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生、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跨境婚姻人口、性工作者、吸毒者消除“艾梅乙”传播健康指引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15 06:00 4

摘要:“三病”是指艾滋病、梅毒、乙肝,简称“艾梅乙”,可危害人类健康且都是可以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青年学生、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跨境婚姻人口、性工作者、吸毒者是易患艾滋病、梅毒、乙肝的高危人群。应该加强防控意识,及时筛查防治,树立

前 言

“三病”是指艾滋病、梅毒、乙肝,简称“艾梅乙”,可危害人类健康且都是可以通过母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也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青年学生、流动人口、低收入人群、跨境婚姻人口、性工作者、吸毒者是易患艾滋病、梅毒、乙肝的高危人群。应该加强防控意识,及时筛查防治,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意识”,对自己健康和社会负责。

消除艾滋病传播

1、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的医学全名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 HIV), 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7-10年的潜伏期会 进入发病期。目前还没有预防疫苗也无法治愈,病死率 非常高。恰当治疗可以延长生命,艾滋病是可以预防及治疗的,应该采取积极综合预防措施。

2、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3、性病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风险,须及时诊治。

4、吸毒者不共用 注射器静脉吸毒,可有效预防艾滋病病毒经血液传播。

5、艾滋病病毒感染育龄妇女一旦怀孕,应及时采取医学手段阻止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

6、艾滋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才是最有 效的预防手段。

7、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经性途径传播。

8、暴露后24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可减少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风险。

9、艾滋病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措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 提供艾滋病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各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也提供检测服务。个人还可以购买自我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如果检测阳性,要及时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

10、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及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

11、抗病毒治疗点可提供免费药物进行抗病毒治疗。

12、理解关心艾滋病患者,不歧视和侮辱他们。故意传播艾滋病行为不道德要承担法律责任。

消除乙肝传播

1、什么是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可预防却难治疗的传染病。我国是乙肝大国,全国约有9300万乙 肝病毒携带者,其中有2800万是慢性乙肝患者,每年有超过115万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孕妇分娩。30%~50%的乙肝患者是母婴传播所致。

2、乙肝病毒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3、性病增加感染乙肝病毒风险,必须及时诊治。

4、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乙肝的经性途径传播。

5、吸毒者避免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可有效预防乙肝。

6、妊娠期治疗与管理。感染了乙肝病毒的育龄妇女一旦怀孕,应及时采取医学手段阻止乙肝病毒传给婴儿。

7、乙肝目前有疫苗可以预防。

8、乙肝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重要措施。

9、理解和关心乙肝病毒感染者,不歧视他们。

消除梅毒传播

1、什么是梅毒: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可导致全身各器官产生各种症状与体征,也可呈潜伏状态,并通过胎盘传给下一代。

2、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其次母婴传播,极少数通过输血、 接吻、哺乳、接触污染 的毛巾、衣服、医疗器 械等传播。

3、梅毒传染性大,必须及时到医疗机构诊治,早期梅毒特别是一期梅毒的硬下疳和二期梅毒的扁平湿疣皮损上有大量的梅毒螺旋体,易发生传染。晚期梅毒的传染性逐渐减小,但仍会发生。母亲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晚期梅毒对身体危害性大,应早期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4、孕妇感染梅毒会有什么影响:孕妇感染梅毒 可发生流产、早产、死胎、低出生体重胎儿、先天性梅 毒胎儿等。先天性梅毒可引起BB 畸形、致残和死亡。

5、如何早期发现梅毒的感染:高危性行为一个月内来医院进行抽血做TPPA和TRUST的检测;建议孕妇妊娠12+6周前(早孕)到区内医疗机构进行免费梅毒检测,若错过早孕期,也要尽快到产科门诊检测,早期治疗可大大减少将梅毒传染给胎儿或婴儿的机会。

6、梅毒的治疗及注意事项:青霉素为首选治疗药物。要及早治疗,规则而足量的治疗,不规则治疗促使晚期梅毒损害提前发生。要作充分的随访,所有性伴应同时进行检查和治疗。

7、梅毒的正确复查:梅毒经充分治疗后患者应 及时来医院复查3年。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第二年:每半年复查一次;第三年:年末复查一次。复查内容:临床表现和血清学检查如TRUST,RPR等。

8、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梅毒性传播。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