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总部位于香港的船舶管理公司华林集团(Wallem Group)业务开发与营销总监Luis Benito撰文指出,该公司已做好准备,助力航运业向新型燃料转型—— 这一能力是其管理船舶数量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总部位于香港的船舶管理公司华林集团(Wallem Group)业务开发与营销总监Luis Benito撰文指出,该公司已做好准备,助力航运业向新型燃料转型—— 这一能力是其管理船舶数量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随着数字化与脱碳要求不断提升,华林集团正加大对技术与人才专业能力的投入,帮助船东将合规要求转化为运营效率、业绩优势与竞争亮点。
从管理船舶类型来看,油轮仍是华林管理规模最大的单一船型,但集团正逐步拓展至更多板块:汽车运输船(PCTC)目前已占其管理船队的近五分之一,散货船与集装箱船的管理数量也在稳步增长。近几个月,集团船队还新增了液化石油气(LPG)运输船,预计未来此类船型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华林服务需求持续增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与海事脱碳目标保持一致并始终致力于支持航运业向新型替代燃料转型。
早在2022年,华林便开始为LNG燃料船运营做准备,最初为128名员工提供培训课程;到2023年,培训项目扩展至船上实操。截至目前,集团已有19名管理人员与监督人员完全获得IGF规则认证。
集团持续扩大在LNG双燃料船舶运营领域的参与度,其中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4月已将一艘新建的9200车位汽车运输船“BYD Shenzhen”号纳入管理。
但 LNG 并非唯一方向。目前,华林管理的使用替代燃料的船舶已近30艘,其中大部分船舶使用的是LNG以外的其他替代燃料。在所有这些项目中,华林始终聚焦于确保自身技术准备就绪,并提前投入流程优化与人员培训,以满足客户推进转型的需求。
例如,华林率先开始支持船东通过改用生物燃料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当前,零碳氢燃料、氨燃料或电制甲醇等未来替代船用燃料尚未普及,但国际海事组织(IMO)已允许使用生物燃料,前提是其“全生命周期”(well-to-wake)温室气体排放量需比船用轻柴油至少低65%。
华林已掌握生物燃料应用所需的技术知识与运营培训能力,目前可运营生物燃料混合比例最高达B30(30%生物燃料 + 70%传统燃料)的船舶,对此集团深感自豪。近期发布的白皮书《船用生物燃料:应用、使用与最佳实践》(Marine Biofuels: Adoption, use and best practice),为船东与船员提供了全面指导,涵盖使用生物燃料前后需注意的事项——从燃料管理流程到船员培训与安全操作等。
此外,华林还帮助客户制定全面的生物燃料战略:预测船上燃料需求、估算合规成本指标,并提供实际运营经验参考以帮助降低总成本。目前,随着生物燃料需求与供应增加,集团也在为管理更高混合比例的生物燃料船舶做准备。
在持续为航运业未来燃料组合布局的同时,华林已培训39名员工掌握甲醇燃料运营技能,并完成了氨燃料培训项目的开发——该项目已于2025年年中启动认证流程。
集团还在准备管理配备弗莱特纳转子(Flettner Rotor)的风帆辅助散货船,并持续跟踪核动力推进技术的发展,包括核能组织NEMO及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的技术进展。
鉴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与FuelEU Maritime法规对客户影响显著,华林还采取其他措施,确保合规服务实现“端到端”覆盖:从收集船舶排放数据,到验证数据并以最少人工干预将认证数据无缝传输至欧盟Thetis平台。
在2024年与2025年,华林管理的所有船舶均按时完成了EU ETS 的报告要求。
在FuelEU合规支持方面,华林的服务分为三部分:根据每艘船的合规情况定制生物燃料战略、为客户提供市场情报支持、出具实时合规成本报告,帮助运营商逐月做出明智决策。
但华林对航运业绿色转型的投入不止于此。集团还为新船设计提供意见、提供绿色金融咨询服务,同时涵盖排放数据管理与航程优化。此外,华林在节能技术领域拥有丰富经验与专业能力,可确保现有船舶在未来数年持续满足合规要求。
2024年,华林加入了全球海事论坛(GMF),并参与“零排放联盟”(Getting to Zero Coalition)与“人力可持续发展计划”(Human Sustainability Initiatives),这体现了集团对打造更清洁、更安全航运业的承诺。
航运业对困境并不陌生:从疫情到地缘政治冲击,行业总能适应变化。拥有 122年历史的华林深知如何在技术、运营与战略层面实现适应与调整。
无论是单船脱碳,还是打造绿色船队,华林都能成为船东的合作伙伴,从战略制定到落地执行提供全程支持。
作者:华林集团业务开发与营销总监Luis Benito
来源:中国船检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