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剧试毒:成毅《赴山海》、热依扎《灼灼韶华》等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14:50 1

摘要:《野心家》算是我的小房子,当然我更喜欢的是同系列的《元配》。成书顺序是先有《元配》,再有《元配》女主母亲褚韶华的故事《野心家》,到写褚韶华的故事时,由于大量设定已被前作固定,所以故事和人物难免有些束手束脚,类似的情况常发生在先有正传后续写前传的写作中,比较近的

本周鹅桃联手抬上新剧《赴山海》,酷抬上《灼灼韶华》,大家本以为自《生万物》完结后低落的剧盘总算能有点起色了,结果……

《灼灼韶华》

9.11央八黄金档开播,优酷独播

由余丁执导,苏晓苑编剧,热依扎、杨祐宁等领衔主演,根据石头与水原著小说《野心家》改编的女性年代传奇剧,《灼灼韶华》。

《野心家》算是我的小房子,当然我更喜欢的是同系列的《元配》。成书顺序是先有《元配》,再有《元配》女主母亲褚韶华的故事《野心家》,到写褚韶华的故事时,由于大量设定已被前作固定,所以故事和人物难免有些束手束脚,类似的情况常发生在先有正传后续写前传的写作中,比较近的例子是《少年歌行》和《少年白马醉春风》。

扯远了,说回来,《野心家》的故事如其名,最精华的就是褚韶华的“野心”,为了这份要做成大事业要出人头地的野心,原著里乱世中的她是杀过人的 (真·谋杀,非法律意义上的正当防卫) ,所以我也没奢望影视改编能全照书拍,让石头与水老师赚到钱就挺好。

《灼灼韶华》我看了八集,作为传奇剧看待,水准及格,但有明显的“短剧”化和“爽文”化改造痕迹。与原著相比,大脉络上 女主不寻常的野心和韧性保留较为完整,其他的改编堪称大刀阔斧。

第一集看下来的最大感受就是短剧思维真的已经全面侵蚀平台和长剧主创了吧。这一集的节奏赶到什么程度呢?一集里:女主惊马下救人,接着立马识破真假黄芪,接着她得知大哥收到一批低价黄芪,然后大哥被污掉包黄芪,她智勇双全一路追查洗脱大哥嫌疑,大哥又被高利贷抓走,家里为了还高利贷要变卖家产,还逼她去攀对方早生退意的婚约,她经过心理挣扎以表现征服未来公公,救出大哥,穿上嫁衣,还缅怀了一把早已逝去的革命党初恋……这可全都是一集的内容。

高情商:叙事效率太高了。低情商:这片段式情节跟看短剧有啥区别?

区别肯定还是有的,这种精于传奇剧的老编剧写人写台词都还是要比短剧考究些,但这个第一集最起码在剪辑上明显被短剧思维狠狠干涉过,看得我这种长剧观众有点喘不过气。第二集起情况有所改善,但整体感受上还是明显区别于传统长剧。

那既然快节奏是观众普遍的诉求,这样的叙事方式不好吗?到底有什么负面影响呢?举个具体的例子。

在第二集片尾,女主婚后与丈夫感情渐笃,将与夫家一起去北京前,她去初恋墓前告别,结果回头看见活生生的初恋戳在那里,才知道他并没有死。她告诉初恋自己已经结婚过得很好,就要去北京见更大的世界,一番对话后镜头先切到女主回夫家太晚被婆婆刁难,女主公公教育儿子要会驾驭妻子,随后第三集开篇就是女主得知丈夫被初恋约出去见面,她就杀到了二人见面的地方。

这中间也省略太多了吧?这么省略,影响最大的就是初恋这个角色,他是怎么从女主对他说自己过得很好,直接跳到跑去跟女主老公说“对她好就放她走”的?剧情没有展示他对女主的情感,没有展示他如何了解或说误解到女主的处境,没有展示他对自己和女主未来的憧憬与安排,只留下他跑去人家老公那儿自说自话,这必然令角色显得异常自私自负。传统长剧拍法再赶也会在过程中铺垫一下人物的观察与思考过程,尽管有了这些铺垫角色自私自负的本质也不会动摇,但他起码不会像个自私自负的二愣子。

编剧苏晓苑是《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编剧,《灼灼韶华》的故事模式也很接近《那年花开》,当然原著本就有这个故事基础:生而不凡野心勃勃的女主,理想到不似真人必须早亡的伴侣,成为寡妇后逐渐拼出一片天的事业线,以及那事业上纠葛颇深的异性对手……无论在当年还是当下,这种叙事都能击中传奇剧观众尤其是女观众的嗨点。

从前几集来看,褚韶华这个角色的野心确实贯彻始终,但配合她野心施展的那一连串情节,设计得过于爽也过于顺畅。 在这类“智斗” 具体小情节的起承转合和节奏上,在女主经历的磨难上,比较《灼灼韶华》和《那年花开》,这几年长剧的“爽文”化和“短剧化”趋势确实相当明显。

