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星的芯片帝国要塌了?"去年底韩国论坛炸锅的这条帖子,说的不是产能危机,而是两位让韩国人骄傲到骨子里的科学家,68岁的李永熙和65岁的李淇明,居然在退休后集体投奔中国!这事儿可比娱乐圈八卦刺激多了,毕竟他们可是帮三星抢下全球存储芯片半壁江山的活传奇啊!
"三星的芯片帝国要塌了?"去年底韩国论坛炸锅的这条帖子,说的不是产能危机,而是两位让韩国人骄傲到骨子里的科学家,68岁的李永熙和65岁的李淇明,居然在退休后集体投奔中国!这事儿可比娱乐圈八卦刺激多了,毕竟他们可是帮三星抢下全球存储芯片半壁江山的活传奇啊!
李永熙是谁?在韩国人眼里他就是"半导体材料界的爱因斯坦"。2005年就被封为"国家学者"头号人物,他研发的碳纳米管技术,直接让三星NAND闪存芯片容量暴涨10倍。但去年他接受湖北工业大学邀请时,韩国媒体集体破防了。《中央日报》酸溜溜地报道:"中国用1.6万平方米的实验室和八位数年薪,就买走了韩国20年的技术积累。"
可韩国人自己心里清楚,李教授在首尔连个像样的实验室都申请不下来。他团队里最年轻的博士生都45岁了,韩国科研基金会的官员直接说:"您都退休了,该给年轻人腾位置了。"反观中国给的待遇:年薪直接对标三星副社长级别,在武汉光谷还配了300平的院士公寓,连他孙子上国际学校的费用都包了。
另一位李淇明教授的遭遇更魔幻。这位量子场论大牛当过韩国高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退休后想继续研究量子计算,结果韩国政府连服务器电费都不肯批。去年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找上门时,他老婆哭着说:"在首尔我们像乞丐,在中国我们像国王。"现在怀柔科学城给他配了价值2亿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周边住的都是中科院院士。
这事儿在韩国半导体圈引发了地震。三星前研发部长金哲浩在匿名采访中透露:"大企业只养35岁以下的'技术打手',45岁以上不是转管理就是被优化。"数据显示,韩国60岁以上顶尖科学家再就业率不足12%,而中国对应数据是67%。更扎心的是,李永熙在中国带的博士生,起薪就是他在韩国时的3倍。
韩国网友现在分成两派吵翻天。一派骂政府短视:"当年用人家的时候叫'国宝',用完就扔?"另一派则把矛头指向中国:"这是科技侵略!"但现实是,李永熙团队已经和长江存储联合突破了EUV光刻胶技术,这项被日本垄断20年的技术,现在中国实验室的样品良品率比东京大学还高5个百分点。
最戏剧性的是,韩国政府今年3月紧急出台"银发科学家计划",结果申请人数还不到预期的1/有位参与政策制定的官员私下吐槽:"我们连实验室空调费都批不下来,怎么和中国比?"现在首尔大学教授们开会时,最热门的话题不是新技术,而是"怎么把家人偷偷送到中国"。
这场人才争夺战最讽刺的细节是:李淇明在北京用的量子计算软件,核心代码还是他在韩国时写的。当韩国媒体还在炒作"中国偷技术"时,中国科学家已经用这些技术造出了全球最快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就像网友说的:"韩国把人才当一次性筷子,中国当传家宝,高下立判。"
来源:智科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