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北黄淮地区: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67.65%,环比、同比分别下降7.45、9.17个百分点;2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74.50%,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05、5.13个百分点。
4月7日土壤墒情监测结果表明,虽然全国农区大部墒情适宜,但近期降水偏少,春季作物需水量大,环比墒情不足及干旱范围明显扩大。
华北黄淮地区: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67.65%,环比、同比分别下降7.45、9.17个百分点;2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74.50%,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05、5.13个百分点。
西北地区: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66.17%,环比、同比分别下降9.77、10.69个百分点;2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67.61%,环比升高2.2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7.61个百分点。
西南地区: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69.58%,环比、同比分别下降9.19、5.06个百分点;2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75.16%,环比、同比分别下降7.67、1.27个百分点。
其他南方地区:0—2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76.35%,环比、同比分别下降11.49、18.45个百分点;20—40cm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值为73.51%,环比、同比分别下降6.58、12.96个百分点。
墒情不足区域主要分布在:东北西部,华北黄淮旱地及灌区局地,西北黄土高原部分旱区,西南东部及西南部分地区,湘西和鄂西局地、江西局地,广西西部及海南局地。其中严重不足区域主要分布在:山西运城、临汾及晋中局地,河北沧州和张家口局地,江苏宿迁和镇江丘陵高岗局地,江西新余市局地,广西玉林、防城港和百色,四川广元局地,贵州黔西南州局地,云南楚雄、大理局地,陕西渭南旱地。墒情过多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大部、松嫩平原中部和东南部、牡丹江大部及广东东南部。
据中央气象台预测,未来十天黄淮江淮等地气温显著偏高,东北江南华南部分地区降水偏多,其他大部地区降水量仍偏少。当前黄淮大部冬小麦处于拔节孕穗期,水肥需求量大,墒情不足至干旱农田应灌尽灌,喷灌灌水量35—40m33/亩,结合灌水施用速效氮肥。江南南部和华南局地大雨或暴雨并伴有强对流天气后,渍涝农田要及时清理″三沟″,排涝降渍。东北地区春播即将开始,要提早准备农资,购置检修农机,平整土地,做好春播准备。来源:世界农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