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职高,为何这么有魅力(民生一线·职业教育观察)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15 05:52 1

摘要:据了解,长沙财经学校今年计划招生1800人,报名人数却超过1万人。升学和就业并重,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发展路径;专业设置紧跟社会需求,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培训指导、创造机遇,为学生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在产教融合的沃土上,长沙财经学校正引导学生探索精彩

本报记者 杨 迅

核心阅读

在湖南长沙,一所职业高中成为不少孩子的选择,映射出全社会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期待。

据了解,长沙财经学校今年计划招生1800人,报名人数却超过1万人。升学和就业并重,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发展路径;专业设置紧跟社会需求,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提供培训指导、创造机遇,为学生创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在产教融合的沃土上,长沙财经学校正引导学生探索精彩的未来。

“从最近上映的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每一个小角色都有成为英雄的可能。”在湖南省长沙财经学校的开学典礼上,校长伍卓林以中职学子的成才之路为主题,为同学们讲授了生动一课。

中考成绩刚出来,长沙财经学校门口便排起报名的长队,甚至有考生连夜带着躺椅、凳子在校门口等学校第二天开门。据了解,长沙财经学校今年计划招生1800人,报名人数超过1万人,实际招生1890人。

一所职业高中为何这么有魅力?

双轨并行:因材施教,升学与就业并重

“我们坚信每个学生都有独特才能,关键在于发现与培育。”伍卓林说,学校希望培养“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手中有活”的新一代中职学生,努力营造“人人自信出彩,个个奋发成才”的育人氛围。

开学典礼上,伍卓林坦言社会上对于职高还存在一定偏见,“作为中考考场上的失意者,你们与长沙四大名校的同学一样在学习,3年后结果会怎么样?要做自己的孤勇者,从中考成绩的低谷中爬起来。”

针对中职学校学生社会接纳度有限的问题,长沙财经学校提出,理想的职高应该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能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升学或就业。伍卓林介绍,长沙财经学校有别于一般职高的特点,首先是专业特色鲜明,聚焦服务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专业体系;其次是注重实践教学,拥有先进的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再者是强调综合素质培养,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特点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夯实专业基础、在实践中提升技能、在活动中完善自我,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不同资质的学生,长沙财经学校提供升学和就业两条路径,选择哪条路,完全看学生的个人特质和兴趣爱好。为了让选择升学和就业两条路的学生齐头并进,学校实行分类教学,为选择升学的学生开设针对性的文化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为选择就业的学生强化实践技能训练和职业素养培养。同时,在课程衔接上,让选择就业的学生有机会继续升学,选择升学的学生也能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职教高考是职业教育的专门性高考,是为了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推出的一种招生形式,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考试招生办法,打通职业教育上升通道。职教高考可以升大专,也可以升本科,为人才成长提供多样化途径。

2024年,长沙财经学校422名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占长沙市中职升本总人数的近一半。今年,该校有504名学生实现升学,不少学生考上了湖南师范大学和长沙理工大学等高校。2024年,该校学生在湖南省对所有中职学校的文化测试中合格率为100%,优秀率达63.65%。

“职教高考赋予我们更多底气,职高学生也可以凭自己的努力拿到本科学历。”学校会计专业教师沈小林说。沈小林是该校的毕业生,在校时多次参加会计方面的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了很多奖项,毕业后参加职教高考,考入湖南农业大学学习会计学专业,之后又回到长沙财经学校当老师。

“从以求职为导向,转向升学和就业并重的导向,对学生而言,意味着拥有了更多元的发展路径。”长沙财经学校党委书记文孟飞介绍,对学校来说,需要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调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技能大赛:锤炼职业技能,强化毕业生竞争力

在长沙财经学校的荣誉墙上,众多牌匾和证书格外醒目:学校曾连续3年(2019—2021年)斩获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2024年再度获此殊荣,累计4次摘得金牌,在中职学校中成绩领先。这些成绩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育人故事。

如何让职高学生毕业后更顺利地实现就业?专业设置紧跟社会需求。长沙财经学校专业涵盖财经、商贸、旅游、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积极开展技能比赛,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让学生在比赛中提升技能,强化就业竞争力。

今年5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2023—2024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中,“兰棋”这个名字让全校师生格外振奋。这名会计事务专业的少年,用3年时间完成了从小白到国际性技能竞赛奖牌获得者的蜕变。

“刚入学时,我以为会计就是打算盘、记账本。”兰棋回忆,一堂智能财税系统实训课改变了他的认知:大数据推演、税务筹划中的降本方案设计,让他明白会计是“用数字解码商业世界”的学问。

依托学校“以赛促学”的培养模式,兰棋入选校会计技能队。备赛期间,他每天进行10小时高强度训练,精确完成会计凭证填制、纳税申报等模块,最终站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领奖台。

兰棋是长沙财经学校技能大赛获奖学生的代表。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中,长沙财经学校参赛选手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默契的团队协作,荣获2金5银2铜的成绩。2020—2025年,学校共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金奖6项、银奖17项、铜奖12项。参赛专业涵盖短视频制作、旅游、美术造型等。

产教融合:创新创业成效显著

每年春天,长沙财经学校创新创业推进月系列活动都会如期举行:创业讲座、创业训练营、创新创业点子征集、创业设计大赛、跳蚤市场体验活动、创业孵化项目体验观摩、创业沙龙等活动陆续开展,让学生们得到切切实实的锻炼。

创业孵化是长沙财经学校另一张名片。近年来,学校坚持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融合、创新创业导师与专业教师融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实习实训融合,重在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校园里走出了一批成功创业典型,其中“女书咖啡馆”项目目前年收入超50万元。

长沙财经学校不仅为学生提供培训和相关指导,还为学生创业提供场地、创造机遇,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在学校的3年,创业孵化基地就是我的第二个家。”毕业生赵海鹰说,他创办的豆花品牌“本豆豆花”已经在长沙和湘潭开设了9家门店,“学校提供的创业导师指导和场地支持,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2016年至今,长沙财经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共孵化79个学生创业项目。

长沙财经学校实训楼里,烹饪专业学生在面点教室制作创意糕点,电商直播间的学生正热情推介湖南特产,会计专业的学生在综合实训室进行财务模拟,物流专业的学生在仓储实验室学习专业技能……“产教融合不是简单地把企业引进校园,而是要共同制定培养标准、共建课程体系。”长沙财经学校教务科副科长杨迪说。目前,学校正积极推动教师与企业专家“互聘互派”,让企业项目进入课堂。

长沙财经学校取得的显著成绩,映射出全社会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期待。正如多位师生在采访中所表达的共同心声:“这个时代不会辜负深耕技能的人,那些被汗水浸润的青春,终将绽放出新的精彩。”

《 人民日报 》( 2025年09月15日 13 版)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