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别人还没有出手的时候,美国人又一次率先开火了。就在昨天,距离第四次中美贸易谈判只有3天之际,美国人又将32家中国的企业列入了贸易限制清单,其中就包含了国内目前最先进的2家芯片制造企业。
美国人打第一枪,我们打最后一枪 #芯片 #中美科技
在别人还没有出手的时候,美国人又一次率先开火了。就在昨天,距离第四次中美贸易谈判只有3天之际,美国人又将32家中国的企业列入了贸易限制清单,其中就包含了国内目前最先进的2家芯片制造企业。
而就在大家愤怒的同时,在深夜,中国商务部也正式宣布了对我们进口自美国的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这次的调查对象包括美国德州仪器(TI)、亚德诺(ADI)等公司生产的汽车电子、工业控制和消费电子领域的模拟芯片。
这些芯片都是28nm以上的成熟工艺,是我们目前已经实现完全技术突破,并且开始规模化量产的芯片领域。这一举动,无疑戳到了美国人的痛点。因为这些芯片对应的正是美国芯片企业的传统利润市场。
要知道,自从去年被断掉向华为供货之后,美国的芯片企业业绩集体惨淡。为了扭转颓势,美国人想尽了各种歪门邪道。先是搞联合垄断,拒绝向中国客户销售产品;后又大幅缩减产能,等待时机卷土重来。结果,中国的芯片产业硬是在缺芯少魂的困境下,仅用了短短一年时间,实现了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封装的全链路国产替代。
眼看着自己所有的算盘都落空,美国人终于拿出了他们最后的底牌——倾销。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间,中国自美进口上述模拟芯片数量增长37%,而价格却同期骤降52%。换句话说,美国人不惜血本,通过人为地压低芯片价格,用过去几十年积累的库存疯狂冲击我们的市场,想要以此来压制我们刚刚起步的本土半导体企业。
但是这次,我们没有像10年前面对欧盟的双反调查时一样,采取被动的态度。那时候我们还处在国际贸易规则学习者的角色,面对欧盟当年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的高额反倾销税,当时的光伏巨头们还在想着如何应诉,试图证明自己的清白。结果,等到所有人都以为会胜诉的时候,我们输掉了官司。随后,欧盟直接将关税提高至47.6%,让当时国内的光伏龙头企业损失惨重,也让像尚德电力、英利这样的昔日巨头一蹶不振。
而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在短短十几年间,已经从国际贸易规则的学习者,变成了参与者,甚至未来的制定者。对于美国人的恶意倾销,我们不仅有理有据地进行了反击,更是直击美国芯片企业的核心利益。
要知道,目前美国芯片企业的主要增量市场都在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而这次我们选择的则是美国芯片企业的传统存量市场进行精准打击。这种“你攻增量,我打存量”的打法,才是科技战真正的高级阶段,也是对我们国产芯片最好的保护。
其实现在有一些无良的自媒体,还在强调我们要限制的是先进芯片,其他的芯片我们可以大量进口。但是这些人看不到的是,类似德州仪器(TI)、亚德诺(ADI)这样的公司生产的这些看似普通的28nm的模拟芯片,恰恰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运转的基础。如果连生产汽车、手机、空调都需要的最基础的电源芯片都无法保证供应的话,那我们再先进大漂亮限制的那些芯片,也毫无意义。
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绝不仅仅是解决芯片卡脖子的问题。相反,随着我们这次主动打响芯片反制第二枪,我相信,未来我们一定会逐步实现所有芯片的国产化,同时让国外企业的芯片在中国市场失去竞争力。这才是符合我们长远利益的选择。
科技战,对手都已经撕破脸了,我们也只能针尖对麦芒地迎头反击。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用好国际贸易的规则,让美国人也感受一下什么叫压力山大。
来源:老牛百选