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13日下午,《启航——党的诞生地为何在上海》新书分享会在上海浦东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党校副校长叶福林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缪开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俊玲等嘉宾出席活动。
《启航——党的诞生地为何在上海》
9月13日下午,《启航——党的诞生地为何在上海》新书分享会在上海浦东图书馆举行。本次活动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党校副校长叶福林教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缪开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俊玲等嘉宾出席活动。
新书分享会以“溯源建党初心、传承红色基因”为核心,汇聚党史研究领域权威专家与热心读者,通过深度解读、思想碰撞与文化交流,为现场读者呈现了一场兼具历史厚度与时代温度的红色文化盛宴,生动诠释了“上海为何成为党的诞生地”这一重大历史命题,为新时代党史学习教育注入鲜活力量。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党校副校长叶福林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张俊玲共同为新书《启航——党的诞生地为何在上海》揭幕。
本书核心著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党校副校长叶福林教授以“历史之问”为切入点,深度分享了创作心路与核心内容。他从“自然禀赋”“政治环境”“经济形势”“文化氛围”“社会条件”“理论传播”“阶级力量”“历史突变”八大维度,系统阐释了上海成为党的诞生地的深层次原因,如通过剖析上海“东西交汇、南北通衢”的地理优势,以及中西文化在此碰撞融合形成的思想解放氛围,阐明这座城市何以成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前沿阵地,为早期党组织搭建起与外界联系的桥梁。叶福林教授表示,《启航——党的诞生地为何在上海》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对“历史必然性”的生动诠释——上海成为党的诞生地,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时代发展、社会变革与人民选择共同作用的结果。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缪开金教授强调《启航——党的诞生地为何在上海》是一部有“灵韵”的作品,其让百年前上海的建党历程与机关活动,从文献中的文字转化为可触摸、可共鸣的精神图景。缪教授结合书中对上海“一治三界”治理格局、流动移民社会、发达通讯条件的剖析,强调上海独特的城市环境是早期建党的“隐秘摇篮”。他特别提到,书中对“工人阶级成长”的描写,是新时代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启示,从早期共产党人将目光从青年转向工人阶级,到党员深入工厂倾听工人心声,这种“扎根人民”的理念,正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制胜密码。
华东师大出版社主题出版事业部编辑黄诗韵分享了出版感悟。作为主题出版的又一重磅力作,《启航——党的诞生地为何在上海》的策划与出版,既是华东师大出版社深耕红色文化传播的自觉担当,更是回应 “如何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时代命题的生动实践。《启航——党的诞生地为何在上海》集结专家智慧,以严谨的学术逻辑与生动的叙事表达,力求突破传统党史读物的叙事框架,解开“党的诞生地为何落在上海”的历史密码。
叶福林、缪开金两位专家以史实为基、以思考为引,将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结,引领我们穿行于上海的每一条弄堂、每一处码头,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叙事,使党的初心使命在真实可感的地理坐标与时代回响中愈发鲜明而深刻。
百年征程,从上海启航;红色基因,需代代相传。《启航——党的诞生地为何在上海》的出版与分享,既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新征程的有力号召。正如书中所传递的精神:了解“为何在上海诞生”,是为了更坚定 “向何处去”的方向;铭记历史,是为了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凝聚起更磅礴的奋进力量,让红色初心在时代浪潮中永不褪色。
新书推荐
叶福林 马光霞 周春燕 高哲 滕晓雪 王蒙茹 编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978-7-5760-6021-8
148.00元
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会在上海诞生?为什么早期党中央机关长期驻扎在上海?带着这个历史之问和时代之问,本书结合详实的文献史料、生动的历史故事、缜密的逻辑推理,从自然禀赋、政治环境、经济形势、文化氛围、社会条件、理论传播、阶级基础和历史突变等方面,全面系统阐述了上海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及其早期活动中独特的要素和优势,科学准确地回答了上海作为党的诞生地和初心始发地的历史缘由和光荣使命。本书为人们更好地探寻红色文化基因、弘扬优良革命传统、铭记党的初心使命、实现时代赋予重任提供史实依据、智慧源泉和思维启迪。
编辑:黄诗韵
制作:陈文霞
你在看我吗?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