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文学,几乎全世界每一个人与之有关联,文学是一扇敞开的大门,更是一种学问,它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在不断演变和升华,文学的覆盖率大到全球每一个角落,小至每一个人的心间。从古至今,文学与人类息息相关,社会发展需要文学激励瘾导、鼓动鞭策和记载反映,人民生活的方方
漫谈文学感觉
作者/山夫
说到文学,几乎全世界每一个人与之有关联,文学是一扇敞开的大门,更是一种学问,它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在不断演变和升华,文学的覆盖率大到全球每一个角落,小至每一个人的心间。从古至今,文学与人类息息相关,社会发展需要文学激励瘾导、鼓动鞭策和记载反映,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和文学相关。文学如同食粮,其魅力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文学的力量不断地召唤勤奋的人去重塑自己,进而改变自我改变世界。国家教育部发文称:现行一级学科共有十四大类,文学就是其中之一,文学是一场跨越时代的文明对话。本文就文学的概念、功能、属性和现实意义与各位朋友研究探讨,以便提高文学素养和创作水平。
文学是事业的助推器。记得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就喜欢上了文学,除了在课堂上学习语文外,正遇文化大革命风暴席卷全国,大字报漫天飞、大街小巷大辨论,公民们的主要精力投入文化革命,不分昼夜不停地、成山似海的奋笔疾书,期间也确实提高了写作能力,回到农村也没有放下笔杆,办板报、编剧本、填歌词和来往书信,不间断地操练。参加工作后,始终把事业和爱好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了两不误,由于职业的关系,给领导写报告和讲话稿,进行公文创作,工作之余,到机关、农村、厂矿、企业搞调研,最后形成报告文学和调研报告,索性把文学的素养融入本职,同时不失时机的搞纯文学创作,论文、诗歌、散文、快板、游记、小说等文学体裁不断地偿试,作品不间断地投稿于中央级刊物、省报市报以及有关杂志发表百余篇,特别是退休后,拥有大量的时间,作品推送美篇、快手、视频号、公众号等平台,同时积极参与全国文学大赛,功夫不负人,先后出版了八本原创书籍,完成美篇500部,快手上千篇,现在把这些作品汇编成电子书《岁月的长河》(有新体诗、散文随笔、摄影习作以及网友评论和留言组成),从今年七月起,有计划地陆续发到网上和朋友圈以及好友,得到了不少的好评。
文学是人类学科。1928年,高尔基在苏联地方志学中央局的庆祝会上致答词时,首次提出"我的主要工作是人学",间接将文学与"人学"关联。此后,他在《谈手艺》《论文学》等文中进一步阐释这一观点。高尔基认为文学应以人为中心,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揭示人的情感、命运及社会关系。这一主张突破了当时机械反映论的局限,强调文学的人文关怀。文学的最高境界在于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生命的共鸣,让文字超越时空直抵人心,更在于让读者在文字中找到永恒的价值,用文字构建一个让读者流连忘返的精神世界。文学之所以广受欢迎,是因为它具有独特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感召力以及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所以,天下文学爱好者应该孜孜不倦地攻克文学堡垒,力求达到人生巅峰。
文学是记忆宝庫。翻开古今文学史,有不少优秀的作品,深入人心记忆犹新,有的把那些经典作品、经典语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一些名家的文学作品,人们会三番五次的阅读,并且作好读书笔记,以便更深刻的理解和发扬光大,比如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已经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部作品分别开创了 历史演义、 英雄传奇、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的典型范式,其人物塑造、社会批判以及语言艺术创造了巅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游记拍摄成电视剧后,从1986年春节央视首播以来,重播了3000多场次,是有史以来重播的最高记录,近四十多年久经不衰,男女老幼百看不厌,创下了电视剧播放和收视的奇迹。任何一部电视剧、戏剧、电影的制作离不开文学脚本,文学发挥着基础性的根本作用,没有文本这个载体,影视作品无从谈起,由此足见文学在其中的地位。
文学是时代镜像。文学是时代的忠实记录者,全国各地不同级次的档案馆成千上万,馆内收藏的每一类每一种每一件物品,都与文学有缘,都离不开文字的记载,讲解员的讲解词、图片画作说明、各种版本的志书、历史上重大事件和重要文件等等,几乎所有藏品都有文学在其中,大专院校以及所有的各类学校图书馆、各个城市大小书店保存着千千万万册书籍,更是和文学、文字和数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包括全国十多亿男女的姓名,也和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国家的大数据库保存着无数的数据,每一个人的姓名以及相关信息,轻轻一点就显示出来了,这些也都是靠准确的文字记载才能迅速检索出来,对于各行各业的咨询、查找、核对、证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种版本的字典词典更是文学属性的范本。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文学更显珍贵。当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文学依然坚持提供深度思考的空间,当快餐文化大行其道,文学依然守护着语言的精致与思想的深邃。博尔赫斯曾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在这个意义上,文学为我们建造了无数个精神天堂。
