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31日,埃克森美孚取消了原定在中国船厂建造的两艘液化天然气加注船的订单。《朝鲜日报》称,这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公开听证会后,首次报道中国造船订单被取消。
3月31日,埃克森美孚取消了原定在中国船厂建造的两艘液化天然气加注船的订单。《朝鲜日报》称,这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公开听证会后,首次报道中国造船订单被取消。
随着美国对往返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和船运公司实施数百万美元的收费政策,外国公司重新考虑造船订单的情况已经发生。中国船舶需求的下降可能使韩国造船业受益。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公开听证会,图源:USTR)
3月24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公开听证会,讨论针对中国海运、物流和造船业争夺主导地位的301条款调查中拟议的行动。
据美国制造业联盟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特朗普重建美国造船业的举措得到了美国民众罕见的两党支持,72%的受访者表示美国不能继续依赖中国和其他外国生产商来建造船舶。
受劳动力短缺、资金压力等影响,日韩平替中国造船也绝非易事。
“我很自豪能够通过向美国未来海运和物流能力投入200亿美元来巩固我们与美国的长期关系。未来四年,我们将大幅增加悬挂美国国旗的船队,扩大两岸主要集装箱港口的运力,在全国范围内开发最先进的仓储设施,并在芝加哥建立一个重要的航空货运枢纽”——达飞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萨德。
2024年3月7日,法国达飞海运宣布未来四年将投资200亿美元(约合1456.42亿元),旨在加强美国的海上运输、造船、港口基础设施、物流和航空货运服务。
这笔投资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支持美国造船业,表示要将其运营的“美国总统轮船公司”扩充30艘悬挂美国国旗的船只,以提高政府货物运输能力。
达飞海运表示,还计划将资金用于纽约、洛杉矶、荷兰港、休斯敦和迈阿密的港口基础设施改善,并在美国新建和扩建400个仓库。
(图源:达飞)
Alphaliner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达飞旗下船队运营666艘集装箱船,包括314艘自有船舶和352艘租入船舶,总运力约389万TEU,排名全球第三位,市占率12.2%。
2025年以来,达飞在中国和韩国签订了24艘18000TEU液化天然气双燃料超大型集装箱船。其中,韩国HD现代重工和中国江南造船分别拿下12艘订单。
达飞是近几年来集装箱船新造船市场上最为活跃的集运巨头之一。目前达飞在建新船多达100艘约157万TEU,仅次于地中海航运的133艘208万TEU排名全球第二,也是除地中海航运之外唯一一家手持订单在100万TEU以上的集运公司。
达飞的这份新船订单正值美国政府宣布拟针对中国海事、物流、造船领域采取限制措施之际。面对或将落地的301调查,地中海航运、马士基等航运巨头在订单方面的变化倾向还不明显,赫伯罗特在中国的订单存在转移韩国的情况。
2025年2月,地中海航运与中国长宏国际签订8艘21700TEU液化天然气双燃料集装箱船。3月,与中国船舶旗下广船国际签署2艘3500米车道长度的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客滚船。
3月30日,据业内消息人士透露,马士基开始与沪东中华、江南造船等中国顶级船厂洽谈新一批订单,原计划为12艘15000TEU级“巨无霸”,但很可能进一步扩展至30~40艘。
2月9日,赫伯罗特与韩国韩华海洋签署建造液化天然气双燃料集装箱船的意向书,考虑向韩华海运订购6艘16800 TEU的LNG双燃料集装箱船。据了解,该批订单原本预定由中国扬子江船业承接。
2025年3月31日,《朝鲜日报》报道,美国能源公司埃克森美孚取消了中国两艘液化天然气加注船(LNGBV)的订单,“埃克森美孚已获得建造该船的船位,但并未最终下订单,导致合同终止”。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中国占全球船舶交付量的51%,其次是韩国的28.3%和日本的15.4%。如果对中国船舶的需求下降,韩国和日本的造船厂可能会受益。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业界认为韩日造船业或将受益于美国对华政策,但业内也有声音认为“韩日难以填补中国船舶业的空白”。
埃克森美孚取消的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订单只能在中国和韩国建造,因此订单可能会转移到韩国造船厂。但韩国造船厂已经面临长达数年的订单积压问题,因此确保生产机会并不容易。
2025年1月,荷兰能源巨头壳牌的一项至多5艘液化天然气加注船新造船项目确定三家招标候选名单,入围的船厂包括两家中国船厂,以及一家韩国船厂。301调查下,壳牌最终的选择还未出炉。
3月24日,日本最大航运公司日本邮船株式会社高管称,“美国的盟友日本和韩国将难以迅速提高造船水平以满足美国对替代品的需求”“日本船厂目前都在满负荷运转,2028年之前没有多余的产能;与此同时,韩国造船商面临着资金压力”。
不仅如此,日本船厂产能整体萎缩,韩国船厂也面临劳动力短缺、成本上涨等压力。这些都暴露出两国船厂发展的局限性,意味着其船厂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填补中国船舶工业的空白。
