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 建功立业黄河流域 彰显工会担当作为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16:08 1

摘要:达拉特旗地处黄河“几”字弯关键节点,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践行地。近年来,达拉特旗总工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探索“生态+工建”融合路径,构建“党政支持、工会牵头、劳模示范、职工参与、企业协同”工作格局,团结带领全旗职工在守护母亲河、推动高

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总工会

达拉特旗地处黄河“几”字弯关键节点,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践行地。近年来,达拉特旗总工会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创新探索“生态+工建”融合路径,构建“党政支持、工会牵头、劳模示范、职工参与、企业协同”工作格局,团结带领全旗职工在守护母亲河、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勇担使命、建功立业。

一、强化思想引领,筑牢共同奋斗思想根基

一是构建多维宣讲体系,打造思政品牌。通过进机关、进企业、进班组、进生态项目一线、进新业态组织站点的“五进”宣讲活动,开展“强国复兴有我”、“中国梦·劳动美”等宣教活动30余场次,通过“劳模讲实践、工匠讲技术、干部讲政策”分众化模式,覆盖职工超2万人次。组织职工走进沙漠博物馆、生态一线开展沉浸式研学,打造“黄河岸边工字号”思政品牌。二是编撰特色读本,讲好奋斗故事。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线,编印《召唤》一书。该书以“记录生态实践、彰显工人担当”为核心,收录了奋战在生态建设等一线职工的感人故事,生动展现职工在守护黄河安澜中的坚守与突破。成为职工学习身边榜样、践行生态使命的“精神教材”,让“黄河战略有我”的责任意识入脑入心。三是弘扬“三个精神”,树立先进典型。近三年评选自治区劳模3人(生态领域占2人)、旗级劳模50人(生态领域占31%)。录制《黄河岸边劳模访谈》视频8期,宣传治沙、生态修复等先进事迹,覆盖职工5万余人次,倡导职工向劳模学习,积极投身黄河流域生态治理。

二、创新生态实践,打造职工建功多元平台

一是助力生态治理工程,高起点推进“工会林”建设。2024年启动旗级“工会林”,2025年联合市总工会投入1400万元共建一体化项目,选址恩格贝示范区(288.27亩),累计组织劳模、职工代表500余人次参与植树,栽植苗木2万余株。预计成林后蓄积19.2万平方米,为黄河流域生态屏障注入“工会力量”。二是构建系统治理模式,多举措激活绿色动能。达拉特旗积极开展以路治沙,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与“三北”工程、光伏治沙、乡村振兴等一体推进,构筑起绿化带、淤地坝、光伏治沙带、锁边林“四道防线”。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们通过不断地提升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搭建技术创新攻关平台,形成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三是聚企融入黄河战略,强力度保障生态保护。工会通过帮建创新工作室、联办技能竞赛、宣传先进典型,带动更多企业投身黄河流域生态战略。目前,吸引包括内蒙古真金种业、中国三峡集团、中国华能集团、内蒙古能源集团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参与黄河生态保护,形成“工会搭台、企业唱戏、生态优化”的多赢格局,汇聚起企业守护母亲河的强大合力。

三、聚焦素质提升,锻造生态绿色人才队伍

一是以竞赛促提升。开展“黄河岸边技能大比武”,覆盖50余个领域,2万余名职工参赛,产生“技术标兵”120人、“岗位能手”350人,征集建议1500余条(80余条落地),近三年新增生态绿色领域技能人才3000余人。二是以工作室筑平台。建成19家创新工作室(生态领域6家),汇聚200余名骨干,取得成果310余项、专利100余项,搭建黄河流域产业工人创新交流平台。三是以实训强能力。挂牌总工会实训基地,开展培训竞赛40余期,培训2000余人次;开展“订单式”培训,举办“五小”创新分享会,50余项成果用于生态保护一线。

四、优化服务保障,做生态领域职工“娘家人”

一是建强服务阵地。建成8500余平方米工人文化宫,打造“五小学堂”、“多元‘工’益课堂”,提升职工能力素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培训49期。举办各类文体活动13场次,显著丰富了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职工凝聚力和归属感。二是做强服务品牌。持续深化“四送”服务、职工医疗互助、劳模职工疗休养等传统服务品牌。在“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活动中,针对生态领域职工工作环境艰苦、任务繁重的特点,重点慰问林草站职工、光伏运维人员、水利工程建设者等群体,累计发放慰问品、慰问金64万余元,让4600余名职工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温暖。三是完善激励机制。出台《达拉特旗职工职业技能比赛奖励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对在生态保护、绿色生产中表现突出的职工和团队给予表彰奖励,累计发放奖金10余万元。推动资源下沉、经费向基层倾斜,近三年向生态领域基层工会拨付专项经费40余万元,支持开展技能培训、文体活动等工作,有效激发基层工会组织活力。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