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餐饮行业因为罗永浩对西贝预制菜的批评而闹得沸沸扬扬。9月13日晚7点多,新辣道创始人、信良记董事长李剑在个人视频号直播,公开叫板罗永浩,悬赏20万元征集中国境内没有使用任何冷冻原料和添加剂的连锁餐饮企业,只为验证罗永浩“无冷冻无添加剂才是好餐馆”的观点是
近日,餐饮行业因为罗永浩对西贝预制菜的批评而闹得沸沸扬扬。9月13日晚7点多,新辣道创始人、信良记董事长李剑在个人视频号直播,公开叫板罗永浩,悬赏20万元征集中国境内没有使用任何冷冻原料和添加剂的连锁餐饮企业,只为验证罗永浩“无冷冻无添加剂才是好餐馆”的观点是否成立。
事情起源于9月12日晚8点罗永浩在直播间对西贝的“重锤”。直播中,罗永浩反复强调自己并非反对预制菜,只是希望推动预制菜进餐馆这件事信息透明化,让消费者拥有知情权。他指出西贝菜品存在“难吃、价贵、分量小、预制菜、不透明”等问题,并摆出疑似西贝店内使用预制菜包装产品的图片作为证据,图片中的去骨黄花鱼柳、儿童餐牛肉酱等都有着18个月不等的保质期。
李剑和罗永浩私下是好友,多年来保持着深度合作,罗永浩首场直播中销量排名第一的信良记小龙虾就出自李剑之手 。即便有着这样的交情,李剑在看完罗永浩的直播后,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决定“趟这个浑水”,哪怕可能“引火上身”,遭受谩骂和攻击。
在李剑看来,罗永浩引导消费者“迷信”小饭馆、餐厅“现炒”饭菜更健康的观点存在严重偏差。他认为,消费者不应纠结于是预制菜还是非预制菜,而应重点关注冷冻原料和鲜鱼、鲜鸡、鲜猪等鲜肉相比,哪种对自身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味、更实惠。消费者真正在意的应该是哪家餐馆的原料能从科学角度证明更健康、投入成本更好、价格更实惠,而不是陷入预制菜与非预制菜的概念之争。
李剑指出,罗永浩直播里根本没有明确“预制菜”的定义,却利用消费者的生活常识设置逻辑陷阱。“他说只要不是现买鲜鱼、鲜鸡块、鲜羊排,像冷冻海鲜肉等,或者经过粗加工腌制的半成品,就是预制菜。贾总(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开放后厨,媒体就揪着有冷冻鸡块、鳕鱼块、羊排、花菜说事儿,只因这些是冷冻的,不像罗永浩说的‘鲜货’,就被定义成‘预制菜’。这就是他的核心逻辑——只要用冷冻原料,不管是什么,通通算预制菜。”
李剑进一步阐述,“现炒”饭菜背后其实隐藏着诸多未知风险。比如蔬菜可能含有添加剂或农药残留,肉类可能未经检疫或已经腐败变质,调料也可能存在非法添加的情况,并不像罗永浩所宣传的那样一定“健康美味”,这种误导反而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在他看来,很多小餐馆用的鲜鱼、鲜鸡鸭等肉品也并非全部安全可靠,可能存在滥用抗生素以及蔬菜残留农药等问题,而现代食品工业冷冻技术是全球肉类供应和安全的重要保障,关键在于餐馆要选择品牌可靠的冷冻原料,没必要过分纠结“鲜冻”概念。
对于罗永浩“不反对预制菜,但要公示”的观点,李剑在直播中坦言,罗永浩实则是利用“预制菜”缺乏科学标准与公众共识的现状,将“预制菜”与“垃圾”“不健康”强行挂钩,把自己塑造成“道德审判者”。李剑打比方说,现在大家对“预制菜”的模糊定义,就如同对“臭流氓”的定义一样,包含多种不同情况,但却被简单粗暴地与不好的概念划等号 。罗永浩要求所有涉及预制菜的企业“公示”,就像是逼迫有轻微相关行为的人贴“负面标签”,导致行业陷入要么不敢承认、要么说谎的死局。此外,李剑还提到,罗永浩自身可能也在销售含有预制成分、有添加剂的食品,靠这些盈利还债,却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要求其他企业公示,这本质上属于行业霸凌行为。
截至目前,罗永浩尚未对李剑的叫板做出回应。这场由预制菜引发的争论,不仅关乎两家企业,更牵扯到整个餐饮行业。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餐饮品质的关注度日益提升,预制菜在餐饮行业中的地位和发展走向成为焦点。此次事件也让更多人开始思考预制菜的标准界定、信息透明化以及消费者权益保障等问题。未来,这场争论将如何发展,预制菜行业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值得持续关注。
来源:阿峰故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