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共党员,营口市第九中学语文教师、语文集备组长。从教二十载,他深耕教育沃土,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六个春秋,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卓越的班级管理能力,获评“营口市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亦脱颖而出,荣获“营口市中小学优秀班级”荣誉称号。
姜荣才
中共党员,营口市第九中学语文教师、语文集备组长。从教二十载,他深耕教育沃土,担任班主任工作十六个春秋,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卓越的班级管理能力,获评“营口市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亦脱颖而出,荣获“营口市中小学优秀班级”荣誉称号。
从教以来,姜荣才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将品德培养融入教学与班级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他以言传为尺、以身教为范,用真诚与坚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学生心中播撒向上向善的种子。
初出茅庐 求教探索
2005年6月,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姜荣才,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憧憬,加入了营口市第九中学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校领导的信任让他迅速褪去青涩,很快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如今回望,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里,时光的沉淀、领导的关怀与同事的帮助,都化作他成长路上最宝贵的财富,见证着他从一名新手教师逐步蜕变为能独当一面的教育实践者。
2009年,是姜荣才职业生涯中深深烙下印记的一年。这一年,他推开了教育生涯的全新大门,以班主任的身份扛起了一份从未有过的责任。彼时的他,刚褪去校园青涩不久,面对的却是远超预期的复杂局面:班级里,有些学生是随父母来营的外地务工子女,还有些是深陷家庭困境的孩子。这样的学生构成,让班级管理从一开始就布满荆棘,对首次带班的他而言,每一步都像是在未知的泥泞里摸索,一度让他陷入束手无策的迷茫。
新手上路的挑战,更是如潮水般接踵而至。面对性格顽劣、时常与同学起冲突的小明,姜荣才没有简单批评说教,而是一次次找小明谈心,从了解他叛逆背后的家庭原因入手,用耐心一点点融化孩子内心的坚冰;得知湘颖沉迷网吧、常常逃课,姜荣才放弃休息时间,一家家网吧挨个寻找,找到后也没有疾言厉色,而是蹲下身和孩子聊对未来的期待,用真诚将她拉回课堂;小帅因家庭变故萌生辍学念头,姜荣才更是放下手头的事,无数次顶着烈日、踏着夜色登门家访,一边劝说小帅的家人重视孩子的学业,一边鼓励小帅不要放弃求学的机会,用坚持为孩子守住继续读书的可能……每一件事,都耗费着姜荣才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也让他真切感受到班主任岗位的重量。
可即便被这样的困境环绕,姜荣才也从未想过退缩。他深知,这些孩子更需要有人为他们撑起一片安稳的成长天地,这份初心成了他咬牙坚持的底气。姜荣才主动放下“新手”的顾虑,找经验丰富的老班主任请教,从班级纪律管理到学生心理疏导,哪怕是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这样的细节,他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反复琢磨。他把每一次难题都当作打磨自己的“试金石”,像“啃硬骨头”一样,白天在班级里观察调整,晚上回家梳理总结,一点点摸索适合这个特殊班级的管理方法。
那段日子里,他常常在办公室忙到深夜,灯光下是他批改作业、整理班级日志的身影;周末别人休息时,他要么在去家访的路上,要么在为调皮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引导方案。后来,看到小明渐渐学会控制情绪、湘颖上课眼神重新亮起来、小帅不再提辍学的事,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有了意义。
