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时13天的初赛鏖战,不仅是一场电商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乡土文化的深度唤醒。据大赛组委会统计,参赛选手累计发布短视频160余条,开展直播超50场,吸引近百万人次观看。无为白茶、无为板鸭等六大特色农产品借力“短视频+直播”双赛道,实现从“田间地头”到“消费终端”
春潮涌动处,数字赋新能。4月8日,无为市第一届农产品电商直播大赛初赛圆满收官,20名选手在初赛中交出亮眼“成绩单”,成功晋级决赛。
历时13天的初赛鏖战,不仅是一场电商技能的比拼,更是一次乡土文化的深度唤醒。据大赛组委会统计,参赛选手累计发布短视频160余条,开展直播超50场,吸引近百万人次观看。无为白茶、无为板鸭等六大特色农产品借力“短视频+直播”双赛道,实现从“田间地头”到“消费终端”的精准触达。
赛事规则中“文化叙事”与“数据实效”的双重导向,成为初赛最大亮点。选手需在短视频创作中至少嵌入2条本土特色农产品内容,且画面分辨率、构图统一性等硬指标占比超70%。严苛标准下,一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脱颖而出,#直播赋能新无为 抖音话题播放量超840万次,推动无为六大核心农产品销售额实现环比增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数字动能。
初赛的火热态势,展现出无为市在农业数字化转型道路上的系统性布局。通过“短视频+直播”新业态与传统农业的有机融合,当地正加速构建覆盖生产、流通、销售的数字化产业链条。大赛特别设置的实战化培训体系,使参赛者们在内容创作、流量运营、产品推广等环节获得系统性提升,为乡村电商人才储备注入新鲜血液。
赛事背后,一条“政策扶持+供应链升级+品牌赋能”的产业链正在完善。“我们专门开设了‘皖江好物专区’,对参赛农产品提供流量倾斜,不仅要赛出‘带货王’,更要打造无为农产的金字招牌。”无为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的创新机制,正推动无为农特产品向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全面升级。
4月10日,初赛晋级的20名选手将进入决赛环节,在6小时的直播马拉松中展开终极较量。与初赛相比,决赛评分标准更聚焦“实战能力”:直播间销售额、订单量、观看人数、新增粉丝构成核心指标,且严禁刷单虚增数据,所有订单需提供完整物流信息。
数字引擎轰鸣,擘画振兴蓝图。当手机屏幕连通万亩良田,无为市正以电商直播为支点,撬动“人才培育-产业升级-市场拓展”的良性循环。随着决赛战鼓即将擂响,这场电商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实践,不仅为乡村产业振兴开辟数字化新路径,更将推动无为农特产品构建起“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流通体系,持续释放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来源:乡村的木棉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