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家都读过北宋名相王安石的代表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大家都读过北宋名相王安石的代表词作——《桂枝香·金陵怀古》: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词中的“千里澄江似练”、“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两句,大家是否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呢?
确实如此啊,大家都还记得,南齐著名诗人谢朓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诗里写道:“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在《泊秦淮》一诗中写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王安石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这两位前朝诗人的名句进行重组、改造和创新,创作出新的句子,与自己的诗意完美融为一体,这种文学的修辞手法就是化用,其特点是化而用之。
倘若您要问了,不化而用之,完全照搬一句可不可以呢?也可以啊,这种文学修辞手法就是借用。北宋著名词人晏几道在《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写道: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这一句的意境非常凄美,让人印象深刻,但这一句不是晏几道的首创,而是出自唐末五代诗人翁宏的《春残》一诗:“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倘若您继续问,一首诗词全部是由选取别人的诗句组成,这也可以吗?答案:这是可以的。在古代,用这种形式创作的诗词叫集句诗词。王安石有一首集句诗《梅花》非常著名:“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诗中的四句没有一句是王安石独创,而是分别选取了唐代诗人蒋维翰、严恽、杨巨源和宋代詹茂光之妻的一句诗。
聪明的诗人都会采取化用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化用前人作品中的词句,为自己服务,往往能起到点铁成金、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以下五位著名诗人,各自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吸收前人的营养,化用他们的诗句,分别写出五个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他们都是谁呢?一起来看看吧:
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千古名篇《滕王阁序》里,写下的千古名句,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晚霞与孤鹜一起飞翔、秋日碧水与青天上下相接浑然一色的壮丽景象,这一名句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浑然天成而著称,被人们誉为神仙句子。
其实,这一句是王勃站在了另外一位巨人的肩膀上写出的,这位巨人就是南北朝著名诗人庾信,杜甫曾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写道:“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以庾信、鲍照来比喻李白清新俊逸的诗风。
庾信在《马射赋》一文里有一句“皇帝幸於华林之园,千乘雷动,万骑云屯,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与春旗一色。”
庾信的这一句原本平平,但经过王勃的改造、创新后,境界大不相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了千古名句。
二、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是北宋时期著名的隐士,他终身不仕,隐居在杭州西湖的小孤山,以种梅养鹤自娱,人称“梅妻鹤子”。
他写下了两首七律《山园小梅》,其中的第一首非常著名:
《山园小梅》二首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一句的意思是,梅花斜横的枝干在清浅的水面上映照出疏疏落落的倒影,月色朦胧,梅花散发出清幽的芳香随风四处飘散。这一句将梅花的风姿、神韵简直是写绝了,被人誉为咏梅之绝唱。
林逋写这一千古名句也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五代时期后汉有一位诗人名叫江为,他有一个描写竹、桂的断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逋拿来之后,只改动了两个字,“疏”替换了“竹”、“暗”取代了“桂”,立马脱胎换骨,点铁成金,水平明显是更胜一筹。
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南宋著名诗人叶绍翁的诗风以语言清新、意境高远而著称,他有一首描写杏花的诗非常著名:
《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在这首诗中,叶绍翁通过描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一枝红杏,表达了他的深刻感悟:一切美好的、充满生机的新鲜事物,都会按照自己的客观规律来发展,这是任何外力都无法阻挡的。
叶绍翁同样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唐代诗人吴融有一首诗,名为《途中见杏花》,诗的开头两句是“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诗中的杏花含着淡淡的忧愁。
叶绍翁化而用之,稍加改动,红杏在一“关”、一“出”、一“来”之后,活力四射、境界顿出,显示出他高人一等的化用效果。
四、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北宋婉约派著名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他有一个雅号“山抹微云君”,出自于一首词:
《满庭芳·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
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
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
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除了有名的首句之外,“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这一句也极为人称道,他通过斜阳、寒鸦、流水、孤村这四个意象描写了一幅凄美的黄昏景象,令人拍案叫绝。
秦观也是站在了一位巨人的肩膀上,这位巨人就是隋炀帝杨广。杨广不仅是一位帝王,还是一位文采出众的诗人,现在留存下来的诗有45首,他的诗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杨广在登基之前写了一首五言绝句《野望》,抒发他远离京国的孤寂怅惘之情,诗是这样写的:“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
诗的前三句以白描手法,描写了江南秋日夕阳西下时,寒鸦飞散、流水绕村的萧疏黯淡景象,衬托了杨广此时那黯然失落的心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浑成,极富诗意,赢得了人们的称赞,也启发了后世诗人们的创作热情。
秦观化用了杨广的这首诗,二人可以说是棋逢对手,不相上下。元代著名散曲家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也化用了杨广的诗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显得更胜一筹,因而被誉为“秋思之祖”。
五、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北宋才女李清照写过一首表达对丈夫赵明诚思念之情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词的最后一句化用了著名文学家范仲淹的《御街行·秋日怀旧》一词中:“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这一句,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真挚情感,对这一句加以改造创新,将自己的相思之情以更新颖独特的方式展现出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两者相较,范仲淹的这一句虽然构思精巧,但略显质朴平实,而李清照的这句却异常醒目耀眼,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胜范仲淹一筹。
以上王勃、林逋、叶绍翁、秦观、李清照这五位著名诗人,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巧妙地化用了他们的诗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作出五个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现在你您知道了吧。
来源:行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