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助力枇杷销售,福州日报社联合一都镇,于4月13日(周日)启动“全民乐购促消费,城乡共富同接力”一都枇杷消费季活动,将新鲜的枇杷送到消费者手中。本次活动还立足一都枇杷优势产业,时隔6年再次推出福建名宴“枇杷宴”,以枇杷产销一体化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和“提振消费
枇杷宴(资料图)。 陈鹤 摄
8日记者获悉,为助力枇杷销售,福州日报社联合一都镇,于4月13日(周日)启动“全民乐购促消费,城乡共富同接力”一都枇杷消费季活动,将新鲜的枇杷送到消费者手中。本次活动还立足一都枇杷优势产业,时隔6年再次推出福建名宴“枇杷宴”,以枇杷产销一体化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和“提振消费”。
以枇杷为媒
推出品牌共富计划
一都镇是福建省三大枇杷主产区之一,枇杷种植面积约5万亩,年产量超3万吨。这里不仅是全国最大的枇杷种植示范园和福建首个大棚枇杷示范园所在地,还是全国枇杷新品种改良的重要基地。
一都枇杷以果大色艳、肉厚汁多、味道甘甜著称,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等诸多荣誉,被誉为“福农优品”。
昨日记者在一都镇的万亩枇杷园看到,果农们在枇杷树之间穿梭,手法娴熟地摘下枝头金黄色的枇杷。
果农张恒标是这片果园的“老熟人”,和枇杷打了20多年交道。他一边忙着采摘,一边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今年的枇杷品质特别好,糖度高,果肉细腻,价格也比往年高,每公斤售价20到40元仍供不应求。”
丰收的喜悦来自当地枇杷产业的升级发展。近年来,一都镇立足特色资源,打造出“一都枇杷”金名片,先后引进“三月白”“白蜜”等优质品种,推广有机肥和标准化种植技术,让枇杷产业实现提质增效。
据悉,为推动枇杷产销一体化,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与“提振消费”,助力农民增收与产业转型,主办方还推出联创品牌共富计划,围绕一粒枇杷,通过品牌合作赋能产业链,构建“农产业—企业—消费者—地域经济”共生共富生态,让这份甜美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
“枇杷宴”回归
共有15道美食
如果说枇杷是春天的礼物,那“枇杷宴”就是这份礼物的极致升华。时隔6年,曾于2019年被福建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授予“福建名宴”称号的“枇杷宴”,再次在一都镇的山野间拉开帷幕。以清甜饱满的枇杷为主角,乡厨团队将福清的山海特产融入其中,制作出15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开启一场专属于山地慢城的春日之约。
“枇杷宴”的魅力,在于它将枇杷从果实到花叶甚至根茎都变成了美味的元素。金黄的枇杷果肉点缀其中,清新的枇杷花散发幽香,根茎则被炖煮成了汤汁。从嗅觉到味觉,从视觉到口感,每一道菜都像是一场多重感官的冒险,拨动着食客的心弦。
今年的“枇杷宴”菜单已出炉,包括古法枇杷根炖极品高山羊、怀旧枇杷烤鳗草包饭、山城枇杷酥裹汁味全鱼等15道美食。
“古法枇杷根炖极品高山羊”是其中的招牌菜。这道菜将肉质鲜嫩、膻味轻的福清高山羊肉与枇杷根慢炖数小时,汤汁清香扑鼻,羊肉入口即化,草本的芬芳与肉香交织,适合爱喝汤的福州人细细品味。
“怀旧枇杷烤鳗草包饭”则展现了海陆交融的妙趣。福清的鳗鱼产量全国第一,这道菜选用肥美的海鳗,搭配一都枇杷果肉,再佐以虾仁、蛏干等海味,融入软糯的米饭中。鳗鱼的油润、枇杷的清甜与海鲜的鲜香在舌尖碰撞,层次丰富,令人回味无穷。
“母红蟳枇杷花炖全番老鸭”堪称福清山海风味的集大成者。满膏的母红蟳带来海的鲜甜,老番鸭带来山的醇厚,再点缀清香的枇杷花,三者同锅炖煮,汤汁油润而不腻,入口鲜香四溢,余味悠长。
来源:福州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