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新车10月订单告罄!这4个领域迎风口,中年人也能看懂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06:40 1

摘要:你敢信?9月才刚过一半,特斯拉一款新车的10月订单就已经卖空了!这可不是什么冷门车型,而是上个月刚在国内上架的Model Y L。更让人意外的是,这车本月2号才正式开始交付,上周就已经交了900辆,算下来一天平均能交150辆。现在打开特斯拉官网预定,显示的预计

你敢信?9月才刚过一半,特斯拉一款新车的10月订单就已经卖空了!这可不是什么冷门车型,而是上个月刚在国内上架的Model Y L。更让人意外的是,这车本月2号才正式开始交付,上周就已经交了900辆,算下来一天平均能交150辆。现在打开特斯拉官网预定,显示的预计交付时间已经到11月了,想赶在10月提车的消费者,只能老老实实排队等下个月的产能。

按理说,特斯拉这两年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已经不如前几年了,不少国产新能源品牌在价格、配置上都能跟它掰掰手腕。但即便如此,华鑫证券还是看好特斯拉供应链里的核心Tier1供应商。为啥?因为特斯拉在智驾、电控这些关键技术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比如做轴承套圈的五洲新春,他们家的中高端产品早就稳定供应给世界前五大轴承制造商了,其中就有一部分是给特斯拉新能源汽车用的;还有美利信,直接把特斯拉、比亚迪当成主要客户,靠着给这些头部车企供货,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除了特斯拉这条线,芯片领域还有个大消息可能要改变行业格局——RISC-V架构要发力了!英飞凌最近在OktoberTech生态创新峰会上明确表示,计划2026年拿出车用RISC-V指令集MCU微控制器的样品,到2028到2029年就能实现量产。这可不是小打小闹,海通国际直接说,RISC-V架构向高性能计算领域转型,会成为咱们芯片产业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以前RISC-V更多用在嵌入式应用里,现在要往数据中心级别的算力核心、通用任务处理上靠,这一步跨出去,整个芯片产业的竞争格局都可能被改写。未来大家比的就不是谁的架构更开放,而是谁能真正把通用高性能应用落地,把完整的生态闭环建起来。长远看,RISC-V说不定能跟现在主流的ARM、x86架构平起平坐。一旦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生态搭好了,整个产业都会加速转型,到时候肯定会冒出一批新的半导体企业和生态合作伙伴。

国内已经有企业在这块布局了,成都华微研发的HWD01001型超低功耗RISC-V MCU早就发布了,里面用的是他们自主设计的32位RISC-V内核,功耗低到能满足物联网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的需求;中科创达作为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的理事单位,还跟阿里合作,基于阿里的AI芯片在RISC-V领域推进技术落地;云天励飞更厉害,他们自主研发的Deep Edge10芯片系列,用的是国产14nm Chiplet工艺,里面就有国产RISC-V核,不管是Transformer模型、BEV模型,还是CV大模型、LLM大模型,各种主流架构的模型都能支持。

再说说咱们老百姓能直接感受到的变化,美团要出AI产品了!而且是首款AI Agent产品,名叫“小美”App,马上就要开始公测。这款App定位是“小而美的AI生活小秘书”,背后靠的是美团月初刚发布的自研模型LongCat-Flash-Chat。你别以为它只是个简单的聊天工具,用自然语言跟它交互,它能帮你外卖下单、推荐餐厅,甚至订座、导航都能搞定,把本地生活服务打包成了“一键式”体验。

可能有人不知道AI Agent是啥,简单说就是它不只是被动执行指令,而是个有“代理权”的智能实体,能主动感知需求、自己做决策,还能处理复杂任务。IDC预测,2024年全球AI Agent市场规模大概有52.9亿美元,而到2028年,中国企业级AI Agent应用市场的保守规模就能超过270亿美元,2030年更是能涨到471亿美元。更关键的是,2024年的时候,内置自主功能AI Agent系统的企业级软件应用还不到1%,到2028年这个比例会涨到33%。未来几年,AI Agent从单纯的辅助工具,变成能参与业务决策的“帮手”,会是个大趋势。长城证券也说,现在AI相关的收入已经实实在在反映在企业报表上了,商业化落地正在加速,AI应用和AI Agent这两个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在这个赛道上,中文在线打造了逍遥AI Agent系统,能覆盖智能广告投放的全流程,还能提取内容里的关键文字信息,自动生成图片、音频、视频这些多模态的广告素材,让内容、素材和受众精准匹配;易点天下靠自主研发,把KreadoAI、数眼智能、Cycor这些前沿AI产品落地商用,还在营销领域搞出了自己的AI Agent和MCP server;每日互动更实在,已经在公共服务里用Agent实现多系统和数据的协同,为了加速AI在产业里落地,还推出了GAI OS、GAI Office和GAI Store,专门面向企业级市场。

光伏行业最近也不平静,不少机构都在说减产预期越来越浓,下游企业为了备货,反而把多晶硅价格推上去了。前不久2025年中国硅业大会在包头开幕,主题是“技术创新协同绿色转型、行业自律助力和谐发展”。兴业证券直言,光伏行业现在是“反内卷”的排头兵,已经明确了“提价”和“限产”两条路。其实现在布局光伏产业链,不用纠结供给侧优化会以什么形式落地,关键是行业“反内卷”的决心很明确,供给侧改革能带动价格修复的逻辑也很清晰,只要这轮供给侧改革能落地见效,光伏行业就能重新回到健康、良性的发展轨道。

说到光伏产业链的头部企业,大全能源肯定要提,作为硅料行业的第一梯队,他们现在已经有年产30.5万吨高质量、低能耗、低成本高纯多晶硅的产能,是多晶硅市场里的主要玩家;通威股份更不用说,全球光伏一体化的龙头,从上游的工业硅到下游的光伏电站,整个产业链都布局了,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都很强。

最后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隐藏机会,跟跨境交易有关。9月11日,中国央行和印尼央行一起启动了双边交易本币结算(LCT)框架,还有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而且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开始双向试点运行,预计2025年内就能正式全面投产,关键是用本币结算,这对两国之间的支付合作来说是个大进展。

海通国际分析,之前央行对CIPS系统业务规则做了修改和完善,这会进一步推动CIPS系统的推广,加速整合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的渠道和资源,提高人民币跨境清算的效率。这个方向上,有两类企业值得关注,一类是跨境支付服务商,另一类是相关的金融IT服务商。比如信安世纪,他们的产品能保护网络应用安全,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标准收发器项目上表现很突出,已经中标了交行河北省分行、河南省分行、广西分行等多个项目;凯撒旅业也通过参股的易生金服旗下易生支付分了一杯羹,易生支付2019年10月就拿到了央行批准的跨境人民币支付业务资质,是全国首批拥有这个资质的非银行支付机构,而且手里有支付业务全牌照,不管是全国预付费卡发行受理、互联网支付,还是银行卡收单、移动电话支付,都能做。#上头条 聊热点##股市分析#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为经验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来源:萌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