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老百姓过日子,都盼着顺顺当当、平平安安,可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烦心事、揪心事。矛盾纠纷无法调解?治安隐患无处反映?法律问题无地咨询?家长里短无人诉说?怎么办?别着急,别发愁,您身边就有能“一站式”解决这些问题的地方——综治中心。
老百姓过日子,都盼着顺顺当当、平平安安,可在现实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烦心事、揪心事。矛盾纠纷无法调解?治安隐患无处反映?法律问题无地咨询?家长里短无人诉说?怎么办?别着急,别发愁,您身边就有能“一站式”解决这些问题的地方——综治中心。
“玉溪花灯扭起来,平安和谐每一天。”“烟盒舞咔咔响,化解矛盾没烦恼。”“峨山花鼓阵阵声飞扬,政法护航有担当!”“吃菌来易门,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9月12日,在欢快的歌舞声中,省委政法委“有矛盾纠纷到综治中心”主题直播第四场——玉溪专场闪亮开启,来自玉溪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的团队和一线调解员等在直播间解密玉溪版“枫桥经验”。
云南法制报记者全程参与直播活动,结合自身观察和采访经历,讲述玉溪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四级综治中心百分之百覆盖
“简单来说,综治中心就是老百姓身边的‘解忧服务站’——纠纷进门、分忧出门。综治中心就是矛盾终点站、服务总枢纽、平安大管家。”玉溪市综治中心主任许晓坤简单的一句开场白,道出了综治中心的重要职能。
“网友们注意,玉溪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的职能作用不一样。”许晓坤介绍,具体来说,市级重“统筹”,市综治中心统筹政法、信访,常驻、轮驻部门资源力量,按信息汇聚分析研判、调度指挥、分流督办等分设功能室,突出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攻坚化解稳控。县级重“一站式”,利用现有场地整合政法、信访和行业部门、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常驻、轮驻资源力量设立群众接待大厅,依据法治化“路线图”和业务流程,“一站式”“跑一地”解决群众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突出高、中风险的化解稳控。乡级重“实战”,依托派出所或司法所等融合建设乡级综治中心,整合“一办两所”人民调解等力量,突出低风险得到实质性化解。村级重“一线预警”,依托村(社区)警务室建设村级综治中心,整合“两委”、网格员、治保调解、志愿者等力量,突出基层群众琐事就地就近解决,矛盾风险第一时间上报。
目前,玉溪市已建成1个市级综治中心,9个县级综治中心,75个乡级综治中心,717个村级综治中心,实现四级综治中心100%全覆盖。全市90%的矛盾纠纷在县级以下得到化解,重大复杂纠纷在市级得到有效解决。
“综治中心+群防群治”联动共治
“综治中心不仅是矛盾纠纷化解的平台,而且是预警预测风险的平台。”在直播间,易门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戴为介绍,易门县注重发挥民智、凝聚民力,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基层治理工作,探索建立了“综治中心+群防群治”模式,在中心城区成立由网格员、保安员、外卖骑手、环卫工、停车收费员、物流寄递员、送水送气员、出租车司机等13支队伍组成约1800人的“红袖标”治安志愿者队伍,有效解决了网格力量不足、信息上报不及时、有盲区等问题。
今年5月14日凌晨4时36分,易门县龙泉街道菜园街一家商铺的电动卷帘门突发故障自动开启,途经的一名外卖小哥发现异常后,及时上报信息预警,让店主免受财产损失。事后,店主在短视频平台写下:“在黑暗中被给予一束光,很温暖、很幸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但谢谢你,善良的骑手!”
“综治中心+群防群治”模式不仅实现了联动共治,而且承担起社情民意收集“信息员”、邻里守望“巡防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平安法治“宣传员”等多重职能,为综治中心发挥效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综治中心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法宝’。”龙泉街道办事处主任钟梅介绍,龙泉街道依托“云综治”“智慧兴文”“民意速办”小程序,以及云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系统、网格员、志愿者队伍等社会治理矩阵,开展矛盾纠纷“线上+线下”全覆盖排查网络,构建“闭环+多元”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让居民从社区治理的“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龙泉街道梅营社区居民王某租用刘某的房屋进行肉牛养殖,租用期间,房屋漏电导致王某养殖的14头黄牛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了解事情经过及其诉求后,社区综治中心组织双方进行调解,通过调解员反复对双方做思想工作,协商赔偿金额,最终化解这起矛盾纠纷。该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柳华富介绍,近年来,我们以社区综治中心为“龙头”,以网格化为基础,积极探索出以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的基层治理模式,如今,梅营社区的基层治理日益“枝繁叶茂”,“小家”温馨、“大家”和谐,居民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
“吹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拿峨山县最远的大龙潭乡来说,以前老乡们之间有矛盾,得坐车到县城解决,现在在村里和乡上的综治中心就能解决。大家都说‘家门口的中心,比亲戚还靠谱’。”在直播间,峨山县综治中心主任马雅蓉介绍,今年峨山县的王某某与县人民医院因住院治疗产生纠纷,找到县综治中心帮助解决。县综治中心受理后,组织司法局、法院、卫健局以及医调委和轮驻律师进行调解,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情理法相结合,最终促成医患双方达成协议,实现了矛盾“一站式”化解。之后还发生了3起类似的医疗纠纷,峨山县都采取这种方式化解,没有发生“老百姓跑来了,却找不到能办事的人”的情况。
“以前调解矛盾,各部门各管一摊,协调起来效率不高。现在,我作为政法副书记兼常务副主任,手里有权统筹。”峨山县富良棚乡综合中心常务副主任龙祥旺介绍,遇到需要跨部门解决的事,他们不仅能给各站所、各村(社区)“派单”,而且能直接“吹哨”,县里的司法、法院、住建等部门派人过来,组成联合专班,迅速解决问题,不再像过去那样,到处跑、反复协调。
“我每天揣着《工作手册》在田间地头走访,哪家儿子不养老,哪家和邻居争地界,我都能第一时间发现。”峨山县婀娜村综治专员丁志明说,上个月,老张和老李因为浇菜地吵起来,他正好路过听见,赶紧拉住劝架:“邻里争水伤和气,各让半分好浇地。”丁志明帮他们分好浇水时间,两人当天就和好了。他说,全县78名综治专员都像他一样,一人包一村,90%的矛盾在村里就解决了,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
记者视角看治理 平安玉溪触手可及
近年来,玉溪市先后两次捧得平安中国建设最高奖“长安杯”,被确定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云南法制报及时在一版头条位置进行刊发,让群众更好了解玉溪政法工作开展情况。目前,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已成为玉溪市推进社会治理工作的高频词,玉溪市两级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等相关单位派员常驻综治中心,他们以专业力量和高度的责任心帮助老百姓解烦忧。这种齐心协力办好事、齐心协力保稳定的作风,极大地感染了一些综治中心的干部,大家纷纷用行动积极化解矛盾纠纷。
在采访工作中,记者发现部分群众法治意识不强,法律知识匮乏,通过综治中心开展法治宣传可以提高这部分群众的法治意识,从而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将事后矛盾纠纷化解转变为事前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云南法制报作为全省唯一法治类专业媒体,将主动担当作为,持续发挥法治媒体的社会责任和专业优势,做好普法宣传,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让群众知法、学法、守法、用法。记者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玉溪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将节节攀升。
群众不出门 线上解纠纷
二审:龙琼燕
三审:高明
往期回顾
树立法律信仰
培育法治精神
来源:云南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