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西和团县委坚持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实践宗旨,发挥县级团委的“生源地”优势,引领青年学子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在外学子与家乡常态化联系的实践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在实践锻炼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奉献中锤炼能力本领,以实际行动为西和高质量
今年以来,西和团县委坚持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实践宗旨,发挥县级团委的“生源地”优势,引领青年学子通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搭建在外学子与家乡常态化联系的实践桥梁,助力青年学子在实践锻炼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奉献中锤炼能力本领,以实际行动为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青春力量。
西和县团委积极响应号召,结合该县实际情况,协调联系本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乡(镇)政府等,按需挖掘优质实践岗位55个,依托“扬帆计划”“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对接系统发布岗位信息,确保有需求的返乡大学生都能够在岗位实践中增才智、长本领。同时,按照“因需设岗、双向选择、就近就便”的工作原则,从报名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中择优录取了110余名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组织召开了“扬帆计划”“返家乡”岗前培训会暨启动仪式,围绕人身安全、工作纪律、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参加实践活动的大学生进行了岗前培训。
基层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沃土。随着实践生活的开启,大学生走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基层村委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配合开展各项工作。在基层党建方面,协助整理基础资料、规范活动记录等辅助事务;在农业发展领域,积极开展“青春助农”直播带货,介绍家乡发展成果;在公共服务方面,参与环境卫生清扫、关爱特殊群体等基础志愿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在环境保护方面,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漾水河畔常态化开展“河小青”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精神。
西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保障第十三届陇南乞巧女儿节志愿服务保障工作有序高效开展,西和县团委组建了一支由返乡社会实践大学生为主体的志愿服务队,在乞巧节期间全程投入会场布置、秩序维持、县情讲解等各项服务工作,以专业、热情的服务为活动顺利举办筑牢青春保障线,让千年乞巧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西和红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共青团西和县委分批次组织参加2025年暑假实践的大学生到西和县博物馆、西和会议纪念馆参观学习,通过实地探访、聆听讲解、情景体验等形式,让学子们领略民俗风情,探寻红色印记,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着力构建红色文化传承与青年使命担当的双向对话机制。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参观活动不仅让他们认识和了解了家乡的历史文化,更加增强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感知和对家乡的认同感。同时,从红军长征过境西和、西和地下党的创建、西和会议等历史事件中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追寻先辈的足迹,新时代西和青年定会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新陇南·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鱼 勇 张 田
来源:陇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