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尿病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控制餐后血糖(即餐后2小时血糖),因为长期餐后高血糖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那么,糖尿病人餐后血糖多少算达标?哪些习惯会导致血糖飙升?又该如何保持血糖稳定?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尿病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控制餐后血糖(即餐后2小时血糖),因为长期餐后高血糖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的风险。那么,糖尿病人餐后血糖多少算达标?哪些习惯会导致血糖飙升?又该如何保持血糖稳定?本文将为您详细解答。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3年版)》**,糖尿病人餐后血糖的控制目标如下:
人群餐后2小时血糖目标(mmol/L)普通2型糖尿病人(最好控制在7.8以内)年轻、病程短、无并发症者7.8以下(接近正常人)老年或严重并发症患者可放宽至11.1以内注意:
正常人餐后2小时血糖应**妊娠糖尿病患者餐后1小时应**测血糖的正确时间: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而不是吃完饭后再计时。
错误顺序:先吃主食(如米饭、面条),再吃菜和肉 → 血糖快速上升。正确顺序:先吃蔬菜(膳食纤维)→ 再吃蛋白质(肉、蛋、豆)→ 最后吃主食(减少摄入量)。研究支持:
日本一项研究发现,先吃蔬菜再吃主食,可使餐后血糖峰值降低30%(Diabetes Care, 2010)。
对策:
✅ 每口咀嚼20-30次,一餐至少吃15-20分钟。
✅ 用小碗盛饭,避免过量进食。
对策:
✅ 餐后散步10-15分钟(可降低血糖1-2 mmol/L)。
✅ 避免饭后1小时内午睡。
✅ 达标值:普通糖尿病人餐后2小时血糖,理想目标是**<7.8 mmol/L**。
✅ 避免升糖习惯:高GI食物、吃饭太快、餐后久坐、情绪压力。
✅ 稳糖技巧:调整进食顺序、餐后散步、低GI饮食、规律监测。
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和生活方式调整,糖尿病人完全可以实现餐后血糖稳定,减少并发症风险,享受健康生活!
(注:个体差异大,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来源:糖尿病同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