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骑士:丝之歌》热度火到Steam宕机,年度最佳稳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14:37 1

摘要:9月4日,《空洞骑士:丝之歌》正式上线。作为Team Cherry沉潜数年、全情投入打造的续作,它不仅背负着前作“神作光环”的期待,更是在Metroidvania(类银河战士恶魔城)赛道上必须拿出革新诚意的一场硬仗。

9月4日,《空洞骑士:丝之歌》正式上线。作为Team Cherry沉潜数年、全情投入打造的续作,它不仅背负着前作“神作光环”的期待,更是在Metroidvania(类银河战士恶魔城)赛道上必须拿出革新诚意的一场硬仗。

上市首日,玩家的热情几乎压垮了平台服务器:Steam、任天堂eShop、Xbox Games 商店和 PlayStation Store相继出现死机或错误代码,热门话题瞬间冲上各大游戏媒体首页

发售首小时,Steam平台的同时在线人数就突破11万人;四小时后攀升至53.5万人,跻身Steam全球在线榜第三。根据SteamDB数据,游戏发售一周后日均在线人数稳定在40万以上。Alinea Analytics公布的首周销售数据显示:《丝之歌》全平台玩家数已突破500万,其中100万人通过Xbox Game Pass畅玩,Steam端的收入则超过5,000万美元。

很显然,这是Team Cherry从“独立佳作”迈向“商业巨作”的关键一跃。

AI示意图:来源摄图网

游戏一开始,《丝之歌》就展现出强烈的“向前冲”姿态。

Hornet不再像前作主角那样沉稳克制,而是一枚随时弹出的弹簧,机动性极高。她能滑翔、投掷武器、勾索穿梭,战斗节奏也随之发生质变。这里的挑战不在于硬碰硬,而是对瞬时决策与肌肉记忆的考验。敌人攻势密集、Boss出招诡异,容错极低,迫使玩家持续移动、反击、换位,在高压中寻找破解之法。虽然偶有战斗节奏过快或堆数值之嫌,但整体更突出了这部作品的锋利气质。

地图设计也不再复刻前作的“迷路感”,而是引导玩家穿梭于“纵横交错”的空间。关键功能获取节奏加快,主支线相辅相成,每个分叉点几乎都藏有奖励或线索。地图系统更现代,取消了“纸地图+羽毛笔”,改用标记机制,节奏更顺畅。丝之国度比哈罗巷更加鲜活,各区域生态和互动场景各具特色,无明显重复。

剧情依然克制,但通过具象互动、地形暗示和简短对话展开。Hornet这次不再是旁观者,而是深入世界崩塌中心的行动者。正是这种“讲一半、藏一半”的设计,让玩家在理解角色、推演世界观的过程中形成了个人化的情绪连接。你不会被剧本拽着跑,但会被细节诱惑着留下。

AI示意图:来源摄图网

《丝之歌》依旧是独立游戏视觉美学的范本。手绘风格更显精致,每个区域宛如动态插画,色彩搭配精密考究,构建出高度连贯的沉浸体验,让人难以抽离。精细的画面打磨虽令人赞叹,但也对显示设备的还原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AGON爱攻QD-OLED电竞显示器AG276UZD,凭借4K QD-OLED面板、240Hz高刷新率及VESA DisplayHDR™ True Black 400认证,始终呈现高度还原与沉浸感,从深邃地下到绚丽花海,从刀锋出鞘的瞬间到音乐炸裂的高潮,真正做到了“每一帧都是享受”。

游戏综合评分

《空洞骑士:丝之歌》在Steam发布后吸引数万玩家参与评价,好评率稳居高位。IGN等多家媒体给予8分及以上评价,评价其“设计精妙绝伦,呈现惊艳非凡”,是一款能够让玩家成为“史上最杰出动作平台游戏之一”的作品;Polygon等则赞扬其艺术风格和流畅节奏的创新。

强烈推荐人群:

喜欢高密度动作、快节奏战斗的操作党;

热衷地图探索与非线性关卡的“路痴玩家”;

偏好高完成度、艺术性强的独立游戏玩家;

曾沉迷前作、喜欢挑战极限的老空洞粉。

谨慎推荐人群:

喜欢轻松节奏或低难度流程的新手玩家;

不擅长硬核平台跳跃或高压Boss连战者;

期待强角色养成系统的RPG向玩家群体。

来源:AOC全屏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