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第十八届国际光合原核生物研讨会(1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ototropic Prokaryotes, ISPP 2025)在青岛召开。该会议是光合原核生物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每三年一届,本次会议是其自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9月15日讯 近日,第十八届国际光合原核生物研讨会(1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ototropic Prokaryotes, ISPP 2025)在青岛召开。该会议是光合原核生物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每三年一届,本次会议是其自1973年创办以来首次落户中国,彰显出我国在光合原核生物研究领域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与学术引领作用。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以下简称青岛能源所)主办,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中科蓝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协办,大会主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赵进东担任。
开幕式上,青岛能源所所长、党委书记、研究员吕雪峰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对远道而来的全球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指出ISPP首次在中国举办对光合原核生物领域的科学发展、技术进步和国际学术交流具有里程碑意义。
会议吸引了来自19个国家、90余所科研机构及高校的300多名专家学者与青年科研人员参会。参会人员围绕光合原核生物的前沿科学问题与发展趋势,展开了多维度、深层次的交流。会议设立“反应中心、天线系统与生物能学”“代谢、生物合成与生理学”“细胞结构与发育生物学”“分类、生态与进化”以及“合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等五个主题板块,全面呈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最新进展。蓝细菌生物钟领域权威专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Susan S. Golden与光合系统结构生物学领军科学家、日本冈山大学教授沈建仁应邀作大会主旨报告。会议还安排了20场邀请报告、45场口头报告(内含5场优秀青年学生报告)以及110个海报展示。由40位资深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选出10项“优秀海报奖”,以激励青年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与活力。
青岛能源所在光合微生物领域的多项突破性成果在会议期间备受关注。吕雪峰就蓝细菌制备甘油葡糖苷技术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进展作邀请报告,引起广泛反响;徐健研究员、张永雨研究员、朱涛副研究员分别就藻类高通量单细胞拉曼分选、藻菌互作与海洋碳汇、蓝细菌CRISPR转录调控等方向的最新进展作口头报告,展现了青岛能源所在相关领域系统的科研布局和扎实的科研实力。
闭幕式由赵进东主持。协办单位代表、青岛中科蓝智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段仰凯致辞。ISPP国际科学委员会主席、德国弗莱堡大学教授Annegret Wilde高度评价本届会议的组织工作与学术质量,并正式宣布下一届会议将于捷克特热邦市举行。下届会议召集人、捷克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教授Michal Koblížek诚挚邀请全球同行再次聚首,共同推动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ISPP 2025为全球光合原核生物研究者搭建了高水准、宽视野、多维度的交流平台,不仅显著提升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也为未来国际合作与创新研发注入了强劲动力。(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来源:掌上青岛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