在这样的坚守与付出中,班级管理慢慢步入了正轨,曾经松散的班级有了凝聚力,孩子们的脸上也多了笑容。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的中考,他所带班级的重点高中录取人数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这个成绩,对首次带班的他而言,不仅是一份亮眼的答卷,更是对他扎根困境、坚守初心的莫大肯定。也正是这份在逆境中不放弃的执着,让他在2014年度成功获评“营口市优秀班主任”,更坚定了他要在班主任岗位上一直走下去,用教育守护更多孩子成长的决心。
用爱育生 苦尽甘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历经岁月沉淀的箴言,不仅是姜荣才个人成长的写照,更成为他深耕教育领域时始终坚守的信条。他深知,真正的教育离不开“爱”的滋养,唯有以爱为底色,才能读懂每个孩子内心的声音,帮助他们拨开成长的迷雾。
学生小娇五六岁时,母亲突然失联,从此她的世界里少了“妈妈”这个温暖的称呼。小学五年级,一直悉心照料她的姥姥又因病离世,那个总能为她遮风挡雨、听她撒娇的人,永远离开了她。此后,小娇只能与嗜酒的姥爷相依为命,老人自顾不暇,更谈不上关注她的生活细节与心理变化。青春期悄然到来时,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变化让她困惑不已,生活里的孤独、学习上的压力,全都积压在心底,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人,甚至连如何打理头发、如何挑选合身的衣物这些女孩子成长中的小事,都没人能教她。渐渐地,小娇变得沉默寡言,有时还会因一点小事莫名烦躁,成绩也随之起伏不定。
当姜荣才从家访中了解到小娇的处境后,他心里满是心疼。姜荣才主动走近她,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耐心教她如何打理生活、如何应对青春期的烦恼,倾听她的心事,化解她的迷茫。这份不带功利心的关爱,像一缕暖阳,慢慢照进了小娇封闭的内心。她开始愿意主动和姜荣才分享学校的趣事,遇到难题时也会大胆提问;原本凌乱的书桌渐渐变得整洁,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课堂上专注的眼神里,重新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在姜荣才的陪伴与引导下,小娇不仅慢慢改掉了身上的小毛病,更学会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成绩稳步提升,最终顺利完成了初中三年的学业。
更让姜荣才感到欣慰的是,多年后,他得知,小娇也选择了教育行业,成为了一名幼儿园老师。如今的她,正像当年姜荣才守护她一样,用耐心和爱心陪伴着一群稚嫩的孩子,把自己曾经收获的温暖与善意,传递给更多需要关怀的小生命。每当想起这些,姜荣才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幸福与自豪——他知道,自己播下的“爱”的种子,已经在小娇的心里生根发芽,长成了能为他人遮风挡雨的大树。这一年的中考,姜荣才所带班级也再创佳绩,升入优质高中人数居全校首位。凭借出色的表现,该班级被授予“营口市中小学优秀班级”称号,这份荣誉是对他“以爱育生”理念的最佳印证。
服从大局 倾情奉献
在送走2018届毕业生后,他有到外校交流学习的机会。然而,就在新生报到之际,学校领导找到他,希望他能以学校大局为重,暂时放弃交流学习,继续担任班主任。一边是关乎个人职业发展的机会,一边是学校的迫切需求,姜荣才的内心一度纠结万分。但转念间,多年来学校的悉心培养、同事们的热忱相助涌上心头,“坚守教育初心、扛起育人责任”的信念早已深植于心。最终,他毅然选择留下,将个人诉求默默放在一边,用行动诠释了对教育事业的忠诚。
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岳父被确诊重病的消息,让身为独生子女的姜荣才与爱人瞬间陷入了迷茫与焦灼。他强忍着内心的悲痛,一边悉心安慰、鼓励爱人坚强面对,陪伴岳父辗转营口、沈阳两地奔波求医;一边又时刻牵挂着教室里48双期盼的眼睛,放心不下孩子们的学业与成长。“大家”与“小家”的天平反复摇摆,让他承受着身心双重的煎熬。但他始终没有退缩,选择在讲台与病床之间来回奔波。只要岳父的病情稍有稳定,他就第一时间赶回学校,备课、上课、谈心、处理班级事务,生怕因为自己的缺席耽误了学生的成长,辜负了家长的信任。
十六载春秋流转,班主任的岗位上,姜荣才从青涩走向成熟,用汗水浇灌出满园桃李,也收获了诸多荣誉与认可。在他看来,荣誉是责任,认可是动力。
教育是灵魂的唤醒与传递。姜荣才的坚守,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与坚持中,彰显着人民教师的初心与担当。在立德树人的时代征程中,他既是默默耕耘的“点灯人”,也是砥砺前行的“追光者”,用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人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着自己全部的力量。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