好在从类型看, 传奇剧 做这种短剧化和爽文改造,对表达的伤害相对轻一些,因为传奇剧调性本就是大开大阖、突出冲突、凸显传奇性,悬浮度本就不低,所以迎合当下观众吃不了“苦”也没耐心的观剧习惯的改造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明显与短剧不同的是,主创将一些细节处理出多义性的解读空间,比如 女主被母亲和嫂子逼迫接受婚约去救哥哥,此时镜头给出女主对兄妹情深的回忆,然后她跑出家门追上了有退婚之意的父子俩,口中说的却是两家门不当户不对应该退婚,也不需要对方银钱补偿,只是希望能帮她找点事做去补贴家里,此举令未来公公对她另眼相待,坚持履行了婚约。观众可以理解为女主以退为进奋力一搏成功拿下婚约,也可以理解为女主真心不想用婚约绑架彼此,前者增加了女主的城府与腹黑,后者令女主伟光正到少点人味儿,镜头和台词都没有给出确凿答案,模糊处理不仅能让观众各自相信想相信的,也留出了既此且彼的混沌度。

热依扎饰演这种传奇的坚韧的不服输的野心女性是适合的。开篇几个镜头很有年龄感,扮少女非常勉强,第二集婚后就好起来了。用正常演员的标准而言,她的表情其实有点过于丰富和强烈,但在她身上在合适的角色上就还算成立,《无所畏惧》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不过如果你无法习惯她的表演风格,那就慎入,因为本剧非常典型。

总之如果你是传奇剧的忠实观众,本剧可以看。格外提一句,本剧导演余丁也好,《那年花开》导演丁黑也好,搭配苏晓苑做出的 年代传奇剧 ,还是要比郭靖宇团队操刀的 年代传奇剧 细致讲究一些,也更适合女性观众。

豆瓣未出分

个人评分:6.5分 观察

适合人群:i 传奇剧、i热依扎、i《那年花开》、i死老公搞事业才是正经事、i传统台播黄金档

不适合人群 :非常排斥短剧化改造的 、对传奇剧毫无兴趣的、原教旨主义书粉

结论: 从收视率看, i传奇 剧的 央八观众已经给出了忠实的反馈

《赴山海》

9.11上线,鹅桃独播

任海涛、林峰联合执导,刘芳总编剧,王威、李惠敏、海珊、陈群星、刘林青、朴珍妮编剧,成毅、娜扎等领衔主演,根据温瑞安武侠小说《神州奇侠》改编的古装新概念武侠剧《赴山海》。

第一集过完片头曲和广告刚进入正片几十秒,我就坐直了身体掏出了我的小红笔,把进度条拉回到正片开始的第一秒——也是有日子没遇见这么错漏百出的开篇画外音了,手痒。

上来第一句就是“大熙初年,武林亦乱象丛生”,不是大哥你这是全剧第一句,你跟谁“亦”呢?没亦硬亦啊?

接下来说武林正道衰落,权力帮制霸江湖,下一句立刻说水道一派朱大天王长期牢牢把持水路,两派打得不可开交,不是大哥你给我翻译翻译什么叫做“制霸”?都制霸了怎么还有别人长期把持你辖下的资源?都制霸了你俩还打得不可开交?

这句说完就直接跳到“北荒军肆虐,南渡阴影未消,皇帝被迫逃离都城”,不是大哥你给我跳哪来了?连个过渡都没有就硬跳啊?我稍微想了下,一开始“大熙初年”后面应该接的是这句吧,然后接“武林亦乱象重生”才对劲啊,那为啥掉个儿又不改明白呢?

说完这几句又硬跳,这回倒是知道加个“与此同时”了,好点但有限。说武林人士都想夺天下英雄令,于是沿途设伏追杀据说持有天下江湖令的吴将军老母亲,不是等等,沿哪个途啊?你上文也没交代啊!

然后《正在此时》承接上文的《与此同时》,我真是服了,这个衔接过渡的水平比起无衔接硬跳,很难讲哪个让我更难受。

后几句还有字幕缺字以及直给前情未交代的专有名词等问题,90秒近十个错误,这文案水平真是绝了。

此后剧情跳转到现实世界,原来这是当代人男主肖明明用内测的AI在改写自己喜欢的武侠小说,意思是上面这些乱七八糟的文字都是AI创作呗?我悟了,这剧是在深刻嘲讽用AI搞创作的行业乱象啊!但不对呀,一边用“内测”给AI挽尊,一边肖明明自己也疯狂打字呢,而且他一边打字一边出的一段武侠剧情画外音依然有病句,那就是勇于给自己的男主设置文盲的人物起点,有勇气,了不起!

