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器轰鸣作响,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张张如蝉翼般的锂电池隔膜有序下线……第一站,记者们来到了中材锂膜(内蒙古)有限公司。中材锂膜(内蒙古)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锂电池隔膜领军企业中材锂膜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研发、生产、销
5月14日
由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组织开展的
来自中央、自治区、市、区四级媒体的记者们以及各家自媒体
旨在通过系列报道
全面、客观、生动地展现
首府蓬勃发展的新风貌、新成效
“膜”力全开 智造未来
机器轰鸣作响,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张张如蝉翼般的锂电池隔膜有序下线……第一站,记者们来到了中材锂膜(内蒙古)有限公司。中材锂膜(内蒙古)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国内锂电池隔膜领军企业中材锂膜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高性能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中材锂膜(内蒙古)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杨海全介绍说,公司一期项目投资2.61亿元,占地150亩,于2019年12月建成2条湿法隔膜生产线,年产能0.9亿平米,达产年收入超过1.6亿元;2021年11月启动二、三期项目,总投资约33亿元,占地240亩,规划安装10条日本东芝进口湿法锂电池隔膜高速生产线,年产能为10.4亿平方米,目前二、三期项目10条生产线已全部建成投产,2024年总产值达1.8亿元。
北疆新闻记者李文华说:“之前参观的都是些生产电池、半导体、硅片的企业,今天第一次参观电池的上游产业,感觉很不一样。通过讲解我了解到,锂电池隔膜能够使电池正负极分隔开来,防止两极接触而短路。隔膜越薄,电池能量密度越高,续航能力越强,这是首府锂电产业发展的重大突破,点赞!”
智耕沃土 绿绘田园
领略了工业的科技生产成果与高效生产动能,随后记者们来到了土默特左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感受农业的智慧创新活力与绿色发展脉搏。土默特左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于2015年由农业部批准设立,2017年土默特左旗政府通过统一流转土地5700亩形成示范区核心区,2019年土默特左旗阿勒坦农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承接示范区的建设运营及农业科技推广示范,2022年4月成功申报创建自治区级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初步实现了四季采摘、田园文旅、农事体验、研学教育一体化发展。阿勒坦农牧业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部长唐朝琳告诉记者:“目前示范区正在建设阿勒坦——凯盛智慧温室项目,主要种植产品为樱桃番茄,设有番茄生产中心、分拣包装中心、冷链物流配送中心三大功能区,打造集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于一体的高端设施农业项目,现已完成基础工程,预计10月底全部完工并投产,达产后,亩均产樱桃番茄15吨,年产2700吨,预计年销售收入8600万元,净利润2000万元。”
“这里颠覆了我对传统农业的认知。”《工人日报》记者温迪颇有感触:“智慧温室内,无土栽培的小番茄整齐排列,物联网系统实时调节温湿度让果实清甜可口。更令人惊喜的是‘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让农民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再进园区务工学习技术,人均年收入增长超过30%。现代农业不仅让土地‘流金淌银’,还让乡村振兴有了实实在在的支撑。”
文旅共舞 塞外生辉
烟波浩渺、飞鸟翱翔,碧水青山相映成趣,来到哈素海旅游景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丽场景让记者们眼前一亮。土默特左旗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侯梦娇说:“六十年前,哈素海与黄河并不连通,1962年民生渠引入黄河之后,哈素海形成永不干涸的湖泊,到了八十年代,又建成了扬水站,成为一个平原水库,可灌溉周围几万亩良田,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田湖景观。同时,哈素海旅游景区山、水、草、湿地等自然资源丰富,是呼和浩特市平原保存完整的内陆型淡水湿地生态系统,也是候鸟迁徙路线之一,每年都有大量候鸟在这里迁徙、繁殖,2023年10月,哈素海旅游景区首次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鹳。”作为土默川平原的旅游胜地,哈素海旅游景区除了建成天鹅堡温泉、戏水乐园、游船码头、渔家乐示范园等项目,还在2023年——2025年连续三年举办哈素海冬捕节暨冰雪旅游季活动,打造冰雪节IP;2025年举办了“畅游哈素海·品味开河鲜”主题活动、“炫彩开跑,趣玩赛道”2025年哈素海趣味环湖跑活动,吸引了成千上万游客来一睹哈素海的绝美风光。
中新社记者张玮是第一次来到哈素海旅游景区,她说:“很早就听说哈素海有‘塞外西湖’的美誉,今天站在湖边,吹着风,看见午时的阳光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在荡漾,候鸟凌空起飞盘旋在湖面上,如此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最后一站,记者们来到了呼和浩特古城文化园。呼和浩特古城文化园是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城市记忆为主要内容的古建筑群。古色古香的街道长廊、典雅精致的青砖绿瓦建筑,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回遥远的过去。呼和浩特古城文化园总经理陈阳说:“呼和浩特市古城文化园始建于1998年,是目前我国最大规模以异地迁建形式集中保护的明清建筑群落,建筑内容涵盖历史街区、官府民居、店铺商肆等,按照‘原物利用、不变原状、整旧如旧’的原则进行异地迁建,明代观音庙、清代三官庙戏台、清代书院芸香书院等建筑在此一一呈现。作为北疆文化的重要载体,园区在北疆文化建设上重点发力,将这些从过去而来又要到未来而去的北疆文化瑰宝烙上时代文明的印记。”
从工业的日新月异到农业的岁物丰成,从旅游的湖光山色到文化的古韵悠长,呼和浩特在“一路生花”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未来,呼和浩特将继续以创新为笔、实干为墨,绘就一幅产业兴、生态美、人文醇的锦绣长卷,让每位市民都能在城市的发展中享受到“一路生花”的幸福与美好。
丨来源:青橙融媒(实习记者 吴香凝/文 记者 王劭凯/图)
丨编辑:魏颖
丨校读:张婧玉
丨审核:王伊蕾
来源:呼和浩特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