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消保宣教 老人能懂孩子爱听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14:34 1

摘要:“这是梦起航的港湾,扬起奋进之帆!中国金融有方向,特色文化记心间!”这是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以下简称:厦门建行)创新设计的说唱跳节目《金融之光耀鹭岛》的开篇,点明了节目的主题。该节目不仅节奏鲜明、形式新颖,更充分展现了厦门建行推动金融与文化深度融合的积极探

说唱跳创新节目《金融之光耀鹭岛》集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于一体。

晨报记者 钟宝坤 实习生 胡湘 通讯员 林慧琪

“这是梦起航的港湾,扬起奋进之帆!中国金融有方向,特色文化记心间!”这是中国建设银行厦门市分行(以下简称:厦门建行)创新设计的说唱跳节目《金融之光耀鹭岛》的开篇,点明了节目的主题。该节目不仅节奏鲜明、形式新颖,更充分展现了厦门建行推动金融与文化深度融合的积极探索,以实际行动唱响“金融为民”的时代强音。节目巧妙融入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宣传,使消保工作更具活力、渗透力与影响力。

创新形式

尽显建行消保温度

“诚实守信是根本,正心服务不掺假。以义取利讲担当,暖心服务有温度。”《金融之光耀鹭岛》尽显厦门建行金融消保工作实践的昂扬风貌,展现了该行将“诚实守信、以义取利、稳健审慎、守正创新、依法合规”理念融入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全流程的坚定决心。

厦门建行推出的说唱跳创新节目集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于一体,以乐促学,让金融消费者在欢笑间接受金融文化科普。五个典型场景在节目中集中亮相,展示了建行日常金融服务的真实情境:帮助客户识破理财诈骗、为小微企业主快速解决资金周转困难、及时劝阻疑似遭遇电信诈骗的阿姨转账、为台胞提供创业金融服务政策咨询、用资金安全保障措施消除客户顾虑。

“稳健审慎守四方,安心服务有保障。消保为民践初心,权益守护不能忘。”这句歌词是厦门建行践行消保工作的真实写照。这些理念通过“行长接待日”系列活动得到立体化诠释,分行领导及网点负责人与客户面对面交流,提升客户满意度。党建与消保宣教深度融合,各网点学习时代楷模张富清先进事迹,传承红色基因,上门入户开展消保宣传,7家金融消保驿站聚焦“一老一少”重点群体,扎实开展金融知识普及。

“诚实守信树典范,以义取利传真情。稳健审慎控风险,守正创新勇前行。依法合规筑底线,金融为民共繁荣。”歌词不仅道出了建行服务的专业与温度,而且体现了厦门建行弘扬诚信文化、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切实保障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实干担当。

厦门建行扎实开展金融知识普及。

量体裁衣

覆盖多个重点群体

《金融之光耀鹭岛》说唱跳节目只是厦门建行开展系统化、常态化消保宣教的一个生动缩影。厦门建行针对不同重点群体“量体裁衣”,推进精准化、差异化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活动。

针对老年人群体,厦门建行积极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该行积极引导老年人参与数字化教育宣传活动,帮助其学会识别非法集资及电信诈骗;通过10家适老化国标认证网点、4家总行级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引导老年客户体验适老服务设施;结合金融宣传服务区、消保港湾、金融教育基地等网点宣传阵地,将金融知识送到老年人身边。

服务青少年群体方面,厦门建行各网点走进高校、中小学等,开展“金蜜蜂”金融教育宣传进校园活动。嘉庚支行、松柏支行等结合港湾助力中高考活动,设立“高考加油站”“爱心助考站”,开展防非反诈宣传;前埔支行、瑞景支行、金尚路支行、卧龙支行等走进禾山中学,开办“财商小课堂”,帮助青少年树立的正确金融观。

针对新市民群体,厦门建行积极开展特色金融教育。科技支行走进企业,挂横幅、发手册、播视频、讲案例,构建“视听学”立体宣传;江头支行走进精密零部件制造基地,为车间工友送去防非反诈金融知识;中山支行结合“厦门台湾周”主题活动,在中山路商圈开展宣传。

厦门建行还十分关爱残障人士。城建支行走进爱心护理院,针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一对一讲解金融知识;瑞景支行走进开元街道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大力普及金融知识。

此外,厦门建行还将投教知识精准触达高净值人群,在高端客户沙龙中融入消保知识宣讲,并通过短信、企业微信等途径开展宣传,为客户资金安全护航。

“五要五不记心间,共绘美好新蓝图。中国特色金融路,共赴未来创辉煌!”正如《金融之光耀鹭岛》的结尾一样,厦门建行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践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让金融之光照耀鹭岛每个角落,绘就“金融为民”的美好新蓝图。

面对面宣传,让消保知识入脑入心。

消保小课堂

谨防不法贷款中介

近年来,一些不法贷款中介打着“正规机构”“银行合作机构内部人员”等旗号进行虚假宣传,通过“包装”贷款、提供过桥垫资、捆绑销售等手段,向消费者收取高额费用,牟取非法利益。

厦门建行温馨提醒广大市民:一是量力而行,理性借贷。消费者应明确资金需求,坚持诚信理念,提供真实有效的贷款申请材料,按照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及时还款,重视个人征信记录;二是选择正规贷款渠道。消费者应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的官方渠道进行贷款咨询或办理;三是增强信息保护意识。消费者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应妥善保管好身份证件、账号密码、交易验证码等信息,不随意授权他人代办金融业务,拒绝“代客操作”,避免外部欺诈隐患;四是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对自称金融机构的陌生来电和短信保持警惕,消费者要及时通过银行官方App、官方客服及行业协会等途径咨询核实。

来源:海西晨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