨光牛奶、甜玉米),从舌尖体验“深圳味道”;游览锦绣中华民俗村,身着汉服沉浸于中华传统建筑与民俗文化中,并观看本土戏剧演出,近距离观察中国艺术的表现形式。
在见面会上,主创们逐一介绍剧中角色及对人物形象的塑造逻辑,并围绕此次中国之行展开交流。此外,团队还分享了希腊国家歌剧院剧场版与露天版《茶花女》的差异化创作思路,展现经典作品的多元呈现可能。通过与主创深度交流,搭建了中外文化对话桥梁;以艺术家对深圳科技人文融合、观众热情专业的积极反馈,印证了光明区“艺术+科学”模式的吸引力,为后续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希腊国家歌剧院歌剧《茶花女》主创主演见面会
五载光阴,光明文化艺术中心以艺术为笔,在科学之城绘就了一幅“人文与科技共生”的画卷;站在新起点,2025周年艺术季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实践,继续书写“让艺术之光照进科学之城”的新篇章。未来,光明文化艺术中心将继续做科学与艺术的“翻译者”、市民与文化的“连接者”、大湾区文化的“传播者”,让光明不仅成为创新的摇篮,更成为心灵的归所。
文|记者 党学为
图|受访者提供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