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口岸、跨国生意、“新农人”……这是河口“新边”故事里的奋斗温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15 08:35 1

摘要:在中越边境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河口这座边境小城正悄然蜕变。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河口口岸经济、现代农业、跨境旅游、民族文化“四轮驱动”,曾经地图上的边陲末梢,如今却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浪潮中,奏响了一曲“新

在中越边境红河与南溪河交汇处,河口这座边境小城正悄然蜕变。伴随“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落地,河口口岸经济、现代农业、跨境旅游、民族文化“四轮驱动”,曾经地图上的边陲末梢,如今却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浪潮中,奏响了一曲“新边”交响曲,而这场变迁的核心,正是一个个普通边民梦想照进现实的生动故事。

河口城区全览

口岸新经济:黄金通道上的追梦人

“呜——”清晨的汽笛划破薄雾,满载货物的米轨列车如往常一样驶向越南;在河口口岸南溪河联检大楼里,过往边民有序通关,年通关能力1500万人次;红河公路大桥上,跨境货车承载着边民的希望来来往往……

北山国际货场

今年以来截止8月23日,河口口岸出入境人员数量突破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6.6%;查验进出口货物168.91万吨,同比增长5.07%。这条黄金通道,不仅是货物流通的动脉,更是梦想启航的港湾。

越南主播正在直播

越南姑娘兰芳的直播间就在口岸附近的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里。工作室里,她用流利的中文和工作人员对接直播事宜,随后在直播间里向网友热情地展示中国制造的精致小饰品。手机屏幕上,订单数字飞速跳动。谁能想到,这个看起来年纪轻轻的越南姑娘已积累了8年的直播经验。“中国的小商品在越南很受欢迎,但是购买渠道和数量十分有限,现在一部手机就可以让越南的朋友直接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电商的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福利。”兰芳笑着说,在河口直播,货源充足且品类丰富,收入比在越南时高20%左右。数字化浪潮,让这位越南姑娘的“主播梦”在红河岸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现代新农业:果园里的“绿色银行”

青柚高标准种植基地

沿着红河谷,万亩香蕉、菠萝、百香果种植基地郁郁葱葱,滴灌技术精准滋养着每一株作物。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里,青柚、油梨、莲雾等热带水果茁壮生长,“科研院所+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让河口的现代农业展现出崭新的模样。

刘馨尹正在柠檬种植基地查看柠檬长势

在河口镇坝洒社区的柠檬种植基地里,“85”后“新农人”刘馨尹穿梭在柠檬树间。阳光透过叶缝,洒在绿油油的果实上,也照亮了她充满希望的笑容。“这叫‘皱皮柠檬’,是今年刚引进的新品种,长得丑,但价格最高。”她指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果园,很是感慨,“以前发展产业是看天吃饭,收入不稳定,现在跟着专家搞科学种植,产量和质量都有保障,我这100亩柠檬园结出的果实,去年卖了近40万元!”刘馨尹的语气里满是自豪。她的信心既来自河口县派驻乡镇的科技特派员的技术指导,更来自电商的蓬勃发展。各类主播培训、农业技术培训课堂上,都可以看到她“打卡”的身影,“时代不同了,发展农业也要与时俱进,我经常会参加省、州举办的各种展销会、展览会、培训会,和其他‘新农人’分享种植经验,并通过电商、直播的形式把我们农产品推介出去。”

边境线上,飘荡的不只是瓜果的甜香,更是“新农人”的希望,刘馨尹的果园,成了名副其实的“绿色银行”,存下了全家稳稳的幸福。

跨境新旅游:界河畔的“国际生意经”

越南旅行团从河口口岸入境

“叮铃铃……”清晨,餐厅老板娘陶英伴着风铃声来到了餐厅。推开窗户,南溪河对岸越南老街市的晨雾尚未散尽,隐约可见早起的人影。这家由她自主经营的特色餐馆,正对国境线,独一无二的“一河隔两国”景观让它成了网红打卡地。

陶英正在和员工讨论工作

“很多客人就是冲着这推开窗就能看到两个国家的景象来的。”陶英麻利地安排着工作,越南籍服务员阿香在一旁忙碌着。“以前带旅行团当导游,总想着去大城市发展。现在政策好了,跨境游这么火,‘家门口’就是大市场!”她口中的“政策”,正是日益完善的通关便利化措施和跨境旅游专线的开设。如今,“早上在越南老街吃小卷粉、鸭仔蛋,下午到河口喝奶茶、逛超市、游公园”成为游客的日常。陶英的餐馆几乎天天满座,收入连年增加,还带动了一大批像阿香这样的跨境就业人群积极就业。

百年滇越铁路的米轨火车汽笛长鸣,在游客的目光中穿越时光;南溪河漂流的欢声笑语在山谷回荡;盘王节上,中越游客共舞同欢……陶英的故事,正是河口从“边陲小城”蝶变为“跨境旅游热土”的生动缩影。

文化新交融:边境长廊上的邻里情

河口城区

清晨,滨河路沿线格外热闹。跳健身操、打柔力球、练太极拳……越南边民成了边城“早操风景线”上的一员,一招一式尽显中国文化之美。

老年乐队正在演出

夜幕降临,欢快的广场舞节奏响起,中越两国的男女老少手拉着手,笑声与歌声交织。在口岸花园一角,老年乐队正专注地拨动着乐器,悠扬的琴声如潺潺流水,吸引了不少越南游客驻足聆听。

中越边民在滨河路表演

“看,这种乐器的音色和我们越南的独弦琴很像,虽然弦不多,但是都能弹出丰富的旋律。”黄氏文海用流利的中文介绍着,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对文化的热爱。他不仅是这里的常客,更是文化传播的使者。每次来到河口,他都会到滨河路沿线直播,用亲切的乡音讲述两国故事,分享民俗风情,吸引了数万中越粉丝。“音乐没有国界,文化让我们走得更近。”黄氏文海说。在春节、花山节、跨国春节联欢晚会等盛大节庆上,中越艺术家同台献艺,民众共享欢乐,文化的根脉在一次次共舞、一曲曲同唱、一声声问候中,深深扎进了红河两岸的土地,绽放出绚丽的团结之花。

“新边”,新在开放,新在活力,新在老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跨境运输因“智慧口岸”效率提升;产业发展依靠科技成就了“新农人”;中越边民在“家门口”做成了“国际生意”;跨境主播将中国制造卖到国外……一个个普通人的奋斗、喜悦和梦想,造就了河口“新边”故事最真实、最动人的篇章。

来源:国门河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