克拉克森此前也曾表示,“从目前的产能发展来看,中短期内全球新船建造投资仍然极为依赖中国船厂”。
(图源:外媒)
韩国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在3月29日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当前形势可能为韩国出口商在美国市场创造机会,特别是在美国军方海军舰艇的维护、大修服务和美国海军及海岸警卫队的新造船合同方面。
3月5日,韩国贸易部长安德根访美期间提出,如果美国下订单,韩国造船厂可以优先生产和交付新船,包括海军舰艇、油轮和破冰船。
此前,特朗普宣布建立白宫造船办公室并为该行业引入新的税收激励措施。SK证券分析称,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可能会鼓励韩国造船商的投资,尤其是现代造船和韩华海洋。
事实上,在2024年时任美国总统拜登宣布对中国造船业展开301调查后,韩国船企已经在靠拢美国方面有所行动。
2024年6月20日,韩国韩华集团宣布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造船厂签订100%股权收购协议,这是韩国企业首次完成对美国造船厂的收购。
“随着韩华集团去年完成对费城造船厂的收购,韩国现代造船收购美国造船厂或进行股权投资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韩国造船业在年初订单量低迷之后,3月份订单量出现反弹。2025年3月份,韩国接单量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
据克拉克森4月4日的数据显示,上个月,全球接单量共计150万CGT(58艘),韩国接单量达82万补偿总吨(55%),超过中国(52万补偿总吨,35%),成为全球第一。
韩国和中国分别获得了17艘和31艘船舶订单,但韩国在补偿总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因为其在高价值大型船舶方面占据优势。
韩国的战略包括专注于高价值船舶和更大、技术更先进的船舶。这包括所有类型的天然气运输船,尽管中国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数量增长,但韩国仍继续在天然气运输船订单中占据领先地位。
今年前三个月,中国以49%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而韩国则为27%。在过去五年中,中国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第一季度的份额为50%。韩国的份额从2021年的36%下降到今年的27%。
4月3日,韩华海洋称,该公司已获得一艘价值约2.63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的额外订单。该集团表示,目前已收到总计24艘船舶的订单,价值40.7亿美元,已完成其180.5亿美元年度订单目标的22.6%。
按船舶类型划分,该公司已收到2025年的订单,包括1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4艘液化天然气加注船、1艘液化石油气/氨运输船和2艘乙烷运输船,以及12艘集装箱船和四艘油轮。
2025年1~2月全球新船订单157艘,合计765.59万补偿总吨。与2024年同期的新签订单638艘,3001.06补偿总吨相比,艘数和补偿总吨分别同比下跌75.39%和74.49%。
从国家来看,中国新签订单88艘,合计193.74万补偿总吨;韩国新签订单25艘,合计128.85补偿总吨;日本新签订单4艘,合计4.57万补偿总吨;分别占全球新船订单量的44.09%、29.32%和1.04%。
近年来,替代燃料船舶(绿色船舶)在新船订单中所占比例一路攀升,从2016年仅8.2%上涨到2021年的32%,2022年更达到史上最高的54%,在2023年一度滑落至45%之后,2024年又重新回到50%以上。
2025年全球新造船市场延续绿色转型浪潮,前两月替代燃料船舶订单占比创下历史新高。中国造船业在绿色船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2月承接了全球73.2%的替代燃料新船订单。
与此同时,韩国船厂2月份承接了替代燃料新船订单9艘33.5万补偿总吨,市占率23.4%。
(图源:外媒)
对于手持订单情况,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8日全球船厂手持订单5752艘,共计15633万补偿总吨。其中,中国船厂手持订单量为3747艘,共计9230.12万补偿总吨,艘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5.14%,补偿总吨占59.04%。
韩国船厂的手持订单量为685艘,共计3609.99万补偿总吨,艘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1.91%,补偿总吨占23.09%;日本船厂的手持订单量为721艘,共计1298.76万补偿总吨,艘数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2.53%,补偿总吨占8.31%。
参考资料:
1、U.S. sanctions boost South Korean shipbuilding as Chinese vessel orders decline, source:Chosun Biz
2、12艘190亿!达飞加码力挺中国造船业,来源:上海航运交易所
编写:景舟
来源:掌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