文学是快捷媒体。这一概念,猛一听似乎觉得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文学文字就是最忠实的传播机,众多的新闻媒体,有电视台、广播台站、各类报社、哪一家也离不开文学和文字的支撑,比如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报社的社论、上级的文件,声明贺词等都需要用文学和文字的方式进行准确、真实、详尽的表达,公民之间的书信往来和微信交流,更离不开字句的支持。路遥获矛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在文学界引起了轰动效应,所有的文学爱好者不止一次的阅读,给人们注入了精神力量,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群,充分证明了文学的传播速度、能量和威力。再比如公安部门发布的通缉令,对犯罪人的有效信息,其身份证号、相貌、年龄、身高、籍贯等特征必须真实全面准确无误。这也充分体现了文字的重要性。
文学是精神港湾。文学是人类精神的避难所,文学是时光的琥珀,封存着人类最精粹的情感与智慧。话说文学,其实是在话说人类自己。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到《尤利西斯》的意识流,从荷马史诗到现代派文学,文学的形式在变,但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从未改变。让我们继续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在文学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从甲骨文的卜辞到数字时代的电子诗,文学始终以语言为舟,承载着文明渡向远方。它既是《诗经》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朴素咏叹,也是《浮士德》中“停一停吧,你真美丽”的哲学叩问。鲁迅以笔为刀,剖开国民性的疮痍,马尔克斯用魔幻的羽毛,托举拉美大陆的孤独,这些文字如同星火,在暗夜中为后来者标定精神的坐标。
文学更是现实的棱镜。杜甫的“朱门酒肉臭”映照盛唐的裂痕,托尔斯泰的《复活》折射沙俄的虚伪,而当代作家则以碎片化叙事捕捉数字时代的焦虑。它不提供答案,却永远在提问:当加缪写下“推石上山的斗争足以充实人心”,他早已为荒诞的人生写下了最壮丽的注脚。
文学是鲜活教材。正如俄国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文学是社会的家庭教师。每一个时代的文学,都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让我们得以窥见历史的真容。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文学愈发珍贵,它对抗语言的贫瘠,拒绝思维的懒惰,让我们在“点赞”与“刷屏”的间隙,仍能触摸到灵魂的质地。正如博尔赫斯所言:“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文学构建的正是人类共有的精神圣殿——那里有永不褪色的悲欢,和永不过时的自由。
这种对抗呈现为双重姿态:既是向下的深渊凝视,又是向上的星辰仰望。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地下室手记》中剖开人性的脓疮,卡夫卡用《变形记》展现异化的终极形态,这是文学直面深渊的勇气,但《神曲》引领我们穿越地狱到达天堂,《红楼梦》以大观园的毁灭完成精神的超度,这又是文学给予的救赎可能,正如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所揭示的:文学的本质是揭示存在的沉重与轻盈。
文学是前行动力。要高好创作产出精品,就必须付出非同寻常的努力,文学通常展现出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情感共情能力、独特的语言表达天赋以及丰富的想象力,这些特质共同构成创作能力的核心基础。文学天赋的核心特征,是敏锐的观察与细节捕捉。对生活细节具有显微镜般的洞察力,能捕捉他人忽略的细微表情、动作和环境特征以及说话时无意识的肢体语言、情感共鸣与共情能力,能深度感知他人情绪波动,更早察觉微妙情感变化,并转化为作品的感染力。
在技术理性统治的当代,文学愈发显现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当算法试图量化一切,当短视频解构深度思考,文学依然守护着语言的精确性与思想的复杂性。博尔赫斯的迷宫、乔伊斯的意识流、残雪的鬼魅叙事,这些文学实验不断拓展人类认知的边界。它们不是逃避现实的避风港,而是更深刻介入现实的棱镜——通过变形反映真实,通过虚构抵达本质。
从苏美尔泥板上的楔形文字到量子计算机生成的诗歌,文学的载体在变,其内核始终未改,它是对抗遗忘的纪念碑,是沟通孤岛的桥梁,更是人类在茫茫宇宙中确认自身存在的回声。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文学就是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集体创作,每个读者都在续写这部名为"人类"的伟大作品。
文学是保健佳品。文学还能和保健扯上关系吗?回答是不仅可以,而且效果不错,因为创作灵感一来,所有的杂念全部被排除,思想和精力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到创作当中。笔者曾经写过“文化与健康之浅见”和“文学与养生”的两篇文章,均被“头条”采用。文中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阐述了文化与健康的关系,原因是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其他一切都会抛之脑忘呼一切,创作中注意力非常集中,必须排除一切干扰,如果中途打断思路,说不准再也找不回合适的词句,同时创作过程中,写的都是向上向好向前的内容,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灵魂趋向和思想深度引向一个较高的层次,久而久之就能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心态决定健康,心态纯正了,体格也随之优化,能吃能睡,自然疾病就减少了,这不仅是自己的体会,而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把钻研文学与保健有机的结合起来,不失为之是一剂良药妙方。
2025年九月
来源:环球经典原创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