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反击战中,他率全连219人投降越军,结局如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4-08 18:51 4

摘要:仗打完了,敌人也撤了,谁能想到这时候还出大事?1979年对越反击战尾声,448团原本打得顺风顺水,回撤路上却翻了车——一整连官兵集体被俘。

仗打完了,敌人也撤了,谁能想到这时候还出大事?1979年对越反击战尾声,448团原本打得顺风顺水,回撤路上却翻了车——一整连官兵集体被俘。

是战术判断失误?是领导指挥混乱?还是精神防线先垮了?今天,就回忆一下这段尘封的往事。

1979年3月11日晚上,广西龙州水口关,第50军150师448团,正准备从班英地区撤回国内。

战事已近尾声,按照广州军区指示,他们只需经复和返回高平,再沿3号公路原路撤退,任务就算圆满完成。

但一场意外的“指令争执”,却改变了这支部队的命运。150师师长刘同声坚持走公路撤回,干干净净回家。

可驻该师的50军工作组认为:战事打得不够“精彩”,让448团“顺道清剿”一下残敌,多练练兵,能顺手捞点越军仓库物资也不错——多点儿战功,部队回去脸上也能增光。

于是决定不按大路走,强行命令448团改走121师曾穿插的山间小道,班英往北绕行那嘎、天峰岭等地,穿林过涧自行回撤

这条路线曾因地形复杂、伏击密集被称作“死谷”,完全不是有利的作战条件。而在此之前121师当初走时伤亡惨重,未曾回头

尽管既不符合常识,也有前车之鉴,但工作组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无奈之下,师部只能服从命令。

接到上级指示后,448团立刻下达命令:二营为第一梯队打头阵,团部带领一营、三营为第二梯队随后跟进,另由副参谋长付培德带1连、8连组成穿插分队,沿西侧小路佯攻。

3月12日上午9点左右第一梯队刚进那嘎村附近的山谷开阔地,枪声骤响——越军早已埋伏完毕。

交叉火力自山腰密林中喷涌而下,雨点般的子弹打在水田和稻埂上,炸开大团泥水。短短数小时内,二营被死死压在山沟中,团前指失去指挥功能,副团长胡庆忠战死。

这还没完,更可怕的是后续部队接连受阻,通讯中断,团指不得不下令穿插、二梯队与前方同步突围。

如此一来,三股部队、三段山路,最终走向了三种命运。整支团队被切割成碎片,在密林山谷间逐个接敌。

敌明我暗、敌上我下、敌伏我行——三重劣势,已为448团“预订”了劫难大礼。此刻,已经充分说明了当时师部与工作组的路线之争到底孰对孰错了。

但事已至此,埋怨已经无济于事。官兵们只能拼尽全力,打出去!

3月14日傍晚,在班英以北、郭帮村西侧,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头上,1连54人、炊事班人员、后勤人员,以及1炮连、机枪连、8连二排等残部,组成了一个临时联合防御小组。

带队的是1连连长李和平和指导员冯增敏。他们早已被敌人重重包围,地图残缺、粮弹全无、水源断绝,唯一的通讯器材也早已丢失。

天刚亮,云雾散去,四周敌情尽现。他们所在的山头四周比这座山还高,全是越军和民兵武装。对讲机、喊话器、劝降传单同时上山,越军明晃晃地喊话:“不投降,就全灭。”

这时候,官兵们又累又饿,还没有武器了。眼看着越军在准备新的攻势,接下来怎么办?是继续坚持下去还是想办法突围,亦或者,那个谁都不愿意说出去的词?

支委会上,冯增敏最先发言:“再打下去就是全灭,撤不了,也联系不到团部。”是的,他想要缴枪投降。

连长起初坚持要打,但他也知道继续下去除了死亡还是牺牲。看着剩下的连伤员带后勤的百十口人,最终选择了“听党支部书记意见”。

因此,支委会得出的结论是:全连投降。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部分战士情绪很激动,不愿服从,表示要突围。

在离开国境线之前,他们都是对着国旗、对着军旗发过誓的,要“杀敌报国”。他们的字典里,从来没有想过投降两个字。

但支委会已经决定了,任何反对意见都是无效的。有一个排长坚持带人突围,被当场捆绑。

3月14日17时,全连官兵统一行动,依次下山缴械。共计被俘官兵219人,成建制被越军俘获

此次战斗中,448团被俘人员除了1连全体、2营指挥组,还有团副参谋长及部分战士。

越方将这一事件大肆宣传,拍摄宣传照、在“越南之声”电台播报“战俘电台”,要求他们“给家人报平安”,并试图动摇我军士气。

而中国方面,为维护整体士气和战场纪律,并未公布此事。战后,指导员被判刑10年,连长被判刑6年

他们成为我军历史上极为罕见的“整建制投降案例”。

就在这群人下山缴械的同时,同属448团的1营机枪连给养员肖家喜,正拖着一条中弹的腿,在越南山林中孤身穿行。

在突围过程中,他与大部队失散,被追击越军打中臀部。为了引开敌人,他忍痛向相反方向奔逃,藏入一处山洞。等天亮后才发现,伤口已严重化脓,鲜血浸湿裤子。

之后的8个昼夜,他凭借望北斗星辨方向、靠啃树皮野草充饥,忍痛穿越敌后,最终爬回国境线

当他被接应部队发现时,人瘦如柴、伤口生蛆、脱水严重,但仍背着那支他始终没放下的半自动步枪。

他嘴里含着一撮鱼腥草,用于止痛。中央军委授予他“钢铁战士”称号,所在部队为他记一等功。

与肖家喜一样,还有2营8连副连长王立新与班长耿军。当越军劝降时,他们组织战士强攻敌阵。

王立新投出最后一枚手榴弹,冲进越军阵地同归于尽;耿军纵身跳下山崖。两人事后被追认为烈士,并记一等功。

在同一场撤退战斗中,有人组织突围不成选择投降,有人宁死不屈拒绝投降,有人独行千里伤痕累累归来。

这一战,448团三条战线,三种结局,三种态度,写尽了战争中的人性浮沉,也写尽了对军纪、忠诚和血性的终极拷问。

但对身处绝境之中的战士来说,只要他们事后没有做出不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情,也不必过于苛责。

参考资料:

薛将军精解《孙子兵法》.中信出版社.2019

来源:伩蕊说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