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轮AI科技行情,潜在空间还有多大?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17:25 1

摘要:Wind数据显示,9月11日中证人工智能指数收于5065.54点,不仅两个交易日大涨9.73%,而且是2015年6月15日以来的第三高点,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

经过几日回调后,人工智能板块再度强势归来。

Wind数据显示,9月11日中证人工智能指数收于5065.54点,不仅两个交易日大涨9.73%,而且是2015年6月15日以来的第三高点,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

中证人工智能指数收盘站上5000点的情况

数据来源:Wind;中证人工智能指数2020-2024年年度涨幅为18.05%、6.63%、-35.47%、10.3%、20.17%

人工智能缘何持续走强?中长期逻辑何在?潜在空间有多大?

今天就来看看。

2013-2015年,移动互联网从0到1,推动A股上一轮科技牛市;2024年9月24日,政策与AI共振,新一轮科技牛市启动。

天风证券对比了两轮领涨行业,尝试定位当前行情“进度条”,从而刻画当前市场空间的位置。

从市场高度维度观察,2013年6月25日至2015年末,涨幅前10的申万二级行业平均涨幅峰值为446%;而2024年9月24日至2025年9月5日,该指标为110%,仅相当于上一轮峰值的约1/4,显示指数层面或仍有上行空间。

从赚钱效应维度观察,采用“百日新高个股占比”(当日创100日新高个股数量/全市场个股总数)衡量市场宽度。2013年6月25日至2015年末,该指标最高升至64%,意味着超过六成个股同步创出阶段新高,市场呈现全面普涨格局;本轮行情的近期阶段性高点约为25%,与上一轮64%的峰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表明当前行情或在“龙头领涨”阶段,赚钱效应可能尚未全面扩散,广度上可能仍有空间。

综上,如果和上一轮A股科技牛市比较,当前行情在高度和广度上或都还有空间。

1、海外催化不断

在“DeepSeek的创新热”过后,全球大模型领域的竞争节奏并未减慢,而是呈现密集迭代的态势。随之而来的是全球资本开支高景气,算力基础设施竞赛不断加速,算力需求繁荣。

比如2025年海外CSP(云服务提供商)大厂资本开支就持续高增。截至二季度,2025年北美四大CSP大厂合计AI资本开支预计达1372亿美元,同比增长64%,三季度有望继续超预期。

国内配套供应链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海外AI市场较强的产业趋势。

此外,国内AI相关市场规模有望和海外共振。

2、国内政策持续给力

8月2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把人工智能高度定位为“新时代的生产力引擎”。这一政策导向为AI算力传输和智能终端应用提供了底层支撑,促进AI与各领域的深度融合,AI行情或将继续扩散。

9月4日,工信部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10次提到人工智能,对我国人工智能算力、大模型、智能体、终端和应用的发展提出了要求,并提出了我国服务器产业规模到2026年的发展目标。《行动方案》的印发,有望加快推动我国AI产业的发展。

9月9日,工信部副部长张云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高水平赋能新型工业化,研究出台人工智能+制造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部署重点行业、重点环节、重点领域、智能化转型任务,制定人工智能+制造转型路线,发布实施制造业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指南。

3、中长期投资逻辑强

从中长期来看,AI行情的投资逻辑较强。

结合本轮国产替代进程,当前AI行情向国产算力和应用生态的扩散或仍在早期,内部有众多细分方向值得挖掘。

尤其是新发布的DeepSeekV3.1大模型针对性适配下一代国产芯片,标志着“国产芯片-国产大模型-国产应用”的生态闭环正在形成,极大地提振了AI全产业链共同推进国产替代的信心,夯实了本轮AI行情向国产生态的扩散逻辑。

后续国产芯片供给侧扩产、大厂需求启动、DeepSeekR2发布等催化也值得期待,由国产算力与中下游应用驱动的AI中长期行情或可期。

4、业绩兑现,基本面有支撑

兴业证券数据显示,AI上游算力硬件、中游软件服务、下游应用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5.86%、14.16%、17.18%。

AI产业链净利润延续高增长,上游硬件维持高景气、中下游业绩逐步兑现,也给了板块持续向上的底气。

5、商业落地加速,生态链愈发成熟

AI大模型正推动多行业应用加速商业落地,涌现出如AI搜索、AI营销、AI办公、AI教育等诸多创新商业模式。

随着多模态数据处理能力不断提高,越来越多成熟好用的模型有望落地,从而提升AI端侧用户渗透率、打开AI商业空间。

根据Grand View Research预测,中国AI Agent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4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或达46.5%。

擅长捕捉成长类资产投资机会,特别是在科技股领域研究经验丰富的融通产业趋势臻选基金经理李进也对AI持乐观态度。

李进

融通基金权益投资部副总经理,拥有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学位,8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2.5年投资管理经验。

李进于2017年7月加入融通基金,从行业研究员起步,覆盖电子、计算机、新能源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2023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目前管理融通产业趋势臻选、融通价值趋势、融通产业趋势等多只基金,逐渐形成了系统的投资框架。

在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李进分享了他对科技相关板块的看法:

近期人工智能板块趋于震荡,主要源于算力相关板块短期涨幅较大引发的获利了结。从基本面观察,人工智能产业并未出现实质性利空,板块内核心龙头企业估值仍处于合理区间。

在国内流动性保持充裕、美联储启动降息周期的宏观背景下,A股成长板块后市表现依然可期。

站在当前时点看,具备明确产业趋势和强劲盈利能力的人工智能领域,有望继续引领市场行情。

李进是融通基金新生代基金经理代表人物,他管理的融通产业趋势臻选股票基金表现突出。

截至今年8月31日,融通产业趋势臻选股票基金近一年上涨了110.31%,成为翻倍基。

注:同期业绩比较基准上涨35.52%,统计区间为20240901-20250831,业绩已托管行复核,业绩比较基准来源于Wind,基金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收益。

另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5日,融通产业趋势臻选股票基金(A类)在300多只同类基金中,过去两年同类排名第5位,居前3%,过去一年、过去三年同类排名也均居前5%;同时该基金还是银河证券三年期评级五星基金★★★★★。

融通产业趋势臻选股票A同类基金排名情况

截至日期2025905;同类排名、星级评级均来自银河证券

李进认为,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于需求大幅扩张、蛋糕快速变大的方向。他坚持从中观产业视角出发,寻找具有时代感的产业趋势,聚焦于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需求得不到满足的行业。

他分析到,国内外每年都会有数个具有结构性产业趋势的行业,这种产业趋势的爆发不受宏观经济的影响,李进将研究精力主要分配在探索这些产业的变迁,捕捉在科技、新能源、互联网消费等领域中的成长机会。

看好科技板块行情的小伙伴或可关注。

融通产业趋势臻选股票基金的风险等级均为R3中风险(管理人评级),适合风险承受能力C3及以上的投资者。请投资者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投资。

来源:小基快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