文案已经这样了,后续情节和台词什么水平估计大家自有判断,如果没有我就再举一个例子。

男主穿书后,跟AI系统有一长串对话,在对话的最后AI告诫他不走完主线任务就无法离开,并提醒他要“注意以下创作雷区”

请问“以下创作雷区”到底是指啥? 如果你所谓的创作雷区是(不要做)以下事情,(不要) 剧透关键情节算第一个,第二个呢? 锦囊会随时提醒你创作进程是不要做的?那如果创作雷区只有一个,你为啥要用“以下”,还是你想说跳过关键剧情也是一个创作雷区,而关键剧情锦囊会时刻提醒你?就这两句话台词和PPT都说不明白啊?而就这种涉及穿书系统最核心问题的台词都交代不明白,这个剧的文本水平还有什么指望啊?

那视效上呢?作为一部偶像路线的武侠剧,视觉效果如何呢?

一张动图说明问题

这支棱个膀子是干啥呢?保持平衡吗?

一张不够再来一张

创意拙劣、特效糊弄

当然如果你知道这是拍出《七夜雪》里曾舜晞屁蹦打戏的导演,就不会对这种打戏水平表示惊奇了,让我们复习一下教材

这么可笑的动作设计和分镜呈现,这么敷衍和省事儿的特效制作,和五分钟就自燃一次的BGM, 配上土里土气的色彩搭配,再上一个 高磨皮与白花花滤镜buff,从镜头到特效到粗糙的抠图再到色彩搭配,真的很难相信这是S+项目的质感。

说到男主,不得不说一句,这一套套马卡龙纱衣,这小辫子配刘海,这粉嫩的美甲,到底是男主还是女主?而他黏黏糊糊的前后鼻音不分的儿化音也完全发不出来的台词水平,还是那个“玉秋栓”没错了。剧里你们能听到《一时半火》《坑请各位前辈》《请你们坑坑我》等精彩发言,是微信语音转文字都识别不出来的普通话水平。

表情也糟糕了很多,可能因为这部剧里他需要演活泼而不是《莲花楼》里的半死不活,所以格外让人尴尬。穿书后他大片大片的内心OS台词,而他惯常说台词的方式都是从牙缝里哼唧出来,是真能把人哼唧睡着。我是什么时候警醒的呢?片中贴片和片尾贴片广告里,他读“萧秋水邀请您……”“萧秋水感谢您收看赴山海”,“萧秋水”三个字我听了三遍才确定他读的是自己角色名,口齿是真绝。

吐槽画外音文案错字病句的微博发出后,评论问是一点优点都找不到吗?其实这个剧的改编思路就挺值得肯定的。有人回复说这算啥,穿书系统多泛滥啊,不是这个意思,穿书是很泛滥的网文类型,目前在剧集领域也不算新鲜了,但是买温瑞安《神州奇侠》的IP,用穿书的模式去做经典武侠小说影视化的改编,就是比较巧妙的用新思路激活旧IP的改编方案,更便于 用当代人的价值观与原书人物情节做碰撞,碰撞出新的戏剧点。

剧的第一集就用当代人对“爽”和“金手指”的刚需,去挑战一本传统武侠作品里 大男主踏实成长 的循序渐进,本质上这个改编思路可以挖掘出很多有意思的点,非常便于情节的展开与冲突的建立,比如剧中男主按爽文改写情节给自己留下的多个金手指,要么无用要么变成他前进路上的大雷,这都是一个好的改编框架下自然生出来的戏剧点。

可惜想法很好、框架不错,到具体执行简直一言难尽,完成度差到难以置信,不知道是这个刘芳+六人以上的编剧组并没能真正驾驭住这个不错的改编方案,还是在拍摄过程中一切都走形了,总之不仅上面提到的具体文本水平一塌糊涂,剧还能用前三集中宝贵的10分钟时间,让男主展示一手当代人的调酒技术,用莫吉托征服古人,2010年以后的网文这么写我都会骂快回去上学吧小学生,现在是2025年了!

虽然我至今也很看不上《莲花楼》,但跟《赴山海》比起来,《莲花楼》还不至于这么难忍,我受刑一样捱过六集,关掉那刻如蒙大赦。

豆瓣未出分

个人评分:4分,其中1分给这个改编方案

适合人群: i成毅、i男主女主化、i玉秋栓口音、i奇思妙想打戏

不适合人群 :真·武侠观众、成毅口音受害者、节奏要求者、文本水平严格者、对表演和质感有最基本要求的

结论: 水准全然 对不起它的营销架势

本周还看了电影《轻于鸿毛》。人物是有意思的,人物关系是很有戏剧张力的,可惜具体情节好一段歹一段,仿佛主创想起什么就往里塞什么,搞得像情感热线remix女性主义宣讲,既没有真正连贯顺畅合情合理的故事,也没有一以贯之的主题,电影一大半靠宋佳作为演员的魅力撑着,小半靠宋佳和佟丽娅的美女CP感撑着,冲着演员可以去看,但这对演员也是挺消耗的,冲着故事就大可不必了。

来源:涂涂的小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